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7, 2021

國境之南冬之旅,社頂公園


因為昨天購買的麵包還有剩下的披薩,原本計畫去吃的早餐只好捨棄,決定樓下7-11買咖啡解決完所有庫存,之後跟司機約定回高雄的時間,然後就出發今天最後一個景點的散步。


就是太多年沒有進來墾丁國家公園這裡,竟然印象中都覺得好像牌樓進來不遠處就抵達,社頂也就在不遠處。但今天進來發現原來還需要5K才到社頂公園啊!另外是真的太久沒來,兩位大嬸竟然在停車常繞圈圈,然後才發現入口在停車場馬路的另一面。是有沒有那樣的迷糊啊!


因為心中沒有一定要去的點,就是讓自己散步聊天,到叉路就看當時感覺左轉OR右轉,看到美好風景就多停留片刻,沒什麼特色的就繼續走過。凌霄亭停上一會,想當年追國慶鷹,大夥人在這裡數著過境的鳥類數量,(是說,我根本不知道怎樣在那樣短的時間內算出數量),就是對凌霄亭的記憶吧!後來有一段路硬生生被阻斷,忽然間不知道要往哪裡走!最後看看時間也差不多,我們該往出口走去,然後去吃個午餐,還車並等候司機來接我們。結束這一趟的墾丁之旅。


出來後我們決定來去找找冒煙的喬,又被google map戲耍一下,竟然是經過後回頭才看到,既然找到了,那也就來試試囉。不過很有趣的,我們兩人來到墨西哥餐廳享用中式餐點。啤酒真的是超划算的買一送一,況且反正一會兒我們就要搭車回高雄了,沒有酒駕的問題。


雖然落山風的威力真的太強大,但能夠跟朋友出門放風,吃吃喝喝,又為下一趟的墾丁之旅多了很多口袋名單。

回程車子真的比較多,超過兩個小時才回到高鐵站,還好我們都順利銜接上台鐵和高鐵,準備迎接新的一周的開始。


Friday, December 24, 2021

國境之南冬之旅,午後時光

其實原本我們說跳過波波廚房的正餐,然後買麵包;結果是1F整修沒有麵包,我們因為被香氣吸引來吃午餐。但又想到看過恆春好吃的麵包店,趕緊來找一下,不過google讓我們在那些巷弄間繞來繞去,剛好是旅伴他們上次住宿恆春的地點對面,最後還是當地人帶我們找到覓‧man made。我原以為是麵包店,其實是個小café,是可以在裡頭喝杯咖啡的,但我們已經計畫去”山男”喝咖啡了啊!只好各自選了一個麵包帶走,當作到此一遊紀念。我必須說這裡的麵包真的真材實料,絕對值得再訪。


繼續就來去山男。好吧!感覺google又帶我有點繞路,但身為不認識路的觀光客,還是情願相信它,至少找得到地點。到這裡我必須說該是這兩天來最多人的地方,真不愧是今年墾丁火紅的咖啡館。


我先進去登記座位,然後就在外面欣賞風景。說真的這裡的位置真的很好,天氣好的時候風景真的很美,我們就說下一次可以直接來這裡等日落,雖然咖啡覺得還好,聽說就是點基本消費就可以了,沒有試甜點,但這七彩繽紛的山海漁港、媲美關山夕照的夕陽通通一覽無遺,白色貨櫃屋、海景吊床及可愛俏皮駱駝,拍照很美、景色也很美的咖啡館,若可以少一點遊客的平日來我想會更棒。


繼續我們想說回民宿前來去後壁港尋覓所謂的網美”星砂灣”,畢竟我的後壁港經驗只有上一次從蘭嶼搭船回來就被接駁車直接接走了,到底有什麼全然不知。就是順著指標來到星砂灣,就看到一群年輕人在附近,但我們其實看不到任何是景點、也配得上”星砂灣”的影像,兩位大嬸就是回到當時下船的碼頭附近,到底是在想念蘭嶼嗎?甚至想說那不然就回去吧,因為風真的太大了,吹得我覺得自己很像瘋婆子了,結果就在我們想說要離開時,往那兩個燈塔方向一望,確實是個漂亮的小海灣啊。回頭一想,我們抵達的時候,我們在山男咖啡看到的妹妹就站在上頭,根本就是最好的指標,大嬸就是這樣連這種線索都不會找,難怪就是當不了網美。不過就是這樣的陰錯陽差,讓這過程顯得特別有趣。


決定先回民宿發呆,然後晚上再去墾丁大街外帶晚餐。昨天將那些大家推薦的攤子巡過一次,確認了我們先去波波點披薩,然後去二鍋頭買東山鴨頭,最後回來7-11買啤酒。順利訂了波波廚房的披薩,約定了取餐時間,要去二鍋頭之前,有人說也想要試試麻油雞飯,還好是買小份的,覺得還好而已。東山鴨頭其實很不錯,雖然沒有感受到二鍋頭的味道,但是值得推薦的。今天的瑪格莉特披薩也不錯,但2人吃一份還是太多,留下一份後來隔天我們當早餐喀掉。


Thursday, December 23, 2021

國境之南冬之旅,恆春晃晃

 

因為離午餐還有段時間,我想說那就先繞出去恆春鎮上,到一個網每拍照的夢幻島走走看看,就讓google帶我們去囉!不過在接近時就看到那群彩色的建築,該就是那一群吧!不過我們停車就停在社區活動中心前,才想到今天要公投投票。

