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30, 2016

愛與黑暗的故事 A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


最近整理自己那滿滿的書櫃,發現了自己有這本書,也依稀記起當年閱讀這本書的感覺,又看到上映的電影清單,決定來去看這電影。

改編自以色列偉大作家的回憶錄,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曼編導處女作。而且讓我有點驚艷的是全部電影以希伯來語發音,當然包括她自己。雖然她本來就是個語言天才,原本也就會希伯來語,但真的比較少見美國影星去演非英語發音的影片。

雖然在某些程度上我沒那樣喜歡以色列,但這跟以色列人民無關,畢竟每個人都想要一份歸屬感,尤其千年來流浪世界各地,想要聖經裡的應許之地重新建立自己的國家,一份有自己國家的感覺確實是可以理解的。而作者、故事的主人翁就是誕生在以色列建國錢的時代。這是他的回憶錄,該也是對自己母親的懷念吧!

二戰之初,歐洲反猶太主義,在各國被迫害,不斷遷徙,也就迫切想要一個自己的國家。回到巴勒斯坦這片所謂的故土,但其實多代以來歐洲才是它們熟識的地方,那種期待,抱持著一份希望,來到號稱故鄉的異地,不斷期待著建國的那一天,卻有更多的生活磨難。

艾默思是一名出生在耶路撒冷書香之家的猶太小男孩,父母受過高等教育,通曉多國語言,受歐洲文化薰陶甚深。《愛與黑暗的故事》全片以艾默思的眼光,來描繪建國前後家庭故事+社會樣貌。該也是懷念母親的家族書寫吧!

艾默思的父親厄力耶是位多識的文人;母親弗妮雅則浪漫又充滿想像力。如同許多19301940年代的猶太家庭,他們為逃離迫害自歐洲舉家至巴勒斯坦,父親對未來謹慎地抱持希望,但母親對生活的渴望不止於此。

生活的重擔、戰爭的恐懼、以及逃亡的顛沛流離,一再對母親造成沈重的壓力,不僅對婚姻生活不滿,聰明才智也受到壓抑。為了排遣怨懟,她編了一個個冒險故事給十歲的艾默思聽,她朗誦的詩篇和闡述語言文字的方式也深深影響艾默思的文筆。


以色列的獨立並未帶來弗妮雅所期盼的新生,她就此孤獨地陷入了無盡哀傷。束手無策的艾默思被迫提早與母親離別,在他見證一個國家誕生的同時,也必須面對自己另一個新的開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