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涼的獨白書寫《寒食帖》
作者:蔣 勳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10年07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131664
裝訂:平裝
這就是看到書名完全沒想其他就直接按下購買鍵的書,就只是因為我喜歡蘇東坡,雖然我並不是那樣看得懂書法這藝術,但就覺得該去了解一下這「天下第三行書」的魅力所在。
這真跡已經很少展出了,上次還是故宮大觀:北宋書畫特展才第一次有機會看到這寒食帖的原貌,畢竟這在故宮珍寶裡也是排行前幾名的,實在禁不起任何的損傷的可能性發生。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子點去),病起鬚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雨點去)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空庖煮寒菜,破 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對於天才你不得不讚嘆,蘇軾該就是個全面的天才,無論是詞、書、畫都有很大的成就,蘇氏一門三傑,也一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只是我們看他的生平,也知道他在為官之路一路波折,歷史上也少有這樣的歷程的啦!還可以一路來到偏遠的海南島。但是生命就是這樣淬練出來,才可以看到更大的光亮,而他也在不斷挫敗中,孕育出他獨特的人生觀。
《寒食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那是蘇軾在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寫下,表達了他的人生之歎。詩意蒼涼,表達了蘇軾惆悵孤獨的心情。而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之中,力道、轉折、連字等表現,都反映了他的心情。
<寒食帖>是中國宋朝蘇軾的墨寶,高34.2公分,寬199.5公分。此帖以行草寫成,旁邊還有黃庭堅作跋。目前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
導讀者蔣勳老師認為《寒食帖》不能單一看某一個字,整個篇章,一起看布局,才感受得到交響曲樂章龐大壯闊的配置,感受到創作者行走於文學與書法之間驚人豐富的魅力。蘇東坡嘲笑自己的書法是「石壓蝦蟆體」,而一般他的字會被解讀成「豪放」。書法看過、詩作也不陌生,但我卻是在這本導覽書裡,又被啟發可以這樣看書法,原來有時覺得為什麼字體大小不定,某些字彙牽連起來,要段不斷的,也在於心裡的糾纏,才說看著那些字,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寒食帖》最後一句「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蔣老師把這幾個字,形容成像詩人的表情,愁鬱、荒涼、困頓,像最頑強的生命,像冬寒禿枝,看似頹敗,卻在內心蘊含隱匿發枝發葉的生命力。
走過多少生死大難,看過自己的狼狽邋遢、看過自己在死亡凌辱前的恐懼顫怖,原來生命如此軟弱卑微,領悟了在醜陋、邋遢、難堪中也要苟活的卑微。生命裡另一個修行,修掉知識份子的傲氣和潔癖,修行掉別人非知道自己不可的驕慢與自大,那是一種生命本質的修行,而我們在詩 & 書裡都看到這樣的痕跡。
當然這書作也經歷了各種的劫難,在書作上重疊著許多時代的記憶:上面留下了黃庭堅、董其昌、乾隆、納蘭容若等人的墨跡與印章,而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來到日本,經過關東大地震東京大火,《寒食帖》也留下痕跡,不過也幸運搶救出來,不然我們今天也看不到這份真跡了。
從《寒食帖》,可以了解蘇東坡如何在自我調侃、自我嘲笑?完成一種毀譽之外的豁達。豁達指的是生命本質的了悟,了悟之後,下筆為文學,下筆為書法,生命淬煉後的痕跡。
2 comments:
生命的淬練來自苦難,誠不欺也.
To:Birgit
是啊!再同意不過了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