這民宿巷「墾丁夢幻島」,社區內共14戶色彩繽紛的房屋比鄰而座。看資料室說”一位熱愛墾丁的台南建商,在恆春四溝里打造台版威尼斯布拉諾島,發展國外盛行的「社區民宿商圈」。後來有多家業者進駐,投入了民宿、咖啡廳經營,也讓七彩彩虹屋成為了新的打卡熱點。”

第一印象確實很好,雖然就是個拍照景點,我們也沒有真正體驗民宿OR咖啡廳,但因為就只能徒步進入,不會車子亂入的景象,乾淨又漂亮的街道,就覺得漫步其中都有氣質了起來。。加上黃、桃紅、天藍、等鮮豔粉嫩⾺卡龍⾊調的14棟房屋,就不是網美都想來個網美照啊!


繼續回到恆春古城區,其實也還沒想說要去那裏走走,OR午餐要吃什麼時,忽然間有人喊說”我還沒去過”阿嘉的家”,所以我就想那我們就先去那裡,路上經過喜歡的天主堂都先跳過,想說就先停車再慢慢散步走古城。結果要停車前就覺得前方許多人的地方該就是那個目的地,確實也沒錯。

不過我們還是先回頭去欣賞一下剛剛路過的天主堂,再回來”阿嘉的家”。一直很喜歡這樣巷弄的散步,覺得慢慢走好像才可以感受到在地的呼吸,即使是騎機車,我還是會希望停車後走路。

我們再回到”阿嘉的家”,等待拍照的時候就一直被隔壁餐廳的香味吸引,所以都還沒搜尋中午要吃什麼就決定去登記,然後我去預約,說大概要1個多小時後,感覺剛好讓我這1個多小時走走恆春,結果登記完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啵啵廚房",因為它們預約系統已經送簡訊到我手機了。而我走回去跟旅伴碰面(因為她忘記拔機車上的鑰匙,趕緊回去停車地),告訴她我們預約的就是波波廚房。兩個人就大笑,因為前一晚聊天時說波波好像就是義大利麵,我們該是找更在地的餐廳來吃吧?但在我們完全沒看那餐廳招牌,只因為被香氣吸引就去登記,該是我們跟他有緣份啦!真的是超有趣的一個緣分啊!

既然有一個多小時,我們就決定散步恆春城。經過另一家民宿、長老教會、網美名店”等咧粉圓",然後繞過南門,走進恆春市場,不斷發現更多看起來很厲害的餐館,但因為要留肚子空間給等一下的餐廳,最後我們只能吃一碗綠豆蒜,再慢慢踱回餐廳附近等通知。恆春就是下一次來long stay可以慢慢探索的地方。


回到光明路,沒多久就接到餐廳通知,可以進去用餐了。因為下來的計畫又有下午茶,而且因為波波廚房一樓整修中沒有麵包,我又想到另一家麵包店等會可以去探探,所以今天點餐非常保守,而且我覺得這樣剛剛好。是可以下一次來嘗試其他的餐點&甜點。


Wednesday, December 22, 2021

國境之南冬之旅,墾丁到滿州

因為民宿不含早餐,原本想說要不要回到墾丁街上吃早餐,但今天早上的行程又是往滿州方向,就不想重複這3公里路程,決定就在家附近吃個早餐就可以了,而其實這船帆石早餐店也是不錯的選擇。


吃飽後就出發囉!我們往佳樂水路線前進,開始感受到冬天恆春半島落山風的威力,若是沒有兩旁的植物,我都懷疑這些馬路可以保持這樣的狀況嗎?該是很快就毀壞了吧!尤其後來某些路段真的沒有植物的遮蔽,確實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因為騎車很自由,加上有時候就是想讓自己休息一下,所以看到某幢可愛的房子,我們也要停下來拍拍照。但龍盤大草原那看起來就是沒有遮蔽,我自己想像會被吹入海中,我們就直接跳過。繼續往水蛙窟草原前進。


看看水蛙窟的故事:是一個以種植牧草為主的小村落,所以村子周圍有一大片美麗的牧草,景色優美,偶爾還能在草原上看見野生的梅花鹿呢!地名由來,是由於早期村莊內有個水潭,終年蛙鳴不斷,故稱作「水蛙窟」,但後來水潭漸漸枯竭,青蛙也因此消失,如今居民與墾管處合作,著手恢復生態環境,希望能重新讓蛙鳴響徹水蛙窟。期盼未來可以看到恢復的生態樣貌。


經過風吹砂,回憶起上一次LIV活動,經過這裡時一直被風捲起的砂石拍打,還好今天是騎機車,否則該是完全無法移動吧!不過那片海景風光還是好美。

之後停在日日海旅,原本有打算入住這裡,但沒有連續兩天有房間,又不想移動行李,就下次提早規畫希望有機會入住了,旅伴說可以為了門口這片海景來住日日海旅。當然又是在這裡欣賞這一片海景耗了一些時間。即使沒有大片的太平洋藍、天空也是陰陰的,但那岩石/海浪就是吸引我們的目光,久久無法移開。


然後我們來到海口吊橋這邊,欣賞小片沙漠景觀+濕地,其實是讓自己走走路、散散步。入口處的小姐還說若害怕因為風大吊橋搖晃劇烈就不要過去了。我們兩戲說:姊可是剛經過大風,這一點風可不算什麼的。也真的是不算什麼啊!


終於可以卸下外套了,離開滿州往恆春古城前進囉!


