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08, 2025

台東小旅行,路得行旅台東2館


 某一年的台東旅行發現這個青年旅館,對於經常一個人旅行的我,可以有單人友善的旅館特別有感覺,而且不需要因為不想負擔那樣多的住宿費用就勉強自己選擇背包客棧share房間,可以自己一個人在小小的天地自由放心地睡覺,我覺得是旅行時很重要的事。


先前住宿過廣東路的一館,這次就想說那來看看2館的樣貌。我覺得比較好的地方是隔音比較好。這次我入住單人房,就是鄰近馬路,而且是算熱鬧的中山路,但不會覺得很吵影響到睡眠,也沒特別被外面OR鄰居打擾到。而她的早餐券不只是早餐券,合作店家範圍更加廣泛,無論是中央市場裡的關山豆漿店到許多早午餐咖啡店,甚至是伴手禮,讓我們因為這些合作店家也認識更多台東市的店家,我個人覺得這是很棒的”共好”合作。

兩間旅館的共享廚房真的都很棒,但必須說1館因為在一樓,我個人在外帶小吃時是比較會在那邊用餐的,因為2館的是在地下室。2館一樓是cafe,整體上空間會覺得比較擁擠,我也就比較不喜歡在一樓停留。但我必須說這裡不打烊的圖書館真的很驚艷,我覺得下一次來我該會至少有半天時間在這裡看書發。呆,這整個氣氛真的太好了。


這次入住單人房,3.2坪的空間真的算小,但我也沒什麼行李,好像也覺得太狹窄,最大不習慣是燈光太暗了,讓有習慣在睡前看看書的我在那裡尋找光源,有點小煩。

整體上我是蠻喜歡這環境的,下一次若是台東市區的行程,他該會是我的選擇


Sunday, April 06, 2025

台東小旅行,縱谷線漫遊

 13:30發車,車子很早就在月台等候,一路到台東火車站才有其他人上車,感覺有香港遊客,不過一整台車也在10人以下,感覺完全不敷成本吧!

第一個點就是「卑南遺址公園」。這裡停留約40分鐘,因為先前也沒有閱讀太多資料,好像就是走走看看,不過這真的是很舒服散步發呆的好去處,那片綠地就讓人很舒服,不同於太平洋藍的發呆舒適感,但還是很舒服。


這是一個集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及自然景觀的公園。遊客可在遊客服務中心獲得遺址公園相關資訊,在展示廳認識卑南遺址與史前卑南文化,亦可至考古現場、月形石柱親眼觀看遺址與遺跡,幸運的話還可見到考古發掘作業。戶外則重建了原比例的史前家屋、卑南族少年會所、原住民家屋區,並可至東西兩側瞭望臺遠眺四周環境。


繼續停留在鹿野高台,停留30分鐘,而且上山途中開始下起雨,雖然不是很大的雨,但整片霧濛濛地沒有任何展望可言。只能進去特產店上個洗手間,看看這裡的特產,發現這裡的乖乖有好多的口味,後來在台東車站也還發現新的口味,只是我還是沒有嘗試啦!

下一站停遊客中心,這裡說真的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停留30分鐘?除非就是安排一場影片介紹這區域,我因為碰到一位義工跟我介紹這區域的景點,也認識一些地質文化,才不會覺得這30分鐘無聊、浪費了。


