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08, 2017

花蓮小旅行,大陳。年味 廚房體驗旅行

 一個意外錯誤的訂房,讓我多了一段假期,而且多了一段不同文化的體驗。



那天晚上8點多到花蓮車站,然後走路10分鐘到達旅館,打卡報平安,學姊在晚上發現我在花蓮,傳了個活動連結給我,我在隔天早上起床看到,原本還想賴床的,但學姊一直跟我說很難得的機會。也是啦!一個外地人就這樣趕上一個活動,根本就是配合我時間設計的啊!況且沒有事先報名還可以這樣因為朋友關係加入的就更難得了,再再都在告訴我就是該去體驗的。趕緊起床梳洗、整理行李〈因為隔天我又換民宿〉、出去吃早餐,然後回到旅館門口等候學姊來接。


知道大陳這個聚落空間,也看過一些報導,但我一直還沒來到這裡過,所以當我們要去找那個集合地點,卻在巷弄間游走不知道那裡會是dead lane,只好建議乾脆停車然後去找集合地點,不過後來知道活動中心前是有片空地的。


對於不太做菜的我來說我很少參加這樣的廚房體驗旅行,就是一種過往觀念難以扭轉的狀況,但這些年覺得每天都在吃,那其實食物是進入一個文化最直接的路徑,而且因為你每天都要吃三餐,藉由食物來理解文化,而且手做其實也沒那樣難,此次有個小男孩一樣搓年糕、敲魚麵,玩得可開心了。


這些年來往中國浙江地區比較多,對於位於台州列嶼的大陳島飲食,至少沒那樣陌生,至少那年糕跟寧波的就有像。不過我們可是直接到梁大姐梁二姊家廚房從磨米、進蒸籠蒸熟米、然後揉麵、到最後我們手揉成為年糕成品。當然揉麵就可以沾黑糖吃,熱熱的而且很Q,很有口感。自己手揉的過程到產生飯桌上的年糕,中午吃飯時還蠻有成就感的。雖然大部分是那些阿姨們的用心。


然後請蔣奶奶來教我們打魚麵。我也在馬祖看過大家曬魚麵、吃過馬祖的魚麵,但第一次知道對於大陳人是這樣做魚麵的,這也太耗費工夫了,而且真的是成本不低啊!整個鰻魚搓成塊加點番薯粉去打成薄片,然後用平底鍋煎乾保存,煮魚麵時就這樣捲起來切絲像是麵條的形狀。自己打魚麵後特別珍惜這一頓午餐來之不易啊!


曾經在過年前,家家戶戶升起鰻魚旗,鰻魚旗在社區高高掛,但一方面因為人口流失,海洋資源也在改變,鰻魚旗那過年前的景象也在社區裡逐漸消逝中,在升起鰻魚旗那時刻,給很多人心裡各式各樣的糾結翻轉,懷念那過往場景,面對生活方式改變卻也無力回天…真的是百轉千迴啊!那就來吃飯吧!一起體驗大陳人的飲食。 


阮弼真君廟前辦桌啦!我們真的是到大陳作客的,他們真的怕我們餓著了,這滿滿的菜是要怎樣吃得完啊?但老人家真的就是怕不夠,讓客人沒吃飽就糟了。早上做的年糕、打的魚麵、還要來一捲他們過年吃的麥油煎(大陳春捲),當然也要有老酒相伴啦!吃吃喝喝中也跟大陳人聊天,聊他們的童年,聊他們父執輩在大陳島時的狀況,聊大陳人在全台各地的分布…

然後慢慢走回大陳故事館去了解那整個撤退的過程,當然也了解了大陳島的地理位置,一些不太一樣的生活風俗,一段我不知道的歷史,一些有點類似卻又不太一樣的生活習慣。


最後我們村子裡走走看看當年撤台後的聚落,該是台灣整個大陳聚落保存最好的地方了,可以讓我們一窺當年的樣貌,真實感受一下那歷史的片刻。



起風了,是有些冷,體驗旅行也該做個結束,但同一片土地上各種不同文化交錯著,去理解、去感受,卻有更多溫暖。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