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07, 2016

檳城小旅行,Eastern & Oriental Hotel

  
這是我第一個決定要住的旅館,其實也就東南亞一些國家我還可以入住這些有歷史的建築,就覺得負擔不太重,似乎也可以給自己一晚好一點的住宿,既可以享受不一樣的飯店服務,又有一種參與歷史文化的意涵,對我來說就很有價值,雖然是一個人住宿就有點小貴,但終究還算負擔得起,況且後來我請朋友過來一起跟我吃早餐,好像多用了個早餐,沒有太浪費吧!
 
The Eastern & Oriental Hotel (一般簡稱 E. & O.) 1885年由Sarkies 兄弟建造帶有有殖民風格的一間飯店。1884年有 The Eastern Hotel,一年內這飯店就蓬勃發展廣受歡迎,1885創立The Oriental Hote,兩家飯店在1889合併成為The Eastern & Oriental HotelSarkies 兄弟另外重要的作品是1887年新加坡的萊佛士酒店,1901年緬甸仰光的the Strand Hotel。經過多次擴建到1929年大概就是現存飯店的規模。
   
沒有跟著時代腳步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這酒店逐漸沒落,一直到1996年經營層決定暫時關閉這家飯店作整修,基本上維持著1929年最後的模式,只是做更現代化的規劃,在現代中看得到古典,然後以嶄新的面貌在2001年再度出現在眾人面前。
  
我入住的是Annex Wing的套房,其實當初若多一個人share房價,我該會直接升等到Suite,因為價差並不大,可是這是難得的經驗,不過一個人住我這房間已經很奢華了。整個package包括下午的happy hour,可以享用免費為你調配的雞尾酒,6樓幾乎全天候供應沒有酒精的飲料+點心,房間裡沒有酒精的飲料免費,早餐可以選擇在6OR一樓餐廳的自助早餐,我們因為一大早到6樓游泳池游泳,在享受那種無邊際游泳池美景,泡水、運動的後的選擇當然就是在6樓享用早餐,而且這裡還會有種專屬的尊貴感,比起1樓是安靜許多。因為最後一天我也不打算有什麼行程,大概一會進去把手上的明信片寄掉,所以就很悠哉地吃早餐。
  

房間對一個人入住真的空間超級足夠,陽台外就是整片海景,迎接日出。早起還可以沿著海邊散散步,讓自己的旅程在這樣美麗的環境下畫下句點,真的會有想再回來的渴望,一種就是這樣美麗的感覺,好像無論走了多久、無論發生過多少小小的不愉快,這一趟旅行就是如同這飯店呈現的美麗。好像就是這樣的心情,若可以找到一間讓我覺得代表當地的旅館,價格也是負擔得起的,通常我就會以這作為ending。下次到檳城,我還是會回來這裡至少待上一晚,給自己無所事事的優閒感。
 

Monday, June 06, 2016

西西里的漫長等待,The Wait

看那主題就覺得可能是個安安靜靜地片,但想說那至少就去看看西西里吧!是很像念西西里島,好想回去義大利,但又覺得有太多想探索的世界,那看看電影過過癮,結果根本沒什麼西西里島的風景。不過整體上來說還算可以的電影。

觀眾本身都知道吉賽沛怎麼了?整齣戲就在等待吉賽沛母親,安娜如何告訴他女朋友這個消息?就這樣從頭到尾,他沒說出真正的事實,雖然最後兩人都知道對方知道了。只要想像這樣從未言明的電影,一個悶。尤其安娜面對這樣巨變的同時,又要接受一個他不知道存在的小女孩,很多情緒更加複雜,對映著大宅,就是一個因陳。唯一一段讓人覺得比較快樂、活潑的是,安娜親自做晚餐招待珍妮,而珍妮帶回兩個在樹林裡認識的年輕人,那一段舞蹈,配上Leonard Cohen的歌聲,大叔的滄桑竟帶來了另一種熱情洋溢。諾大的豪宅彷彿又恢復了生命力......


