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慕谷慕魚離開,還有一點時間,計畫來去慶修院走走看看,上一次來的時候剛好碰到週一休館,難得這次到這裡也算順路,就順便參觀。
花蓮的吉安 & 豐田在日據時代是大批日本人移民的主要據點。而吉安鄉早期是阿美族聚居之地,原本名為『七腳川』,在阿美族語裡就是 『柴薪很多的地方』,在日本人強佔之前,一直是阿美族人安居樂業之地。後來日本人和阿美族人發生了大規模的抗爭,不敵日本現代化的軍力,有200多名阿美族人被迫遷徙移往鯉魚潭或台東。
被強制遷村後,阿美族人所留下的土地被全數被沒,而留下的土地就成為移民村的基地。當時只要日本移民前來,就發給一棟房子、一片大田地,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由日本四國吉野川沿岸前來的日人,並依著其故鄉內的吉野川而將此地更名為吉野,因新移民的加入,設立並奠定了現代花蓮的開發。『吉野』的地名直到民國37 年才由國民政府將之更名為『吉安』。
西元1917年,日人為了安定遠渡重洋開墾思念故鄉的日本民心,為了提供一個讓日人移民安定的力量,也為了傳教,一位名為川端滿二的長者,於是決定在此籌 建屬日本真言宗高野派的『吉野布教所』,即現今的『慶修院』。慶修院在當時除了是日人的精神信仰中心外,並具備了醫療所、課堂室及喪葬法事服務處等多元功能。
慶修院(吉野布教所) 在經歷日本移民時代的風光,也經歷半個世紀的沉默與殘破,近幾年,在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地方文史工作者、花蓮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等各方的努力下,經過古蹟 的整修與人文精神的重建之後,為目前台灣保存最完整的真言宗寺院。
吉安慶修院創建於西元1917年,前身是日本真言宗高野派「吉野布教所」,以日本主要信奉的不動明王為主神,並循日本四國著名的空海大師遺規,行遍日本四國88所寺廟,請回88尊石佛,並刻出一座據傳可以治病的「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民34年改名為「慶修院」,現在慶修院的主神為弘法大師、不動明王及毘沙門天王。
慶修院外觀採日本傳統佛寺的平面與造型,出軒式入口,木欄杆寶形造四角鐵皮屋面,頗有典型的江戶風格。
手水舍(洗手舍),進入日本寺院參拜前,必先洗手以示「淨身」。
在要離開之際,發現了這個”寵物暫時寄放處”的標示,只是覺得有趣。
我們要來去莎莉買蛋糕 & 波士頓派,然後就準備回到這次來到花蓮的家。
2 comments:
上次我和sarana去的時候有經過
沒進去看,沒想到這麼漂亮^^
to:小藍
不是很大的地方
但有他小巧精細之美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