Tuesday, December 21, 2021

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

 


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

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

作者: 傑德‧凡斯  

原文作者: J.D. Vance

譯者: 葉佳怡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7/09/27

語言:繁體中文

比爾.蓋茲2017年夏季選書,讓我可以在現在出版品充斥之下還可以找到2017年的出版品來閱讀。

原本我們這些外國人總以為是有色人種才會面臨底層社會無法翻身的狀況。而我也都以為教育是向上移動的方法。但要讓孩子可以持續接受教育,一個安穩的家可以讓孩子比較穩定的心,可以好好學習。

在作者生長的阿帕拉契山區與「鐵鏽地帶」,這裡的人們誠懇、直率、熱愛家庭、篤信上帝,然而文化的差異、社會的排斥,剝奪了他們向上流動的機會。這裡的孩子不僅無法念大學、永遠只能做低階藍領工作,更被家暴、輟學、未婚生子、酗酒,與毒品給緊緊掐住。真正更不幸的是,時候久了,他們只能視之為理所當然,拒絕批評,拒絕外界的援助,也拒絕相信自己……只能怨天尤人,把內心深處的挫折轉化為對社會的憤怒。

 在各種因素的眷顧下,本書作者傑德•凡斯掙脫了山裡小鎮套在他身上的階級鎖鍊,從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進入名聞遐邇的創投基金公司Mithril Capital Management上班,成為人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見證「美國夢」的奇蹟。然而,在這本自傳當中,他透過他命運多舛的前半生述說底層美國與憤怒白人的絕望與無力,分析究竟是什麼因素讓他們無法改變命運、在美國社會安身立命。另一方面,他也試圖透過自己的案例說明,在這個每年都有好幾位青年因毒品或犯罪而死亡的美國小鎮,成功地翻轉人生、突破階級的枷鎖。他認為,關鍵在於對自己創造改變能力的信任,以及一個和睦的家庭。我想社會照顧該做的更是源頭的工作,怎樣創造一個對小孩子更安穩的環境,讓這些孩子長大後可以自己照顧自己,而非成年後還需要社會照顧的資源,而我想這也是作者希望可以喚起一些社會認知。

作者是個耶魯法學院的畢業生,看似達成了「世代向上流動」的夢想。然而,在《絕望者之歌》的家族記事中我們看到,作者的外祖父母、阿姨、舅舅、姐姐,以及最重要的是他的母親,始終無法適應城市中產階級的生活,並難逃糾纏部分美國城鎮的貧困、家暴、酗酒等等社會問題。作者毫不掩飾揭露的家族鬧劇與悲劇當中,是折磨著每一個美國工人階級的惡夢。作者用他真實的人生來呈現,對一群生下來就注定無法翻身的族群來說,社會、經濟、與階級的墜落究竟是什麼感受。

很多時候真的不是人民不夠努力,真正期望社會養的人其實是少數,許多人在努力中得不到回報,抑或是根本就找不到努力的立基點,結果就只好向下沉淪,社會結構是否不夠善待這一階級的人們,是領導者該思考的問題,而不是利用這群人來達成自己的政治利益。


國境之南冬之旅,鵝鑾鼻公園


就覺得很久沒有走小時候的景點了,況且我們離鵝鑾鼻公園真的很近,就以此展開我們的墾丁探索吧,當然也開始感受落山風的威力。



好幾年來只記得燈塔的部分,還有前面那一片大草原,裡頭的步道和所謂的台灣八景,這2-30年來該都沒有去探探了。天氣不好,否則這裡的展望景觀確實很好,大尖山確實是墾丁的地標,真的到哪裡抬頭一望就可以看到他。

鵝鑾鼻燈塔最初由清政府於1883年,花一百兩白銀,向當地的土著居民購買了土地而建成的。當年建成的燈塔高度為56.4米,夜間點油燈來為過往的船隻導航。在建造燈塔的同時,還沿著燈塔建了一座駐軍堡壘,派了500清兵駐守保護燈塔。二次大戰時期,原燈塔被毀,現今人們見到的白色燈塔,是1962年重建的,高度降至24.1米。不過印象中他好像還是最亮的燈塔。

我們就隨意亂走,反正就走在步道上,散步聊天,看到指標就走過去看看,其實還真有社頂公園的FU,有些景點因步道毀損封閉中就再轉個彎,滄海亭前的親吻石就感覺是第一次發現。

因為冬天很早天黑,老人家就不喜歡太陽下山還在外面趴趴走(除了逛夜市外),所以滄海亭後我們也就往出口風向前進了,來去台灣最南端。

台灣最南端是我2009年和LIV來騎車時才知道的點,其他三個點都是燈塔,以前我們說的台灣最南點也是鵝鑾鼻燈塔,就是4座燈塔組成台灣東西南北極點,只是不知道何時就在這裡建了一座地標建築,東經120度50分0秒,北緯21度53分59秒為本島的最南點。

