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1, 2016

檳城小旅行,The Frame Guest House

  
也不知道多久沒住過宿舍房了,該說我一直很少住宿舍房,那天訂房就是一個忽然想到,看看網路上的評價也就這樣訂了,後來我因為更改入住日期,所以一天住單人房,一晚住宿舍房,結果竟然那晚住宿舍房睡得比較好。
  
原本是個做畫框的店家,這群年輕人將這棟老房子承租下來,改裝加入一些新元素更適合旅人居住,民宿名字就因為這樣取名”Frame”
   其實我很喜歡他們房子的布局,房間也超級乾淨,雖然很久沒有這樣shared bathroom,但他們將這整個空間維持得很好,當然4個組員都超級nice,那個印度裔女生我沒有真正聊到天,可是我看他們面對各國旅客的詢問,那真的是得有這樣一份熱情才可以做到的,那是他們在做服務業這方面的大資產。
  
位置超級好,位在喬治市UNESCO中心位置, Lebuh Chulia 正對著Masjid Kapitan Keling(' 大清早可能被叫拜聲吵醒),入住這裡的好處是到聯合國文化遺產哪個點都是走路的距離,另外就是晚上的夜市是你可以尋覓晚餐的好選擇,可能還可以2個小時出來覓食一次。這個地段算是背包客集中地,各式咖啡店、啤酒吧都很多,你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我第一晚入住的雙人房單人負擔當然就不算便宜,RM90。女生宿舍防RM36一床,整體來說可能比愛情巷裡的一些小旅館貴一些,不過幾乎一整天的茶水、咖啡供應,他們整體設備的乾淨度讓我覺得這很划算。我沒辦法忍受不乾淨的洗手間,無論他再怎樣便宜都沒辦法吸引我。

這裡的唯一缺點對我來說就是,隔音差。大概因為我第一晚住的是2樓離樓梯口近的房間,這整個大區域都是木頭材質,本身走在木地板上若不是你很小心刻意,製造出的腳步聲絕對非常大,而我太自信自己很好睡,沒有拿耳塞,卻在那凌晨時分被吵醒,是個小意外。反而在女生宿舍房,也許因為在一樓,而且我備了耳塞,那晚的狀況睡得很不錯,即使有個室友可能半夜1-2點才回來,我都轉身就又睡去了。

位置是個好大的優勢,是棟迷人的老房子,對於老房子控來說就是有種古樸的魅力,價格reasonable,人員服務非常好。若你願意嘗試跟來自世界各國的人交流互動,也願意稍微住好一點的房間,想要在喬治市混上一段時間的,這裡可以是很好的一個家。

The Frame Guesthouse
地址: 168, Lebuh Chulia, George Town, 10200 George Town, Pulau Penang, 馬來西亞
電話:+60 4-263 8807

Friday, May 20, 2016

檳城小旅行,升旗山Penang Hill

  
因為更改了去蘭卡威的行程,得先來去原本預定兩天後要注入的民宿更改訂房,雖然那也沒多少錢就取消也無所謂,不過反正就看看吧,一切都有可能更改的。因為我把原本連續兩晚更改為分開的兩晚,手續多一些,我也就在這裡發呆,偶爾聊個添,等一切手續都弄好,然後我就可以進房間,也熟悉這位來的家。之後去碼頭買船票,今天我就不再市區閒晃,到升旗山去避避暑吧!
  
升旗山(馬來語:Bukit Bendera),又名檳榔山(英語:Penang Hill),位於檳島中部,主峰西方山(Western Hill)海拔833公尺(2,733英尺),是檳城的最高點。
 
其中海拔735公尺(2,411英尺)的旗山(Flagstaff Hill)是升旗山群峰中被開發最多的山峰,也是當地居民和遊客的避暑勝地。由於過去英國高官的別墅大多數在這裡,山下的士兵利用旗語傳遞重要訊息,升旗山因而得名。
  
吃過午餐買完船票後就到公車站等車,只是免費穿梭巴士都來過多少班了,我的204到底在哪裡啊!還好我就是時間多,決定跟他耗到底,就是等了。他總是要來吧!
  
