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6, 2018

最黑暗的時刻 Darkest Hour

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名單裡沒能趕上院線上映時間的一部電影,剛好看到二輪戲院排入,而且是最後幾天,所以就趁著不太忙碌的時候來去看看這電影。

The Darkest Time,說的時間點其實很短,甚至不到1個月的時間,但看著電影卻石會讓我們一路有一種被時間追趕的緊張感。1940年5月,距離二次世界大戰1939爆發,而且我們看這一段歷史,這個時間點離結束室一段還很久遠的時間,但在那個時候,希特勒真的就這樣一路"踐踏"著整片大歐洲,所有的戰爭邏輯那樣難以理解,所以對那些上議院的貴族們,採取的是綏靜政策。卻也因為這樣的對策讓反對黨非常不滿張伯倫,就這樣逼他辭職,只是繼任人選是誰呢?原本大家屬義的是外交大臣,但大家也知道這樣延續張伯倫政策的領導一樣不會得到反對黨的支持,而且面對這樣艱巨時刻,首相這個位置其實有點燙手山芋的感覺,也因此在黨內沒有人緣、不太有支持力的邱吉爾獲得這個位置。

雖然成為英國首相是他畢生追求的目標,但在溫斯頓邱吉爾成為英國首相之後的幾天內,就必須面對他最具爭議與挑戰性的考驗:該與德國納粹談判和平協定,亦或是堅守一個國家的立國理念,對民主和自由的堅持?這一路是有很多掙扎,尤其面對敦克爾克大撤退那近40萬的英國軍隊,必須犧牲加萊那4000軍官,那一句"不會被撤離,重複:不會被撤離",對於接受這樣電報的軍官來說怎麼面對自己帶領的子弟兵啊?雖然歷史上最後看來是那次的撤離讓英國有機會重整,但對犧牲的親人們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沒能夠被比較啊!沒有誰的命比較重要,也因為這樣的糾結,他也確時想著是否可以藉由和談的方式讓死傷更少。尤其面對自己的領土可能被德軍入侵,怎麼保護自己國家的子民?看起來好像也很難有所謂的"正確"。我們確實在電影裡一直看到糾葛、拉扯,卻又不得不面對,想對策。由於納粹強大勢力已橫掃西歐,入侵的威脅迫在眉睫!邱吉爾必須挺住他最黑暗的時刻,團結國家,並進而改變世界歷史的過程。

當然現在看來歷史是善待英國,相較於歐洲本土的國家來說。而敦克爾克的大撤退的成功確實也拯救了邱吉爾的首相位置,而英國最害怕的被入侵也沒發生,一直有機會重整出發,二次大戰也才能夠這樣撐著,等到俄國的加入,等道德軍被入侵俄國所拖累,等到美國加入.......等到勝利看到曙光。

不過他帶領著大英帝國挺過二次大戰,也在勝利後的大選他失掉了執政權,當然之後他還回鍋一次擔任首相。不過讓我更驚奇的是他竟然獲得195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很有趣的電影去理解一段歷史,而剛好去年也看了敦克爾克,許多二戰的歷史片段,讓我們逐漸去了解歷史,許許多多的牽扯,也不是單一事件就可以涵蓋所有。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