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議會廳,我們來到遺址的中心位置,司機在印度教濕婆廟(Shiva Temple)前放我們下來,告訴我說就這樣一路參觀過去,他們會在聖台區那裡的停車場等我們。
印度教濕婆廟(Shiva Temple)看起來好像還沒重組完成,我們就這樣繞行一圈,卻沒去注意到這廟宇最有名的巨大的石雕陽具,不過當年在尼泊爾的印度廟確實看到不少這樣的石雕。
繼續進入聖台區(Sacred Quadrangle)是古城遺址重要的中心位置,素有「斯里蘭卡小吳哥窟」之稱,是一塊約一百平方公尺隆起的平地。一進到這區域我就愛上這地方,真的是好漂亮,天空也很美,那時的太陽光配上這一大片遺跡,根本不忍離開,後來我們的好朋友在停車場等了好久,想說這幾個人是怎樣不見了嗎?還特別上來看看尋找我們呢!
整個聖台區就是皇族膜拜、祈禱、禪修、冥想之所在地。括一座冥想廳Thuparamaya佛殿、Vatadage、舊佛牙寺Hetadage & Atadage、石書(Gal Potha)及七層塔(Sathmahal Pasada)。
在這裡有很多保存良好的moon stone,甚至我覺得Annuradhapura那塊所謂的最美的還美。不過細細看可以發現,輪迴的動物少了「牛」,根據史學家的研究,Polonnaruwa皇朝時期,佛教與印度教是共存、共通的,國王的后妃也有諸多是印度教徒,為表對印度教聖牛的尊重,不被踩在腳底而予以刪除,形成特殊的Polonnaruwa月石。
冥想廳(Thuparamaya)佛殿保存最為完好,佛殿於1055至1110年由波羅迦羅摩巴忽大帝興建,牆身厚達七英尺,殿內留有八尊以花崗岩石雕刻的佛像,可是啊!那時候的我還不想脫鞋子,而且我為了替團友們買水,就直接跳過這個地方,拿水給他喝的時候,他們說這是喝過最好喝的水啦!
瓦他達格佛塔Vatadage是波羅那魯瓦最早發現的古蹟,當然也是這區域最受矚目的建築。直徑18公尺的覆缽圓型建築和部分塔基已損壞,只餘最下層不完整的外牆和石柱,高聳的圓圍牆中央建築圍繞著中心佛塔,很特別的是佛塔四方各有一尊坐佛,其中一尊已經毀損,剩餘的白玉石坐佛,安坐在塔前基石上,保持完整,形象莊嚴。
較早建立的小佛塔阿塔達格(Atadage),是波羅那魯瓦第一座供奉佛牙的寺廟,是波羅迦羅摩巴忽大帝於11世紀所建的,「Ata」的意思是八, 一般相信這座小佛塔是八天蓋好的。也有意謂「八件遺骸之屋」。現今主建築體只剩54根花崗石柱,石柱上碑文有些是入侵的印度塔米爾人(Tamil)所刻的,寺廟的後方還留有一座三公尺高的佛像。
Hetadage佛牙寺,當年由波羅迦羅摩巴忽大帝興建,尼散迦摩羅王(Nissankamalla)重修,內尚保留部分殘 破雕像。「Hetadage」這個字具有兩種意思:「heta」是六十,「da」是一天的意思,所以說這座廟是六十天蓋起來的,另一種意義是佛塔裡供奉了 佛陀六十件遺物。
七層塔(Sathmahal Pasada),是柬埔寨風格、逐步減小、像階梯狀金字塔的七層樓塔,可以看到每一層的四面凹處皆設有壁龕及佛雕像,極像中國寺院的七級浮圖。在斯國不常見,可能只有波羅那露瓦才有,學者目前也不知道它的來源。不過那時我們已經出動好朋友前來尋找我們了,也沒認真細看這個建築了。
Gal Potha石書,長27尺、寬4尺、厚2.2尺,是12世紀時由Nissankamalla王所建造,石塊雕刻成與棕櫚葉手稿相似的形狀。聽說碑文的內容描述:石塊是從數百公里遠的聖山Mihintale運過來的,Nissankamalla王的成就和德行。石柱兩旁刻有兩隻噴水的大象環繞著幸運女神(Goddess Gajalakshmi)。
天色已漸暗,好朋友跟我說還有另一個點要看,所以我們得加緊腳步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