姍姍來遲的公車,還好沒有太多人,可以安靜在一角落窩著、吹冷氣、看風景、看人,享受這40分鐘的車程。其實很多人會將極樂山加入,但我懶,就上山享受一些些冷空氣就很滿足了。

  
升旗山是檳城著名的旅遊勝地。遊客欲上升旗山,可選擇乘坐有纜列車或徒步登山。這該是我的健行路線,但這樣的天氣真的有點打敗我了,還是花RM30上山吧!對了,這裡現在也有express ticket了,原本我知道有express ticket是在蘭卡威的纜車,大概就是有些人想要付多一點錢、少等一些時間,不過我看起來好像很少人真的買這票價的。
  
有纜列車建於1922年,當年是為了方便英國人上山度假而建。山上還保留著許多殖民地時期的度假別墅,現在已開放給遊客租宿。登山可眺望檳威海峽及威省的景色。山頂上建有一座優美的高地花園,以種植熱帶植物和花卉為主。
  
真的有舒服很多,終於不是連不動都可以把汗逼出來。我哪裡也沒想逛就是上來享受清涼的,在那觀景台找到一塊地方,就直接坐下來,拿出我的書和那一疊明信片,就這樣寫了6張明信片,然後就決定that's it。繼續我手上的書,不過大概少有人這樣就坐在地上,來來去去去的孩子們覺得這大人太奇怪,就一定要在我身邊一直繞來繞去,要他們坐下來跟我一起,又害羞不敢,卻又不捨離去。所以有太多時間我是得應付這群孩子們。
  

原本想說等夕陽的,不過看起來雲很厚,加上小黑蚊肆虐,想想還是下山吧!還好小黑蚊逼我做了決定,因為才上公車不久,大雨就落下了,這也該是我在馬國7天唯一的一場大雨了,該說幸運沒有淋到,又有一個比較涼爽的夜晚時光了。

Thursday, May 19, 2016

不合理的行為

不合理的行為Unreasonable Behaviour: An Autobiography
作者    唐.麥卡林 Don McCullin
譯者    李文吉/ 施昀佑
出版社 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5/05
商品語言 中文/繁體
裝訂 精裝

我其實不認識他,我唯一記得的戰地記者該就是卡帕,但反正看看傳記也不錯,好像沒太多期待,但他卻意外地讓我驚艷,雖然很多時刻我不忍看那些相片,太赤裸裸了。對於戰爭的殘酷一直讓我找不出戰爭的意義,也讓我開始遠離任何戰爭電影,因為影像呈現讓你不能忽略,相片竟然也這樣讓我不忍賭,甚至得用個紙張遮住旁邊的相片,才能讓我繼續閱讀旁邊那一頁的文字內容。當權者的貪婪卻造就了人民的受苦。

麥卡林,公認為當今在世最偉大的戰地記者,作品影響深遠,備受藝評家討論。他拍攝的是戰爭,披頭四和畫家法蘭西斯•培根在拍攝肖像時,卻堅持由他掌鏡。他的影像連英國政府也畏懼,他的經歷令間諜小說作家勒卡雷大為折服。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比大多數小說、電影都精彩,而且我覺得他每一任太太都美到不行,又都很自主的女性,是怎樣的好運氣啊!卻又很少有男主角能如他一般誠實剖析自己的黑暗與卑懦。「假如我不拍照,我只能成為迷失的靈魂。照片讓我認同自己是個人。」

其實閱讀過程中我有時候會跳著讀,當我沒辦法忍受這些戰爭的殘酷之際,只好來點風花雪月,雖然他在處理感情上是有點弱,但沒那種傷口,那種殘暴,沒有面對生死交關…還是簡單一歇。

攝影的天分讓他一戰成名。他沒受過任何攝影訓練,卻能憑著驚人天賦,在鏡頭中透視事物的本質,把戰地拍成哥雅畫作,把天空拍成華格納歌劇。他首次採訪戰地就獲得全球攝影記者的最高獎項「世界新聞攝影獎」。他在戰場上嘗到驕傲的滋味,他也幾乎是為戰地而生,一如蘇珊.桑塔格所說:「在新聞攝影的此一重要傳統中,論廣度、率直、逼近觀察、令人無法忘懷的程度,都無人能夠凌駕唐.麥卡林那些足為典範的、令人胃部抽搐的作品。」但,「若你必須拍攝的畫面,正是你最想阻止的事件,你如何自處?」
  