這其實是類似於伸向海里的一個觸角,當地人稱「岬島」。站在岬島的邊緣,再朝前跨一步,便是茫茫大海,寶島的陸地至此為止。

海水顏色沒有漂亮,不過浪倒是很漂亮,就這樣看浪也覺得很迷人,要不是感覺太陽快下山了,我們該還會在這裡繼續觀浪。

就決定不繼續往滿州方向前進,就回到我們家門口等候夕陽。雖然還是有烏雲,但還是可以欣賞到夕陽顏色變化的美麗。

墾丁大街對我們都很陌生,回到房間就搜尋一下墾丁大街必吃名單,然後就是到現場看看自己有沒有想要嘗試的想望,另外也得看自己的肚子爭不爭氣,也許有一些就得留待隔天繼續努力囉!就這樣我們吃了墾丁飛魚卵打洞香腸(飛魚卵+高粱酒3條100元,飛魚卵的沒有感受到波波,倒是高梁酒的酒香有出來)、墾丁脆皮湯包(蒜味+起司,80元/8顆,個人覺得蒜味比較突出),一品滷味(這裡就讓我們的戰鬥力沒有了),最後只能來個炸鮮奶(黑糖珍珠口味) & 地瓜球,沒想到那地瓜球意外好吃,而炸鮮奶就是吃個經驗的。我們倆都有興趣的Mr.波薯條廚房,但一定得選擇150元單一size,我們只好放棄,只能下一次有更多人來時分擔這匪類的食物再來嘗試囉。回到家進7-11買一瓶啤酒配甜點做ending。


Monday, December 20, 2021

國境之南冬之旅,出發


感覺疫情比較緩和,也好久沒有出門看看風景了,所以就約了12月來去墾丁,敲著敲著就決定了17-19三天,完全忘記了有公投這一回事,發現時實在是不想重新敲時間,只好捨棄行使公民權力了。

因為出門前得先打點好老人家的三餐,當時約定時間就比較晚,我還可以趁這個時間辦理媽媽殘障手冊更新的一些手續,可以少請一次假。不過發現這好多手續,該說還好我有護理之家的工作人員可以幫忙,不然說真的是會讓人心力交疲的。

一切都在我預計的時間內達成,出門搭公車轉火車到左營高鐵站等候旅伴從新竹來會合。會合後因為考量到墾丁的時間,我們先在火車站餐廳吃個午餐再出發。

因為後來就剩兩個人,我們也不想自己開車,就決定搭墾丁快線到墾丁後再想交通問題。但我們來到墾丁快線櫃台,竟然要1個半小時後才有座位,有計程車再叫客,價格其實也算合理,就決定接受了,回程我們也是決定周日就是搭他們車隊的車回高雄。等到其他兩個旅客就可以出發囉。

因為周五的緣故吧,中間我們停了水底寮吃蓮霧(司機大哥請我們),又有上廁所的break,卻是1個多小時就到了,而且一下車還有人帶我們直接去車行租車,很快就打點好這些未來幾天在墾丁生活的小事,而且民宿主人也已經給了我進房的密碼,我們可以自己check in。


因為太多年沒有回來墾丁,換個地點住宿,聽說船帆石這一帶會比較安靜,當時就鎖定這一區域。而玲瑯滿目的民宿清單其實還是有很大的選擇障礙,怕的只是不夠乾淨,剛好訂房前看到學妹他們的墾丁住宿,我想該還是可以的,就這樣選定的住宿,確實是個精細實惠的民宿。

安頓好了後,想說那就來去鵝鑾鼻燈塔走走吧!這種小時候都會進去的景點,再這些年該都被我們忽略了,趁著這次沒有時間壓力就來些懷舊景點吧!不過後來我們就先在家門口看這一片海也覺得很舒服,又耽擱了些許時間,不過也因為這個逗留有人發現了沒有帶手機,而他回去房間也又發現我們沒有鎖房門。哈哈,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對了!這冬天的落山風真的是超級驚人啊!想想12年前我們來墾丁騎車的那一次真的不算太嚴重,這一次該是難得的一次體驗。不過好處是天氣真的一點都不熱,就是個舒服的天氣。


Thursday, December 16, 2021

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

難得一次有兩部電影衝突想要看,我優先選擇國片。就是想看看台灣新導演的長片展現。

時間設定在2003年,剛開始還沒反應過來,畢竟2021的這一年我們還是受疫情影響的生活,這樣超過兩年的與病毒共存的生活我們過太久,忽然間2003年那樣短暫恐慌,卻還有地方可以去、可以逃…現在看來好像對生活的影響沒那樣大。

這是不很好哭的電影,該說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在電影裡多少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命成長過程,只是不斷在觀看的過程裡,也質疑著我們能不能對待自己生命仁慈一些,不需要要求自己那樣高吧!人與人之間,更或是家人之間,不是該更輕鬆面對嗎?有好多心疼,很多時候不就應該互相幫忙嗎?開口要求其實不應該這樣難,但我們的文化就是讓這一切變得困難,好像就是要訓練每個人都是超人,就是得每一件事都可以獨力完成。但這好像不是社會存在的意義啊!

說真的,林嘉欣飾演的莉莉自己去醫院作化療的畫面讓我蠻傷心的。雖然我們都說自己的孤獨指數很高,但這樣的畫面在自己眼前,還是有蠻強烈的孤獨感。也許是年紀漸長,對於生命中”病”這樣的議題也感到迫切在眼前,是不是自己哪一天也得這樣自己打點住院/醫療…

另外夫妻間沒有平心靜氣一起來面對疾病。老公就是要老婆不要想太多,其實心裡頭怕失去,(相同的心情也是在女兒們心裡,只是兩個人不一樣的表現方式。小女兒就是不斷以為自己也會得病;大女兒有點用叛逆的態度來面對),一家子的愛都不說出口,心裡頭都有太多擔心/害怕引起的煩躁,讓觀影的我們心裡頭也多了好多的擔心。也許就是現實生活,讓這電影引起很多共鳴,只是我們是否也該更能夠表達愛、表達關懷,讓家人朋友可以感受到支持的力量呢?

