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蘇菲亞博物館,過個馬路就到地下宮殿參觀了。
公元十五世紀,鄂圖曼蘇丹麥阿密二世攻佔君士坦丁堡,改其名為伊斯坦堡並定都於此。建都初期,由於戰爭原因,城市人口稀少,為改善此一情況,大批移民遷入城市,令伊斯坦堡成為一個多種族和多宗教大融合的城市。
到公元十六世紀,蘇利曼大帝對伊斯坦堡進行大規模重建,出現大批著名建築,同時古城牆、城市引水工程、地下儲水池等大批古建築也得以修複。
當年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共有六十座室內儲水池,其中由查士丁尼大帝(Justinan)所建的地下儲水池,與聖蘇菲亞教堂相對,直到一五四0年才被Petrus Gyllius發現,他注意到附近居民都用水桶從自家地下室取水,因此把這些儲水池取了一個名字,叫「地下宮殿」。
所謂「地下儲水池」(Yerebatan Sarayi Cistern),Yere是地底,Sarayi是沉入的意思,從字義上看,指的是地底的大空間,作用主要是大型的儲水池,是拜占庭時期最具規模,也是保存得最好的一座。
當時的儲水池有露天及室內兩種,露天的儲水池多半蓋在較無人煙的地區;室內的儲水池則建在教堂、市場、清真寺等建築下,多半在市區。如今所見的儲水池,也曾經是軍事彈藥庫。
(Pan攝)
地下儲水池的面積約九千平方米,容積八萬立方米,為君士坦丁堡最大的儲水池。圓頂由三百三十六根圓柱撐起,宛如一座地下宮殿,在悠揚的音樂聲中及水光倒影中,營造出神秘的氛圍,兼具實用與美觀。
(Pan攝)
三百多根圓柱,每根間隔四米,柱身高八米,其中最神秘的是「淚柱」。所謂「淚柱」,是柱身上有樹紋及孔雀眼的紋路。這種柱子很可能是羅馬帝國時代,自伊斯坦堡倍亞濟區(Beyazit)的一處集會廣場(Forum)取來。
側放的梅杜莎頭像取自弟弟的相簿,發現我自己的相片只有那頭像,看不到柱子
另外兩個焦點,是被壓在柱底的兩個梅杜莎頭像(Medus)。其中一個頭像倒放,另一個頭像側放,據說可以鎮魔,大抵是後世穿鑿附會之說。真正原因,相信是建造時,梅杜莎頭像上的巨柱不夠長,所以必須在柱底下再墊另一個支撐物。
地下宮殿的水引自20公里外黑海,經過市區看到的水道橋,是當年最重要的引水道之一。這水道橋是車子經過時從車窗外拍下的,我們並沒有在這裡停留。
3 comments:
這麼重要的儲水池
心想~當時一定有重兵防守
萬一被下毒了 就慘了
不愧是醫學專業人員兼副總筒,馬上就看出這麼重要的問題...佩服佩服^^
TO:helenna & birgit
水確實是很重要的
當時該也真的有重兵防守吧
以前中國不是也得守著井水嗎
畢竟那是生活的命脈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