他被關入烏干達阿敏的死亡監獄、被AK-47擊中胸前、被英國及越南封鎖。戰火不曾擊倒他,軍方的格殺令阻止不了他,唯有良知令他放下了相機。「我們全都受天真的信念之害,以為只需憑著正直,便能理直氣壯地站在任何地方。但倘若你是站在垂死者面前,你需要更多理由。假若你幫不上忙,你便不該在那裡。」
  

在麥卡林這本自傳中,我們看到過去五十年全球最耀眼的一批作家、攝影師,這些人在全球最動盪的地方升起、殞落,誰能夠預測這樣的升起、殞落?誰能夠知道為什麼是他不是你?他們見證既黑暗又讓人無比渴望光明的歷史,更看到人類的行為如何不合理,而戰地記者又如何在拍攝這些不合理中,發現自己生命的不合理。

檳城小旅行,喬治市吃吃喝喝

  
我看每個人都遊記真的跟去台南很像,但我這個台南人就一直沒做過這樣的一路吃的事情,換個地方也無法讓我這樣做,就是個只能三餐+上午茶+下午茶,而且一個人戰鬥力更弱,天氣太熱根本就沒辦法吃下些什麼,夜市成排的攤位,更是讓我眼花撩亂,每每就是一個麵、一杯果汁,也許在外帶個小點心,所以人家來檳城的吃吃喝喝大概都多我個三倍吧!
  
第一晚就沒離開仰光街,旁邊就吃個魚肉米粉,喝個檸檬汁。我所謂的習慣的早餐類型該是多春茶室這樣的類型,有一天因為去處理更改訂房的問題,我後來竟然錯過了早餐,直接在買船票前去吃了民宿推薦的魯麵,搭船前竟然沒有個咖啡廳,後來找到一家印度攤販,吃了類咖哩餃的東西,當然配的就是印度奶茶。有趣的是那所謂的Roti竟然還是烤土司,還好我因為不想等直接吃了印度炸物,但有合我的口味,甚至還外帶上船當點心呢!另一天早餐就在民宿先吃了一片吐司,接著跟Franck出門倒是常去吃了雲吞麵,咖哩麵,喝了薏仁水。最後一天早餐當然就在東方酒店享受了,很棒的環境,美麗的景緻,加上不出錯的餐點。
  
原本我也有想要好好把那些名單的美食至少每一種吃一遍,只是那些美食清單的地方基本上都沒冷氣,在那天參觀完張弼士大宅後,我直接進到咖啡館,本來只是打算歇個涼,先喝杯啤酒的,但看著外面炙熱的太陽,想想我還是吃的簡餐便飯吧!餐其實還可以,環境也很好,服務生都很親切,整個檳城基本上就是個令人感到安心的環境,後來才知道這裡也有經營民宿,下次回去倒也可以考慮住在這裡。
  
晚餐時候因為要等夜市開張,先去汕頭夜市,時間還早先來個甜湯,之後吃個炒粿條,然後買個雞腳回去啃。之後因為住宿的地點換到牛干冬街,我就在這個夜市消磨兩個晚餐。在這裡吃飯你就大聲用中文點菜啦!若你對你的台語有自信,大聲用台語喊出,那些老人家會更喜歡你的,他絕對不會忘記妳的點單。
  
我一個人吃不了什麼東西,就是在那裡跟攤販聊天甚至調解一下糾紛。那天因為在民宿跟人家聊天晚一點才出去,夜市的人比較多,我去吃魚丸湯,老個伯伯因為應付不了太多客人而有口角,我就開口說我的不急,又慢慢跟那位很急的伯伯說話,說這樣會讓其他客人嚇到,後來當地人明明就是來買魚丸麵的也開始幫忙處理其他客人的點單,自己要買的外帶還放在後面順序,有種大家互相幫忙的良性互動。那位耳背的伯伯後來來收桌子時還跟我說謝謝。
  
這裡用餐很有趣,反正就是看到桌子就可以坐下,你自己去點餐,他們反正就會幫你端過來,然後端一樣付一樣的錢,銀貨兩訖的概念,若你點了3家不同的東西,它們都會端到你的面前,就是把各自的錢付給他們就是了。只是在市場的區域通常桌椅都屬於涼飲店的,所以基本上都該點個涼水類的,尤其是多人分食時。那天我跟Franck因為就點一份雲吞麵,那小姐就提醒我等會要點一份飲料,雖然我手上還有一袋椰子水,但還是點了一杯薏仁水,就覺得該也是適合夏天飲用的飲料吧!