另外那校園裡體罰的那一幕,今天看來那畫面好震撼。雖然我自己面對過體罰的階段,自己本身沒真的面對那樣的體罰,而且台灣現在已經不可以體罰了,這點我必須說我覺得那是進步。看電影裡那一幕,我想我該是第二下就收拾書包走人了吧!

故事基底取材自導演的成長經驗,以母女故事為核心闡述成長中的陣痛。當年害怕失去病中母親,以最惡劣叛逆的方式與母爭執不休。當時她以為只要「拒絕長大」,就能以此「挽留」母親,讓她陪伴久一點。現今回顧,母女安在,然而情仍然糾葛如昔。這個故事是給所有深愛著、卻沒有勇氣溫柔的人。


Friday, December 10, 2021

蘿西計畫The Rosie Project

 


蘿西計畫The Rosie Project

作者: 格蘭.辛溥生 

原文作者: Graeme Simsion

譯者: 蔡子揚

出版社:愛米粒 

出版日期:2013/05/01

語言:繁體中文

 因為比爾‧蓋茲推薦書單,讓我發現這2013年出版的甜美小品。雖然就是個愛情故事,也不能免地那樣的happy ending,但過程裡是對閱讀者的我是有那麼一些驚喜。尤其男主角這樣的宅宅,旁觀的我們其實會覺得很有趣,可以欣賞這樣奇怪、卻也很有個人特色,但其實很難想像自己跟這樣的人相處可能上演崩潰戲碼時,是否可以欣賞他的特點”?

 這故事其實真的很適合電影的呈現,雖然閱讀本身有自己的步調和想像,不過也因為對文字的理解狀況不同OR可能被中斷閱讀,影像的展現比較快就抓到那主角的展現。雞尾酒party那一段 &某一場舞會的畫面,會有期待在電影裡看到。當然主角的內心戲的部分,書本的體會還是比較深一些。

 小唐,遺傳學教授,39歲,不抽菸,小心謹慎,自信擁有優秀遺傳基因;

蘿西,女酒保,抽菸喝酒,不會做菜,不愛整理,激動時還口出髒話。

 明明男女主角感覺都是很有個性的人,但不得不說男主角的設定還是讓人印象深刻一些。

 長達16頁的擇偶計畫+難搞的尋父計畫=難以預期的蘿西計畫?

 標準化是小唐的堅持,每周練三回合氣道,下午三點四十八分後不喝咖啡,每星期二吃龍蝦不喝酒,他要結婚,但沒有對象,精心擬定長達16頁超完美「擇偶計畫」找老婆……

 就是個有趣的故事,也沒多少大道理很難理解,然後就是個甜甜可愛的愛情故事。

Tuesday, November 23, 2021

達賴喇嘛:大腦故事 Upper Story


 5月疫情爆發以來就沒有進電影院了,想想該是成年後第一次半年沒進電影院的生活了吧!

很久沒注意電影訊息,忽然間有空也不太知道要看哪個電影。查閱了電影時刻,發現有這樣一部電影,而且時間上又那樣配合我,就決定周六下午給自己一小段的電影時間。

《關於電影》歷時30年拍攝《達賴喇嘛:大腦故事》 

 《達賴喇嘛:大腦故事》是關於達賴喇嘛探討醫學和科學的電影。片中達賴喇嘛同猶太裔神經科學家理查‧戴維森(Richard J. Davidson)討論「復原力、慈悲心,以及科學治療今日」等主題。理查是威斯康辛大學神經科學實驗室主任,專研大腦皮層和皮層下功能,他在大腦可塑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獲得了世界性聲譽。片中,同時也可以看到尊者和其他來賓「心智與生命」研究機構負責人蘇珊鮑爾吳(Susan Bauer-Wu)等人共同探討大腦的秘密。

 達賴喇嘛未曾展現過的一面。透過攝影機進入他私人的生活領域,觀眾近距離感受這位孜孜矻矻背誦經文、處理日常庶務的平凡僧人,看到他是如何運用佛學、科學等知識,開導眾人。

裡面的很多科學內容並不那麼容易理解,畢竟人的腦確實是很複雜、運作精密的一個結構。而他又那樣地敏感,似乎一點點的波動都可能帶來許多的影響。而科學和宗教的結合研究,是否可以替全球超過10%的人口精神健康問題找到另一條道路?

佛教學者和科學家之間三十年的合作,揭示了可以使我們發展心理健康,並改善對地球的影響的技術。  從達賴喇嘛與藏傳佛教的高僧和西方一流科學家進行對談,介紹了「心靈與生命研究院」(Mind and Life Institute),談論深奧的科學和佛學知識,探討西方科學和東方佛教之間的分歧和巨大差異,藉由深刻的哲思對談,讓人更了解對於當代佛教和科學,啟發許多眾生。

而其實看著這電影讓我對喇嘛的日常有許多不同的認識。原以為就只是念經,但其實也有更多知識地學習,也將現代知識和佛教經典裡的內容結合,創造更符合時代意義的”經典”。

 整部電影的重點就是科學研究如何維護人類心理上的健康,而科學家透過與達賴喇嘛的合作對話,發現了佛教的修行方式確實可以讓人遠離情緒上的苦惱。

追求快樂就像練琴、運動一樣,是一個可以透過學習、不斷練習而獲得的,如果我們知道每天運動三十分鐘,一週運動五天,就能夠維持身體健康,那麼為什麼當我們知道透過修行可以得到快樂,何不立即採取行動?

