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8, 2021

我的老台北The City We Were

 


我的老台北The City We Were

作者: 張大春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0/12/30

語言:繁體中文

這裡說的,其實是台北的青春,我們的青春。--張大春

在張大春的書裡,寫的正是「我們那個時候」。他1950年代的三輪車、1960年代童年居住的眷村老家、搬遷後的新家公寓、陪爸爸打網球的「愛國西路」紅土網球場。他寫1970年代一起混「攤」的藝術家、1980年代詹宏志、羅大佑等多位青年合資的麥田咖啡館,他與高陽、高信疆和勞思光的賭癮,還有李師科搶案當時一樁警方刑求的案外案。

雖然我不是台北人,但台北確實是我生活居住第二長的地方,也有著20多年的時間了。三輪車年代是聽說,他寫眷村老家新家對我最大的連結就是12 & 25號公車,那是我的法商歲月的主要兩線公車,當然後來還有74號公車來去公館。80-90年代的交通黑暗期,那是我大學歲月裡一直記憶的台北交通,每每要從宿舍出門,一個小時好像都是還好的距離,之後再回到台北,搭上捷運來往台北的東西南北,卻覺得30分鐘好像就是常態。 

而在我的台北生活裡沒有那樣的「天龍國」?那時候,對我們這些南部上去的鄉下人來說,就是充滿好奇心、求知慾和想像力,可以自由做自己,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的城市。

台北當然還是繼續前進著,也絕對不是30年前我認識的樣貌。很多時候的回想,該就是整理自己走過的軌跡、溫習自己的生命記憶。自己成為現在的自己都是過去生命軌跡的延伸。生命依然繼續在走著,只是歷史是支撐現在的你的樣貌的基礎。


1 comment:

Ashlee said...

Great read t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