藉由西西里島復活節的前夜祭典,讓「復活重生」融入片中。一個每年兒子都會回來參與的活動,面對兒子逝去卻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總期盼著在復活節祭典前他會出現…,卻也在經過整夜的祭典之後,他接受了這現實。而珍妮因為娜手機的留言,也知道了大概的樣貌。面對摯愛的是得不到的愛情,到底是他不再愛我比較好,還是人消失了呢?母親女友,也許各自選擇一個傷害性比較小的來欺騙自己,終究得面對事實。

Thursday, June 02, 2016

檳城小旅行,Islands hopping in Langkawi

 
來到海島就要做些海島上的活動,來個跳島遊好像也是必須的。我就將我這半天時間給這跳島遊了。
  
約定9點來接,卻一整個大遲到,一般若有一群人也許就嘻嘻哈哈也就過去了,但當你一個人,尤其我還犧牲喝咖啡的時間,想說時間不夠不想讓人等,結果他遲到的時間遠遠超過我喝咖啡的時間,就讓我一整個心情悶,打了電話去旅行社稍稍發洩一下,可我也真的不喜歡他們的態度,就一付那你要怎樣?
  
整個碼頭要出海的船隻到底有多少真的是數不盡了,所以每家旅行社有不同顏色的貼紙去區分自己的客人,只是我個人覺得這明明有很多很多島嶼可以走的,為什麼制式的行程就都是那幾個島,卻一大堆人擠在這幾個小島上,而且看起來價格很亂,弄得觀光客得自己去殺價,不過3島的跳島遊目前行情價是馬幣35上下,超過太多的一定要問她為什麼?是否有些特別的島嶼?OR是含午餐?午餐內容是什麼…
  
不過出海時候看到的海景真的很美,海水好藍、海風吹得舒服,個小小島嶼座落其中,有種心曠神怡的舒服感受。
  
我們先到孕婦島,從海上看這島嶼像是個懷孕的lady。不過因為我們坐的位置方向,沒辦法拍到這個樣貌,然後就陸續停船,一個非常擁擠的小碼頭,讓我們下去走走,1個小時的時間,之後就是時間到,各個船陸續來接駁客人,大家就記得船的號碼,看到自己搭的船來的時候,趕緊上船免得佔據了接駁點,還有廣播會輔助。
  
該怎麼說這個島嶼呢?號稱地質公園,但其實讓遊客走的路線非常短,還有一個5塊錢的門票費用,就是走到步道的盡頭,然後畫了一個區域給你下去泡水、浮潛,那游泳池比綠島的溫泉池還要像下水餃,而且全部穿著救生衣,全然沒有游泳的FU。其實我覺得真的要人數管制啦!這種旅遊品質只能讓人一次到訪,全然沒有第二次的想望,浪費這片美水美景啊!
  
繼續就是老鷹餵食秀,現在的我其實討厭這種活動,雖然他們說餵食很少,還是讓老鷹可以自己覓食,但畢竟是這樣多的觀光客到訪,一天有多少船隻啊!一種人類的自以為是吧!
  
最後一個島嶼,濕米島。這島很美,發現馬來西亞人好喜歡來海邊野餐,基本上他們是喜歡玩水的,雖然得戴頭巾,不過女孩們還是玩得很愉快。島上也有一些浮潛設備出租,也可以坐香蕉船,島上沒有任何沖水設備,後來我帶著這一身鹹味一路回到碼頭那邊,在洗手間沖完水,換上我的衣服,才沒帶著鹽漬的身體回到檳城。
  
沙灘真的很舒服,不過太陽也真的很大,海水很漂亮,因為一個人獨自旅行,我只敢在沿岸玩水,小小游了一下,不敢往海裡游去。只是比較淺灘相對於它們包緊緊,我泳衣布料也太少了,一上岸我趕緊將泳衣的短褲穿上,好像才可以比較自在在沙灘散散步了。
  
下次來可能得帶一群朋友,我們也可以野餐,也許自己包船,至少就沒有那樣的時間限制,會是個享受海灘假期的美好感覺。
 


Wednesday, June 01, 2016

檳城小旅行,清晨蘭卡威散步

  
經過前一晚的小驚險,回到旅館洗個澡也就早早睡了,當然也就早早起床。來到這裡竟然連沙灘都沒去散散步,那我選這裡住宿的意義就沒有了。不過還是讓自己的身體感受一下方向才知道沙灘在哪個位置,當然這樣早的時間點,路上沒有人,但總有許多旅遊掮客已經開始要推銷行程了,但就看你怎樣脫身囉!
    