而這近100分鐘的紀錄片也是練習英文聽力的好工具。


Wednesday, November 17, 2021

婚姻生活An American Marriage


 婚姻生活An American Marriage

作者: 塔雅莉‧瓊斯 

原文作者: Tayari Jones

譯者: 彭玲嫻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11/05

語言:繁體中文

 『我當初可沒有報名要過這種生活』。是啊!誰會在進入婚姻之計就能夠預期之後的生活內容。那時想像的都只有美好幸福,正如婚禮裡那些祝福。但生命就是一條充滿未知的旅程,我們都希望自己的生命過得平順幸福,只是橫在我們生命前頭的挑戰會有多少,誰也不知道!

 換作是你,你願意為愛等待多少年?我猜想不是多少年的問題,也不是等待長久就等同於愛的比較深。生命是一種流動狀況,不是單純的兩個人,太多的互動都互相牽扯著,而這一點一滴就建構成不一樣的決定 & 結局。基本上故事還是個美麗的結局,至少都有更多可能的開始,而且雙方也都找到生命裡那個相伴的人,沒有人因此而陷入不能再爬起的深淵之中。只是若對即將結婚的新人們,會覺得『婚姻生活』也太驚悚了吧!

 說真的很難想像這樣的意外就乍然來到這新婚1年半的夫妻生命裡。羅伊與瑟蕾莎是一對亞特蘭大的新婚夫妻。羅伊是力爭上游的業務員,瑟蕾莎是手工訂製布偶的藝術家,二人對未來始終懷抱夢想,他們的結合是美國夢與美國新南方的化身。一年半新婚燕爾,就在二人逐漸適應婚姻生活之際,羅伊卻無辜陷入冤獄,被判處十二年徒刑。一向堅強獨立的瑟蕾莎,頓時感到茫然無依,無情命運為這場婚姻投下驚人的變數……五年後,法院突然撤銷判決,羅伊即刻動身回到亞特蘭大,準備與妻子重新生活。那間夢中的房子還在原地等他嗎?

 

  親愛的羅伊/我坐在廚房的桌上寫這封信。/

  我孤單一人/有時光走進家中都讓我感到疲憊/

  我們的家不僅是空蕩蕩,而是被掏空了/

  在我認識你以前,我並不寂寞,現在我好寂寞/

  寂寞到我會對牆壁說話,對天花板歌唱/

  但是我每天晚上還是會給你寫信。

  ────────────

  親愛的瑟蕾莎/這是一封情書。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給你的情書。

 書中羅伊和瑟蕾莎的婚姻,因命運作弄,一方陷入孤單,一方失去自由,而一場悲劇的發生註定要製造另一場悲劇嗎?作者巧妙地以書信體與內心獨白的形式交替呈現主角的內心情感與迥異的立場,避免讀者認同單一角色。我們自己去思考婚姻對自身的意義,期盼在婚姻裡有的是什麼?對愛與忠誠的理解和表 準?

 婚姻的本質為何?是婚約誓言,還是真實的情感交流?當然盤觀者怎樣都沒有資格去論斷他人婚姻,但在我自己的標準裡,總覺得做了決定是該"至少"告知另一半,那是對你們過往情感的基本尊重。我不太知道女主角既然已經覺得不可行了,為什麼不去走下一步,至少訴請離婚,而不是讓男主角一直抱持著希望。說真的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感情上很多無法測量的東西,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感受才是他們的感受,別人美好的婚姻生活經營之道,不見得能夠套用在你身上,重要的是你的伴侶 & 你要的是什麼?設身處地去理解愛與失落,並且忠實面對自己的情感。無論是哪種人,來自哪裡,每個人的人生都面臨一樣的衝突,因為每個人都有一樣簡單的目標,渴望保護人、渴望被保護、渴望愛人,也渴望付出的愛得到回報。

Friday, October 15, 2021

女孩.女人.其他人Girl, Woman, Other

 


女孩.女人.其他人:12位非裔女性的掙扎.痛苦.歡笑.渴望與愛

Girl, Woman, Other

作者:柏娜汀.埃瓦里斯托(Bernardine Evaristo)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1年10月1日

種族、性別、政治、父權、人際、伴侶……

橫跨一世紀的非洲離散敘事,創新自由詩體的英倫鮮活日常

12個人,12段人生故事,原本以為是單獨的存在,但不斷不斷出現的生命故事,將這些人聚攏在一起,組成這本屬於女性的讚歌。

黑人、女性、同性戀…其中一個身分就有屬於自己一輩子要面對的平權問題,而故事裡這些女性最少就得面對身為黑人女性在英國社會要面對的課題,其他的性向、階級狀況,讓他們的生命故事跟社會不斷衝撞,不斷受傷再復原,跌倒再前進,走自己的生命。建構這一橫跨百年,12個人彼此交織的人生故事。

其實她是美麗的,不像很多談論種族、、性別問題的,總是把少數(弱勢)族群描述地比較悲情,這裡的故事我不會這樣說,她們沒有過得很容易(誰的人生很容易啊?),面對再英國社會裡的各種形式的歧視與困境,生命的挑戰更加艱鉅,但不能否認地,故事裡那些女性角色讓我們看到"力量",就是無論如何就是要將生命好好過下去,曾經有的脆弱,擦乾眼淚還是要再站起來迎接挑戰。就是這樣的力量讓人感受生命的美麗。。

