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19, 2014

富強之路:從慈禧開始的長征

富強之路:從慈禧開始的長征
Wealth and Power: China’s Long March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作者: 夏偉魯樂漢/合著
原文作者:Orville Schell,John Delury
譯者:潘勛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4/01/28
語言:繁體中文

不可否認,這10年來,甚至未來的10年,『中國學』還是世界討論的點。而我對中國的感情從小時候那種『我們是一家人,我們要反攻大陸』,到現在『我是台灣人』,那曾經的歷史真的跟我接軌嗎?我覺得那都是世界歷史的一環,只是我們一路接受的可能都是執政者想要我們讀的歷史,現在我可以多元接受來自各方的觀點,去了解那個大國走過的歷史。

回顧我們閱讀的中國歷史,我們不斷接收到的觀點就是:這是個偉大的國家,我們有5千年悠久的文化,我們是世界文明的搖籃,我們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好像得爭排名才能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存在,這好像是這個種族人的一種認同,他得靠這種東西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所以無法面對被西方諸國打敗,1842年至今,那份恥辱在心中,整個之後的歲月裡,一直在追求『富強之路』。

作者在這中國追求復興的漫漫長征中,選擇了魏源、馮桂芬、慈禧太后、梁啟超、孫中山、陳獨秀、蔣介石、毛澤東、鄧小平、朱鎔基和劉曉波等11位人物,用這十一位具有象徵意義的知識分子、思想家、政界領袖、維新派、革命者、異議人士,召喚出場,擔任嚮導,述說著這齣中國追求富國強兵的現代化大戲裡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在西方的認知裡,一八四二年是官方版中國近代史的元年。在過去一個半世紀裡,中國的失敗屈辱一直是凝聚中國民族主義的粘著劑,即便到了今天,中國已經坐擁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仍未能治癒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擊潰的心理創傷。我們每年在世界各國碰到許許多多的中國人,他們擁有了很堅強的經濟實力,卻沒有同等的自信心。每每碰到個狀況,就說別人欺負他們,有種族歧視…是最好別人每天都喜歡把你當作目標。

在《富強之路:從慈禧開始的長征》這部顛覆性和開創性的著作裡,作者指出,中國跌跌撞撞地走過帝王統治、軍閥割據、共和制和共產主義已經有一個半世紀,而其領導人的統治思想也歷經封建主義、法西斯主義、極權主義和資本主義,但這些相互衝突的體制和意識形態都未能定義這中國。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中,唯一永恆不變的價值,就是追求「富強」這一法家箴言、尋求偉大復興。中國這個大國,無論在何時就是要追求大國,他不懂另一種富足的意義,這也是他一直沒辦法治理西藏這地區的緣故,他覺得那地方的人民怎會將大部份所有奉獻給喇嘛?

這本書,在另外一層意義上也像是一本十九和二十世紀中國精英的肖像畫冊,每一章都是他們的精彩傳記。本書既比較了這些人物的異同,如慈禧和鄧小平:前者在決策錯誤致使義和拳亂後,竟然打開紫禁城的巨大紅門,歡迎國外公使進去參觀,推動自強和立憲,後者在天安門事件的全球封鎖下,靠南巡繼續推動開放,讓中國「入世」。本書也顛覆了很多歷史既定的看法。比如慈禧,她被嚴重的污名化,原因來自兩種力量,一種是巴恪思(《太后與我》一書作者)這樣的西方漢學家,他們帶著東方神秘主義的眼鏡,把慈禧塗抹成淫蕩的夫人;一種是漢文化儒家男人沙文思想,因此她變成惡女人,背負腐敗亡國的罪名。但另外一面,她更是清末自強、立憲運動的幕后決策和推動者。

作者最後指出,這十一個人,雖然下場淒涼悲慘,但其思想遺產卻沉澱在現代中國宏圖大略的核心。至今,中國似乎已經崛起,一百餘年追求的富強目標似乎達成,然而,儒家理論敗退後似乎也留下了一個道德真空。這是一條和西方不盡相同的路徑。賦予西方塑造現代性的「自由、平等、博愛」,換到形塑現代中國,則變成了「富有、強大、榮耀」。因此,這個務實的、講究手段的國家,在取得富強後,會把自己的國家力量投射到何方?這令全球關注。換言之,從慈禧開始的、邁向真正現代又偉大的國家的長征,何時會抵達終點?在本書結尾,作者丟給讀者這個巨大的疑問。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