也是了煎蕊、紅豆冰,到景貴街上那長長的人龍,我先在對面小攤吃了紅豆冰,後來請個外國人幫我們買一杯煎蕊咖啡,很有趣的組合。不過我不是涼水掛,大部分時間還是喝水,尤其第二天以後我喉嚨怪怪的,盡量就是不喝冰冷的,那就是嘗嘗味道而已。
  
檳城潮州人為大宗,客家人移民家庭後來也幾乎都會說福建話,畢竟這是檳城的主流語言。難得一次出國台語說得比英語還多的,後來跟外國遊客在分享食物時,我會整個忘記這些食物的英文稱呼到底是什麼,因為這一路上我全然不用知道啊!那整個對話就有忽然間卡住的小尷尬。


然後我發現我的食物相片非常空洞,更嚴重地是任何伴手禮都沒帶,這絕對不是去檳城旅遊的狀態吧!期待之後姊妹們一起再回來,一群人才能夠吃吃喝喝吧!這次就當作我去弄清楚東西南北方位就好了!

Tuesday, May 17, 2016

檳城小旅行,喬治市亂走

   
原本我還想根據地圖,過點觀光客一般不浪費行徑的尋找景點,後來發現自己一會覺得太熱,想說先來找間咖啡店窩一下;一會又被路邊的人事物吸引住,然後不自主地就轉了彎。另外就是我討厭手上拿著地圖,但一時半刻間又很難全部背起來,另外那些景點的資料也是要上飛機前才開始看,腦袋就這樣依稀記得。才走了一會就決定拋開這一切,反正市區就這樣大,我有5天可以慢慢走,怎樣也繞上個幾圈。
   
就這樣先找早餐地點,吃飽隨便轉彎後看到哪個點就是個開始,那一堆中華會館、回教清真寺反正喜歡就看看,也不想管那些清真寺名字,就簡單享受城市漫步的感覺。所以我就一直在中華會館、清真寺、教堂間交錯,然後補個博物館、一些英國殖民時期的大建築,中間歇息吃個東西,歇歇腳;喝個咖啡,進冷氣房除些暑氣。
  
不知不覺也就走到海墘,那就繼續姓氏橋走走,跳過陳、王、林,直接來到周氏橋,實在是太曬了,我需要遮蔭,另外就是水喝完了,急需補給,這裡店家最多,趕緊買了水,跟店主人聊聊天,另一個愛台灣的馬來人,來過台灣許多次,就愛看台灣的媽祖廟。
  
姓氏橋 ——檳城喬治市 (George Town) 當地最早的華人水上村落。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漢末,但真正開始密集起來其實也不過 200 多年的歷史。當中國華人 (多為中國閩粤沿海的一些貧困農民) 下南洋 (分散東南亞各地),有部份到檳城定居,由於檳城靠近海,除了經商/ 貿易,很多選擇了重拾舊業 —— 以海 (漁業) 為生。後來陸續有不少華人南下,融入原來開拓區的群體,加上大部份都來自同鄉且同姓,為了能相幫互濟,便携手在港口搭起橋板并在上面建造房子,構成 —— 姓林橋,姓周橋,姓王橋,姓陳橋,姓李橋,姓楊橋,姓郭橋,和少數不同姓氏的雜姓橋,随着人數日益增长便形成一座座獨特的水上村落。
  
原有的八座姓氏橋因老化和遭受海水腐蝕損壞,不得已被拆除,目前僅剩下六座了。而今姓氏橋更全數被列入世界遺産,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能得以更好的保存,不至於因發展而遭拆毁。自姓氏橋被列入世界遺産後,每天都吸引不少游客前往,造就了謀生的機會,才得以讓部份年輕人留守此地。
  

走在其中還是感覺悶熱,一直到最後的廟前才真正吹到海風,根本想在這裡打個盹。後來跟阿婆聊天,好吧!我在海外用福建話跟人家聊天,該也是難得的經驗吧!而住這附近的女孩拍婚紗了,選在她從小生長的地方拍照,也很有代表意義。後來又帶了法國人來這一趟,雖然她是越南裔不懂華人的歷史,但看看檳城最大族群進來這城鎮的地區,也算是認識檳城的一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