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5, 2019

沒有煙硝的愛情 Cold War



這電影真的很優雅、浪漫細緻,卻又有一種揪心,而且黑白片表現這樣一段1950年代,橫跨四國,10年糾葛的戀愛,電影中有大量的爵士音樂元素,浪漫細緻,優雅又具有時代感的魔力。導演拍出了二次戰後的動盪時代中,一對男女之間分和來去、動人揪心的愛情故事。

劇情描述,二戰結束後,被蘇聯接管的波蘭依然逃不出備戰煙硝,嚮往自由的音樂家與滿懷激情的美聲女伶卻一見鍾情,儘管外面的世界諜影重重、風聲鶴唳,人人互相猜忌,在兩人爵士樂喧騰的內心世界,只有愛情能天長地久。

今年的奧斯卡真的很有趣,外語片超越英語片的一年,就是看影劇學院願意更加開放接受多元,抑或是還有那種本土保護主義?羅馬一定會得獎,但就看給了那些獎,也會影響了其他的作品得獎。我想藍祖蔚老師這段話:如果沒有《羅馬》,波蘭導演帕威帕利科斯基的《沒有煙硝的愛情》應該可以在奧斯卡上再創佳績,4年前他才以黑白電影《依達的抉擇》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如果沒有《小偷家族》,黎巴嫩導演娜迪拉巴基的《我想有個家》理應拿下坎城影展的金棕櫚獎。如今這4部精彩作品都擠進了同一個獎項上爭奪小金人,人生競技場上一直上演著「既生瑜,何生亮」的拔河戰,獎只有一個,遇上了,落敗了,未必代表技不如人,而是美學品味上沒能投緣。 該是我們面對今年外語片有的一份心情吧!

愛情從來就不會只有一種樣子,或是只有一種狀態,看著它們因為相愛再一起,卻也數度因為相愛而分開,裡頭有很多人與人之間情緒?動盪不安的年代?冷戰的氛圍?蘇拉和維特分分合合了數次,卻似乎彼此將對方放在心裡,根本不可能分開。當初為了創作自由離開波蘭來到自由世界的巴黎,卻又屈就於資本主義市場,『理想』又在哪裡呢?為了相守自投羅網;另一方卻又奔走對方的自由而讓自己進入另一牢籠。不斷牽扯的生命,於是分與合變得難以拆開來解釋,他們的無法分離成了一種註定。

一個半小時的影片說得那樣長的一段時間故事,也說得那樣"少"的主題。美麗也有點哀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