2019年布克獎得獎作《女孩、女人、他人》作者:「身為黑人女性,如果不把自己寫入文學作品,也沒有人會寫了。」

為了完整傳達英國黑人女性的多元樣貌,當初甚至構想了上千個角色。「我認為英國小說裡的黑人女性角色實在太少了,我非常沮喪,因而決定盡我所能寫出愈多角色愈好。但最後我認為12個角色便足以完整表達我的觀點。我想要探索我的世代,我跟書中主角艾瑪一樣是身處80年代的女權主義者,非常女同志、非常關心政治,並且勇於發聲。80年代,許多邊緣人開始聚集成各種團體,例如同志團體、女權團體、身障團體、黑人團體等等,那是一段充滿養分的歲月。此外,我書裡也有許多熟齡女性,這也是小說中較少見的。我們的生活資歷豐富,並非全都處於衰敗之中。」


Wednesday, September 29, 2021

人慈Humankind: A Hopeful History

 


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Humankind: A Hopeful History

作者: 羅格.布雷格曼  

原文作者: Rutger Bregman

譯者: 唐澄暐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8/31

語言:繁體中文

 ——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美好,真正的威脅,是我們對於自己太悲觀

到底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好像都有各自的主張,也有各自的例證。當然作者就是主張性善的一方,也不斷去尋找證據來證明。對於我自己面對生活的態度,我該是那個相信人性的人,卻也主張”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也該是我旅遊世界各國的態度吧。我記得我有好多朋友總覺得我好像太大膽在世界各地走跳,但這20多年來的經驗整體上都是正向的體驗,我實在想不出來為什麼需要把自己搞得緊張兮兮的?但我也會提醒著自己避開暗巷,尤其在天黑以後,不要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也盡量"錢不露白"。20多年遊走世界各地,一些小小的欺騙總是會遇到,不過真的沒有什麼危險的狀態。

作者在書中引用一個問答。教授問學生,請問你住在哪個星球?

星球A:飛機墜機後,生存者禮讓最需要救援的人。

星球B:事故發生後,生存者爭先恐後地往出口擠,不惜將他人踏在腳下。

一次又一次,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選B。但其實,我們是活在星球A。——綠角/財經作家

其實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對於納粹的研究。我一直都以為就是一種服從命令,造就德國軍人面對納粹無人性的要求還是一路向前,但作者說的是,那是部隊裡同儕的互助力量,造就德軍在戰場上的英勇向前。

另外,二次大戰期間,德軍試圖用轟炸瓦解英國人的抵抗意志,他們認為,一旦恐慌與暴力蔓延開來,人類便會顯露低劣的本性。然而,德軍的劇本並沒有上演。

 接著,英軍採用同樣的轟炸戰略回敬德軍,他們認為,在轟炸之下展現的韌性,是英國人獨有的美德,德國人連他們挨過的一半都挨不住。英軍的盤算也落空了。

 事實上,不只德、英雙方對人性有如此悲觀的看法,而是高達97%的人皆然。但眾多的歷史事件證明:當危機來襲——不論是炸彈落下或洪水成災,我們展現的都是人類最好的本質。

 當然作者一路想表達的是—如果你曾對人類感到灰心,這本書將為人性的光明扳回一城。只能說我們如何看待人性,我們就會展現出怎樣的人性,而通常也會吸引跟自己相類似的人。隨時保持良善的心,不論是否對自己有多少好處,我還是願意相信良善行為的循環力量。

 

 


Monday, September 27, 2021

無法平靜的夜晚De avond is ongemak

 


無法平靜的夜晚De avond is ongemak

作者: 瑪麗珂‧盧卡絲‧萊納菲爾德  

原文作者: Marieke Lucas Rijneveld

譯者: 郭騰傑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1/09/01

語言:繁體中文

剛開始我是帶著一個輕鬆愉快的心情想要開始閱讀這個故事的,而其實這根本不是我想像的適合輕鬆愉快的假期閱讀讀物啊!

好吧!全然就是衝著作者而買的書,根本沒有先知道故事內容。該說是葉美瑤推書太成功,我就是直接下單了。但這真的真的好沉重,雖然說我知道生命不是童話故事,可是總是期望不要太艱辛難熬,即使遭遇波折險阻,即使受傷,都希望是”殺不死我的讓我更強壯”,絕對沒料到是這樣不斷不斷地陷落,不知道怎樣從谷底爬起。尤其是10歲的小孩子啊!真的是太太太難過了啊!10歲,有點懂事卻還不夠懂人生、生命各種起伏,面對哥哥的意外死亡,他很努力想要知道為什麼哥哥會死掉?是他默默祈禱哥哥代替兔子死去?這災難是不是他造成的?是不是因為自己所已把這整個家庭搞砸了?好多好多的疑問,父母總以為小孩子不懂,沒去面對她的疑惑,全家成員各自處理自己的悲傷,一整個家庭結構分崩離析,其實有可能一個小改變就可以扭轉這些傷害!?

看完故事後再研究作者和這本書,是說有一點自傳色彩在。《無法平靜的夜晚》書中那個十歲就失去哥哥的孩子所經歷的,萊納菲爾德也經歷過。作者三歲時失去哥哥,經營牧場的父母難以承受卻默默過著日子,大人們在信仰與真實情感中的掙扎,孩子們則從大自然中學習孤單、學會殘忍、也學習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死亡、禁忌與信仰。

試圖理解痛苦,是不是就是人類抵抗痛苦的方式?

