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29, 2008

在小巷弄間發現古厝之美

枋寮以後開始北返行程,轉進台17線,來到佳冬鄉。

佳冬鄉原名「茄藤社」,因為周圍種了許多的茄苳樹,且極茂盛,後人改稱為「茄苳腳」。日據時代,因「茄苳」與日語的「佳冬」相近,也取「秋收冬藏」之意,而改稱「佳冬」。

對於佳冬我只知道有個蕭家古厝,沒想到近到村子裡發現這鄉鎮比我想像中還要美,所有的古厝都有經過整理,而且路標做得還不錯,讓我這個外地人還可以輕易就找到蕭家古厝。不過很遺憾的是他連假日都只有固定導覽時間才開放,看看時間我還得再等1個多小時,還是放棄吧!況且我還發現應該還有很多老房子在這個小村莊裡,一定會有下一次的佳冬之旅的。

先來找些蕭家古厝的資料當作下一次古厝之旅的導覽,佔地4000多平方公尺,是由蕭家第19世祖達梅公從原籍廣東梅縣渡海來台經商致富後,在清咸豐年間,延聘唐山師傅仿家鄉故局的格局建造大宅第,建築材料也都由中國運來,採雙「回」字型客家圍櫳屋,歷經蕭氏三代傳承建造才全部完工,內部結構就等我有機會去參觀再來細細看了。

佳冬蕭家古厝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歷經5年整修後,以「活古蹟民營化」型式對外重新開放,有蕭姓家族以前釀酒、染布、碾米起家時的建築空間生活原貌,並安排客家山歌、八音團練展演空間,提供鄉土藝人作品展出,希望推廣成為佳冬文化會館。

蕭家五堂大厝旁發現一棟舊式三樓洋房。建於民國二十年左右,是台灣第一棟使用空心磚洋樓,,原本為蕭家馬廄舊址,日據時期蕭家改建為招待所,曾招待日軍與官署住宿,終戰後,一度改為醫療診所。

看著褒忠門的路標,想想就再去看一個點吧!因為小巷弄間很難停車,然後又不確定距離多遠?不敢用走路的,這次當作我的探路之旅。

褒忠門也稱為西隘門。清康熙、乾隆年間,原籍廣東的客家移民陸續進入屏東六堆墾殖,由於客家庄聚落多位於閩南人及原住民聚落的交接處,加上台灣島內曾發生朱一貴與林爽文民亂,六堆的客家人組織鄉勇保衛家園,於聚落外圍設置興建大圍壟的四大柵門,以避免外人侵擾,這些鄉勇並協助清政府平民亂。


清政府在亂事平定後,特別賜台灣客家人為義民,頒封「褒忠」及「懷忠」匾額;此地客家人為彰顯和紀念先民忠勇護鄉的精神,特別將「褒忠」封號貼在隘門上,並且在藍色的「褒忠」兩字外側,各雕繪一隻龍頭蝙蝠身怪獸。不過很有趣的是,原本褒忠門是二級古蹟,但村民自行將他整修,結果降為三級古蹟。

屬於西門的褒忠門,最大的特色是門額有彩繪浮雕,現仍清晰可見,同時還有「褒忠粵域 忠著閩邦」的對聯。

原本還要去楊氏宗祠的,看上去那巷子更窄了,我還是不要考驗我的駕駛技術。況且我還有好幾個鄉鎮要完成,不眈擱了,往林邊鄉前進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