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02, 2013

一雙手都不能放

一雙手都不能放:力挽狂瀾的陳清圳校長
作者:陳清圳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3/09/10
語言:繁體中文

原本面對孩子就該根據他的特點去做教導,想想每個孩子來到這世上之前,每個大人的期望不就希望看著他們平安健康長大,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個堂堂正正的人…但曾幾何時,有太多的社會壓力強加在孩子身上,社會裡要求、想望的太多,不斷壓縮著學校的初衷,最後就是將每個孩子壓到同一水平線,選擇一條最簡單的路,但對很多孩子就變得不公平,而資源更少的偏遠鄉鎮的孩子就這樣被自己的社會所遺棄,甚至還沒能探索自己,就這樣被放棄了。

故事發生在雲林山區一個要被廢校的華南國小。我要先發一下牢騷,不是要孩子有受教育的權利嗎?孩子沒有選擇出生在哪裡的權利,一個國家的存在就是爲了試圖去面對去解決這些不平等,教育還可以算績效的啊!面對山區、偏遠地區的孩子,你還隨便就要廢校,他們的受教權在哪裡?雖然我不是100%相信媒體上的吹捧,但我還是相信他確實用心去面對這些孩子們,甚至這整個區域的人們。

生命裡很多時候你都不知道下一個轉角會有怎樣的風景等候著。陳清圳來到這個瀕臨廢校的華南國小,經過6-7年的歲月,這裡竟然成為明星學校,成為一個很多被放棄孩子地小小就贖,一個好像可以容納他們的地方。

山村裡沒醫生,他更設立醫療站,讓生病的老人不用翻山越嶺到山下就醫。

他不只改變一群孩子,他還改變一所小山村的未來。對孩子與當地居民來說,他從來不僅僅是一位校長。

在坊間地圖都不會標示的雲林小山村,這裡,沒有自來水、沒有公車、沒有診所。  生病的老人,得走一個小時才到公車站。或者一直忍到鄰居也生病,才會一起叫車到山下看病。他爭取設立醫療站,但民營公車拒絕,健保局一開始也漠視。他投書、奔走、募款……連磁磚老闆都對他說:「無論你要多少磁磚,我都不跟你收錢。」終於讓廢墟般的衛生室,成為醫療站。連嘉義民眾都來看診,目前仍維持全國偏鄉第一的就診量。看看這一段,很多公務體系的人們不覺得慚愧嗎?政府不是營利事業,你的存在是爲了人民,這也是人民為什麼需要納稅,這些公務體系是要整合資源去做分配的,不是任由人民自生自滅,那就失卻了政府的意義了。

還好台灣一直有許多傻子,陳校長該也是這樣的一員吧!帶孩子搶救嵙角溪、協助小農解決問題、爬百岳、環島、拍紀錄片、自主服務旅行……學生人數逆勢成長3倍多。也許也因為人數少,他可以關注到,也因為專注、決心,讓許多人願意跳下來幫忙,走在相同的一條路上。

他說:「面對弱勢,我不能不管」,但一看見孩子成長,他的淚又流下來。

每年除夕前,他不忘繞一圈山上,看望每個孩子,在他們口袋裡放一包紅包。這不就是人的體貼嗎?教育不就是要讓人們可以有這樣體貼別人的心嗎?

有很多感人的小故事,請備好面紙!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