看著書中的的主角賈絲,希望哥哥回來,希望家庭重修舊好,希望父母再度親密,而自己可以好好找自己――這中間也看到她的擔心,擔心自己自己就是那個壞的角色,自己就是那個key,甚至總是拿自己來比喻希特勒。

最最讓人心疼的是在一個沒有人教育自己如何面對傷痛的環境下,一個小孩,要怎麼尋找自己?怎麼面對傷痛?有可能放下嗎?而也因為沒有學習對象,我們看到主角很用心觀察感覺所有環境地變化,也因為沒有諮詢對象,作為一個孩子就是自己想像,那裏頭有屬於小孩子的童趣和詩意,也會帶給我們一個畫面。在那樣的冷冽中感受到一些些溫暖。 也許就是人生可以不斷撐過去的理由,總在那冰冷疼痛中,找到一些溫暖和安慰,讓我們可以熬過人生裡的寒冬,讓這個故事沒全然灰暗。


Friday, September 24, 2021

費德勒: 王者之路The Master

 


費德勒: 王者之路The Master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09/04

22年職業生涯、20座大滿貫,

超過1000場勝利,稱霸世界第一寶座310週,

2021年,在超過400天的休息之後,年近40的費德勒再度踏上法網紅土、溫布頓草地,

以凌厲的每一分攻勢向世界宣告:「費神」的歷史仍在持續!

我追網球的時代該是艾伯格末期銜接上山普拉斯& 阿格西的時代,所以對於費爸的網球奇蹟我參與的真的不多,不過每每閱讀這樣的歷史,就是帶領我去溫習職業網球比賽的許多美好的moment。

對於費爸印象很深刻的反而是2001年他在溫網打敗我網球的偶像Pete Sampras。說真的他冒出頭時我有些"不喜歡"他,畢竟那些年已經是山普拉斯職業生涯的末期,大滿貫獎盃愈來愈難拿到,又是在他最熟悉的溫布敦被打敗(若在法網我可能就覺得還好),那種心情就是很複雜。後來雖然沒有那樣注意每一場賽事,但不得不說他真的在2003年拿到第一座大滿貫獎盃後愈走愈"神",曾經以為山普拉斯14座大滿貫紀錄可以維持的久一些,沒想到這世代就這樣拿到20座大滿貫。真的是另一個職網世代。

書以費德勒生命中重要的十六個地點為主題,猶如一部精采絕倫的遊記,帶領讀者一步步親臨費德勒從狂放不羈的青少年選手到優雅的網球天王,邁向顛峰的漫長道路。原本我以為他是跟山普拉斯一樣的草地之王,但他其他硬地表現也很不錯。而我以為他就是這樣的溫文儒雅的網球人,卻沒想到初入職網的費爸,竟然是個愛哭、摔球拍、不太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這一路走來是許多人組成的團隊成就了費爸的成績。

此外,我們當然更不能錯過「費神降臨」的美好時刻,本書將帶你重溫費德勒生涯中最偉大的戰役。其中有些賽事是費迷們同樣難忘的,但也有些比賽,只對費德勒本人獨具意義,他也一一將這些心路歷程分享給了讀者。當然我們也就從這些對戰中回憶起那些短暫的球王,休伊特、羅迪克…它們明明就是同一世代,但卻退休好久了,費爸卻還在場上,時不時還是有很精采的表現。

當然也讓我發現納達爾、喬科維奇、座大滿貫的紀錄。到底這20年來他們幾乎不留給其他人機會啊們幾乎不留給其他人機會啊!無論如何,它們都是傳奇了,不過我是更期待新秀的崛起,看到職網的另一種氣象。


Tuesday, September 14, 2021

喜鵲謀殺案Magpie Murders

 


喜鵲謀殺案Magpie Murders

作者: 安東尼.赫洛維茲  

原文作者: Anthony Horowitz

譯者: 趙丕慧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8/05

語言:繁體中文

有趣的「劇中劇」的模式,害我讀著讀著就懷疑起自己,想說是我哪裡弄錯了嗎?還翻回封面去看看作者到底是誰啊?本書的書中書,也叫「喜鵲謀殺案」。前半部我們閱讀的是艾倫·康威的偵探小說《喜鵲謀殺案》,想說我不就是在閱讀安東尼.赫洛維茲的《喜鵲謀殺案》?為什麼又是另一個作者的作品啊?但就是玩弄著小說映射著現實,而現實好像是按照小說寫的那樣在發展。

現實裡的人物是編輯蘇珊、作家艾倫.康威,而因為作者這部最新的作品卻沒有結局,而作者已經過世。蘇珊·爲了尋找最後的手稿逐個拜訪了艾倫生前的親人和朋友,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她越來越發現艾倫的自殺並沒有那麼簡單。

結合兩個故事,虛實之間讓讀者迷惑,對我這種沒有推理技巧的讀者來說就是看兩個故事,看作者玩弄文字,我們讀者就是做字謎遊戲和類比推理,看到一個人物就會去第一個故事中尋找和他有關聯的那個人。比較邏輯類的推理,但少了我們看推理小說尤其面對命案,那許多解剖、辦案的技巧,找到讓證據來說話。相對之下好像就沒有那麼精彩。但對我來說娛樂性還是十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