Monday, February 23, 2009

自由大道,Milk


無論怎樣我至少會將入圍最佳影片的電影看過,這好像是每年奧斯卡的大事呢!昨天看了“請問總統先生〈Frost/ Nixon〉”,今天的選擇就是“自由大道〈Milk〉”。發現這幾週看的電影都非常好看。

這電影以哈維米克﹝Harvey Milk﹞從40歲開始談起,著墨很多的是他參政的歷程,而這歷程也是同性戀運動的一番血淚史。影片從70年代當初的紀錄片開場,然後是Milk錄下若他不幸被暗殺,他的理念主張。

現在回頭看同性戀,也許接受度已經大上許多,不過這運動在相較於種族、女權運動上,看起來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在美國一個標榜人權、自由的地方,那憲法、自由女神上明白揭示人權的國家,我們卻也看到這幾十年來同性戀運動的滄桑。雖然美國社會並沒有所謂的國教,但基本上也是個基督教掌握大部份宗教資源的地方,而同志的「性向」與基督教主流教義衝突,是不被允許的,是被憎惡的。我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有一些「反同志」法被制訂,甚或要將同志教師逐出校園,認為同志教師會將「錯誤思想」傳給孩子們。在片中看到一些謬誤的辯證出現,例如「為了降低犯罪率,9成5是異性戀者,5%是同性戀,要保障多數人的權益,只好將犧牲這5%」。可是這樣不是明顯跟憲法保障人權的主張相衝突嗎?所有其他法律根憲法牴觸不是直接無效嗎?可是在那個時代,大家就可以因為自己認知問題,就大力主張去反對他們。

回頭看所有的社會運動,若能夠給這些弱勢族群一些生存空間,他們比一般人更懂得珍惜感恩,但社會就習慣用大多數人、or說是權貴人士的意見來決定整個社會的方向。有些人用藥物濫用、性行為混亂來指責同性戀者,但對許多人來說他們就想要可以跟一般人一樣生活而已,但這樣簡單的要求卻是無比沉重。

Milk也曾是個隱瞞性向的商人,故事裡說著他曾經的幾段感情,因為他不敢承認面對,他的伴侶離他而去。他覺得得在政策上有“自己人”,決定參選,他是美國首位大膽出櫃並成功參政的同志議員,因為他的性傾向讓他聲名大噪,成為風雲人物,卻因為主張同志人權,於就職隔年與當時的市長George Moscone同遭市政府同事Dan White刺殺身亡。感動的是他為愛與自由平等戰鬥那份勇氣。而落淚點是他不斷喊著「希望、希望,活著要給人希望!」。有“希望”,讓生命可以繼續,該是對當政者最基本的要求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