最後回到鹿野神社這裡。很小的一個景點,不過附近的百年苦楝樹真的好美,而這時剛好是開花季節,就很高興自己可以碰到這樣的美景。

進來鹿野發現自己很久沒有回來這地方了,下一次真的該花一些時間來龍田社區走走。

然後就回程了,可以在車子上小歇一下,然後回旅館拿鑰匙,先將行李放進房間,就可以出去覓食了。


Saturday, April 05, 2025

沒有媽媽的超市 Crying in H Mart: A Memoir


 沒有媽媽的超市(2025紀念星空版)Crying in H Mart: A Memoir

作者: 蜜雪兒‧桑娜  

原文作者: Michelle Zauner

譯者: 韓絜光

繪者: 洪愛珠

出版社:二十張出版  

出版日期:2025/02/05

語言:繁體中文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心裡是覺得安慰的。媽媽離開至今到今天剛好滿一年,去年的今天早上護理之家護理師來電需要送媽媽急診,因為剛發現媽媽喘不過氣,先急救後血氣有恢復但還是得送急診,而不久之後急診室就來電詢問是否要氣切,因為氧量濃度過低。雖然大家都有共識在最後時候不讓他們做過多的醫療,但一時半刻好像也沒準備這一天就臨時到來,跟哥哥姐姐再次確認後,當然也通知他們該回來,我就去急診室簽”放棄急救書” ,之後就是安寧治療,而在醫院不到12小時,媽媽就離開了。雖然生命最後的10多年因為失智症而辛苦,但至少沒有因為疾病折磨受不了的痛苦著。所以在閱讀過程中看到作者最後的陪病階段,那種什麼東西都吃不下去,身體虛弱到完全無法移動,好像任何止痛劑都無法舒緩身體的痛苦…我的經驗真的不算太折磨,我心裡頭也自己以為對媽媽也不算太痛苦的離去吧!

當然作者本身面對媽媽離開有更深的感觸,所有事情在短時間內發生,疾病來得快又急,好像好不容易從青少年階段邁入成人逐漸跟媽媽達成和解,美韓文化的交錯自己的認同總有一些掙扎,因為對韓語的不熟悉,有一種不夠懂母親,尤其在臨終陪伴時候,自己就是抓不到那種可以撫慰媽媽的味道,不斷懊悔自己怎麼沒有把握時間去學習更多,可以跟媽媽多一些聯繫啊!

食物在家庭裡就是很重要的聯繫,他們在美國生活,生活裡很大一部分都是美國文化的東西,但母親每天為家庭成員準備食物,那裡滿滿的韓國文化在其中。所以我們看到作者在他母親逝世之後,上網自學烹煮韓國料理。香濃溫暖的大醬湯、平淡卻開胃的松子粥、酸得恰到好處的泡菜……她從一道又一道菜色中發掘出每一段被她遺忘在心底的記憶,重新思索與母親共有的文化傳承。我想這個書寫過程也是她的療癒過程,緩緩道出自己的人生故事,她對自我的思索告訴我們,生命中的一切都是養分,而只有你自己,才能定義自己的模樣,而這之後只有自己去面對自己的人生,定義自己的人生了。

 「關於我的一切,她全都瞭如指掌。我出生的時間,我未曾萌芽的夢想,我讀的第一本書。每一個性格的形成,每一個小病痛和每一個小成就。她一直細細觀察我,基於無人能比的興趣……所有沒被記錄下來的事,已隨她一起死去。現在,輪到我來了解自己了。」──蜜雪兒・桑娜


Friday, April 04, 2025

台東小旅行,前言


看到行事曆今年春假四天,我又不喜歡在長假期間和大家人擠人,好像周一晚上上完兩節家教學生的數學課後,我就可以去台東走走,就是想去”江賢二藝術園區”散散步。就先去訂了火車票,然後找間住宿,其他的就可以到時候看著辦吧!


當然原本想說去金崙混個下午,但訂的火車票沒有停留金崙,我也懶得換火車,OR又得從台東到金崙,這次就跳過金崙。牛肉麵、麵包、金崙溫泉、看海就下一次囉!


之後查”江賢二藝術園區”週二休園,所以只能周三上午去拜訪,然後看是否有時間在海岸線停留,享受一下太平洋藍的美麗。也因為這樣,我想第一天也許就是在台東市附近晃晃,也許泡泡咖啡館,也許就是散散步、享受一些小點心…

出發前發現台灣好行縱谷線有下半天的行程,而且當天抵達台東時天氣也很不好,我就決定不租車,就是搭公車。所以抵達台東就先搭公車進市區,來到當晚投宿的旅館,check in整理一下行李,就出去走走,找到市區的方向感。



來個晚一點的早午餐,反正縱谷線發車時間是13:30,我很悠哉地吃一餐,還可以看一點書。這次選擇”柴米”,當地蔬菜確實很不錯,麵包和抹醬我也很喜歡,相對之下主菜我覺得就還好而已,算是很舒服的環境,也不顯吵雜,可以好好吃飯的一個好地方。


然後還有一點時間,決定上去走走鯉魚山。從第一次到台東,30多年來我到底來台東多少次了?我第一次去走鯉魚山,雖然天氣沒有很好,但我覺得還是個舒服走走路的地方,也不會讓自己很累。下一次我再來把所有的展望點都走一遍吧!

來買瓶水然後準備體驗一下郵輪式公車探索縱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