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8, 2012

大藝術家The Artist

假期即將結束,想到台北的天氣就有點想逃避,但總是得回到工作崗位,這也是人生有時得這樣不得不的狀態。而要面對明天工作之前,就讓自己在享受個美好的電影,讓四天假期有個美麗的ending。

電影在1895年於巴黎誕生時,一直是個啞巴,直到1927年才會開口說話與唱歌,在那之前的電影通常都叫默片。我們的年代全然沒有看過任何默片,談到默片好像就想起卓別林那形象,我其實沒有去想過那樣的電影到底怎樣去欣賞電影之美?

這電影其實故事沒什麼新穎,不過這樣的黑白默片,在習慣了彩色的影像,面對這樣黑白的影像,卻覺得有那種特殊風情;就像習慣有聲的世界,面對這樣沒有聲音的默片,卻得更加用心去端看演員的表情、肢體語言,反而更加專心面對這電影。人有時候可以發覺自己感官更細膩的部分呢!

這是1927年的好萊塢,有聲電影剛剛崛起,默片的最後美好時光,男女主角代表就是新舊時代的轉換。默片巨星George Valentin(尚杜賈丹飾),面臨有聲片風潮崛起,產生了他始料未及的變化,加上1929~1931的經濟大蕭條的打擊,昔日不可一世的天子驕子,轉瞬間一無所有,落魄到只剩愛犬留在身邊。先說的題外話,那隻狗真的是超級可愛。女主角是當初他的女粉絲,卻剛好掌握了有聲片崛起時代,一個逐漸沒落,另一端卻是大紅大紫。正如電影裡那段訪問Peppy Miller的內容,是個時代的更迭,若不願意改變就是被時代淘汰掉,是有點傷感,所以George也才說了:如果他的狗可以說話就好了,不就這樣帶著淡淡地憂傷,也有那種時不我予的感傷。

當然Peppy回報George的那些過程我們都想得到,拍賣會上買下他所有的物品,用另依種方式讓他可以繼續生活,試圖讓他重生。甚至最後兩人聯手開創歌舞片的熱潮。

說真的很難得看到這樣的電影,偶一為之也讓我們去感受那段舊日美好時光,就像Peppy凝視那膠捲,每一格的膠捲都記錄了good old days,那許多美好的往日時光都在那些一格格的膠捲裡。她們說著《大藝術家》就是站在二十一世紀,向將近一個世紀前的默片時代致敬的電影。

華麗的攝影,貫穿全片的流暢音樂,誇張的表演,極具戲劇變化的冷暖人生,一種有點陳腔濫調的FU,卻讓不知默片滋味的我們得能重溫默片風情。 還有那種懷舊氣氛,看到以前那個時代硬頸演員的感覺,回到CLARK GABLE或早期的Sean Connery那樣的氣質,一種可以讓人覺得舒服的迷人氣質。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