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2, 2021

游牧人生 Nomadland

原本每年這個時節每周看2-3部電影是常態,但2020開始到現在,即使在台灣我們還有電影院開放,但心情上卻是很不同,況且好多電影根本就沒有排定院線上映了。讓今年的奧斯卡不僅延後頒獎日期,原本以為的日常就是整個改變了。

依稀記得當初閱讀這本書的感覺和電影傳達的不太一樣。該是2008年金融風暴衝擊後工廠紛紛關閉,發展出以車為家的新型態社群。那裏頭有許多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妥協之處。但顯然導演想要傳達的又是不同的理念,正如趙婷自己說的:『「雖然大半本書都在告訴你現實,但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理想。」這是我一年前讀完潔西卡.布魯德(Jessica Bruder)原著所寫的最後一句感言。』所以看起來好像是山窮水盡之不得不的選擇,但好像也不能說不是開展另一道自由之門,沒那樣多的羈絆和框架。 一個轉念帶出一個不太一樣的”游牧人生”。

背景是2011年經濟大恐慌後美國石膏公司在內華達州帝國鎮的工廠關閉了,芬恩和丈夫都失業了,而她老公也在這之後因病過世,多年來他們一起生活的小鎮、那以為的根好像就此失落。他隨著季節到處打零工,電商生產線、商場裡的小吃店、農場到營地管理員。生活裡好像存在許多的不安全感、面對突來的花費好像就可以讓你的生活打入谷底。但電影裡呈現的還是有支援體系的,無論是游牧族群抑或是自己的親友,在你面對大小狀況時有人可以求救。也正如他總是說他不是homeless,只是Houseless。這一段又在打破體制內那樣評斷標準,以為遵循所有的標準才是正道,但人沒有完全相同的,時代也隨時變化,接受各種差異性就跟你自己選擇生活一樣,各自有不同的風險要面對,不過就是對自己人生負責任。

不過當然要擁有這樣的遊牧人生,在台灣有比較大的困難。畢竟你要打零工這檔事,其實台灣也沒有那麼友善,停車問題、衍生花費是否會讓你變成又固定在一處,自由又變成另一種奢求?

我覺得最讓我驚訝地是芬恩對他選擇這樣Nomad生活的初衷。那是一段療傷過程,既然最愛都不在,似乎那裏都可以是家,而不是非得限制自己在哪裡。也許走過這段療癒過程,他可能有不同的選擇,那又如何呢?只要你有能力面對自己所做的選擇負責。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