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8, 2010

為愛啟程, The Last Station


周五的晚間時光,聽說周六要變天,天氣真不好的話我可以完全不出門,所以先來去看本週電影。本來想要看5點多的場次,不過想早退時臨時有事待處理,也就改為7點多那一場次,沒想到在要入場前竟碰到自己的大學同學,真是太巧了。

故事是以托爾斯泰為主角,托爾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一個寫下《復活》、《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書的人,說真的,他的書每一本都好像讀一輩子也讀不完,不過身為貴族的他卻有一個想要追求理想國度,甚至起了解放奴隸、放棄財產念頭的人,而這電影就是根據這個理念延伸來的似真也幻的故事。

談論的是托爾斯泰和他妻子蘇菲雅之間為了這將他的作品捐出成為全國的共同財產的衝突,在史實上,蘇菲雅為托爾斯泰生下13個孩子,並在托爾斯泰棄家不顧之餘,獨自一人撐起家中的大小事情,在48年的婚姻中,她曾為協助多達數千頁的《戰爭與和平》出版而細心整齊地抄寫了七遍手稿;也曾在托爾斯泰患病的日子裡,悉心照顧他的一切,但托爾斯泰最後仍遺棄蘇菲雅。

1910年10月,托爾斯泰離家出走,原因據說是要遠離他所憎恨的妻子蘇菲雅。只是80多歲的托爾斯泰禁不起旅途勞頓,而在途中感染肺炎,並在地圖都找不到的小車站裡,孤獨地死去,他在臨死都沒想再看蘇菲雅一眼。

不過我們在電影中卻看到兩人情感雖然有衝突,卻也是最懂彼此的伴侶。只是我不懂,若蘇菲雅有他自己說的那樣愛托爾斯泰,他怎麼可以完全不去理解老公的理想,甚至是採取圍堵的方式阻礙他跟其他人來往,另外我最不能忍受他的歇斯底里,那根本就是個笨方法啊!不過當一個人執著在自己的想法裡,封鎖了自己是真的看不到事實的樣貌的。她的行為和手法愈激烈,反而使得伽科夫愈容易說服 托爾斯泰相信她會對他輝煌的遺產造成損害。但女主角確實演得很好。

電影該是同情蘇菲雅比較多一些吧!因為呈現的感覺會讓我有點討厭那伽科夫,就是托爾斯泰信賴的密友兼知音,整個表現就會讓人覺得那理由並不高貴,感覺圖利私人的意味濃厚,當然歷史讓的觀點好像就是他努力去實現托爾斯泰的主張,是個忠實的信徒。

至於那個年輕人瓦倫汀,該是導演對蘇菲雅同情帶進來的腳色,雖然歷史上有其人存在,但這整個事件裡,少了他好像也沒多大差別,就是少了一些笑點罷了!但我覺得大概主題是focus在“愛情”,藉由一個初識愛情的年輕男孩的體驗,對照觀察蘇菲雅和托爾斯泰那份相愛卻又衝突,去思考“愛情”是什麼呢?

OK卻不覺得非看不可的電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