先在主要道路走上一段,看看這瘋狂夜晚後的街道景象,然後找到個角落感覺可以有路通過沙灘,只是想要散散步,現在我已放棄在沙灘跑步的念頭了,況且這次我根本沒帶跑鞋,就感受海水的藍、清晨空氣的涼、日出前的那份色彩。
  
因為一會要跳島遊,其實我已經泳衣上身了,不過沒有預期要游泳,沒帶大浴巾,所以也真的就是沙灘散步。不過很有趣的是第一次看到回教女生游泳,還是要包頭巾耶!那一瞬間我全然忘記我到沙灘的目的,就是被這些女生的裝扮嚇呆了!到底這個宗教要禁錮女生到哪的地步,我是全然不懂回教,但就是不能接受這樣對女性的一大堆規定。以前我在斯里蘭卡,他們基本上也不太穿泳衣,總是習慣性地是穿一般的衣服下水玩水,就像我們台灣很多人也這樣,但這樣滿身黑+頭巾的打扮完全超過我的想像。
  
後來走著走著看到那小女生跟兩位ladies,停下來跟他們說說話,當然因為我一個人旅行,讓他們很震驚,也許他們很難想像一個女生怎可以這樣自己竟然要跟我拍照,而大部分本地的女生對待我也都很好。
  
看看時間也差不多該來去吃個早餐,原本想說有沒有個西式的大陸早continental breakfast,不過看起來店都還沒開,後來我去吃了印度早餐,然後回去整理行李,準備check out,一會兒參加跳島行程囉!
  

天才無限家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我就是對天才無法抗拒,即使知道通常他們有他們辛苦的一面,它們通常有進入社會困難之處,但那我不能理解的聰慧卻又是這樣吸引我想去認識它們的故事。這次的主角其實是我去看電影前還特別查了一下維基百科,看這個英年早逝的天才數學家的一生。

電影改編自麻省理工教授坎尼格(R. Kanigel)傳記作品《洞悉無限:天才拉瑪努金的一生》(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A Life Of The Genius Ramanujan),故事講述史上最負盛名的傳奇數學天才-拉瑪努金,從未受過正規教育的他自學成才,在倍受歧視的時代中,離開印度的家鄉獨自前往英國求學、獲得劍橋大學哈代教授的賞識,兩人亦師亦友地互相扶持下,在數學領域上做出了大量神奇的數學發現。在印度擁有崇高地位的拉瑪努金,人生故事多次改編成電影,英年早逝的拉瑪努金被認為是本世紀最傑出、謎一般的智者。

印度之子拉瑪努金成就媲美甘地、泰戈爾。自學成才的拉瑪努金傳奇故事鼓舞了無數人,他逝世後遺留的手札被認定其重要性相同於「從未面世的貝多芬第十號交響曲」,印度人更將拉馬努金與聖雄甘地、詩人泰戈爾地位並列,稱作「印度之子」,為了紀念拉馬努金對數學的貢獻,更將其誕辰(1222)訂為「印度數學日」,高度評價了他對數學作出的巨大成就。

只是看著他在英國的狀態,人類為什麼要覺得自己比較高級呢?即使到現在的21世紀,百年過後的今天,還是很多人自以為比印度人、比非洲人、比南美土著…高級,好像一切都給予都是施捨,我們人類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一種平權的態度。

不懂天才的腦袋結構,還好他還有人性的部分,對於妻子的愛。對於土地的愛,而不會覺得他像是個科學怪人一般。男主角演得還可以,但是好像少了這數學家那種科學家的癲狂,是另外寶萊塢的形象太鮮明嗎?


是值得去認識的人,但我想電影表達的很有限,反而讓我期待寶萊塢拍出來的樣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