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很害怕太多飲酒的電影,該說我對於飲酒過度可能產生的問題有些恐懼,總有太多因為飲酒過度、酒精上癮衍生的人生悲劇,無論是自己事業問題、家庭破滅、車禍(甚至死亡)…再再都讓我很不忍觀看(面對)這些悲劇。所以在電影開始他們要進行這樣的實驗,我甚至恐慌到得先再打開手機尋找電影內容介紹,沒有我想像中那樣大的悲劇產生(雖然還是有),讓我有勇氣看完這整部電影。
該是文化的不同,才可以有這樣的電影產生。正如身兼編導的湯瑪斯凡提柏格看準了丹麥人嗜酒如命的天性,想以酒為引,既歌頌酒的美妙,也迫使觀者直視殘酷而沉鬱的生活原貌,也藉由酒精的催化直視殘酷而沉鬱的生活原貌,據實呈現出了丹麥中產階級的忸怩作態。
電影的主角是面臨中年危機的高中老師馬汀,無論在工作或家庭都遇上瓶頸顯得有氣無力,只有與哥們喝上幾杯,才能稍加振作。他們偶然得知一項理論,主張人類體內本來就該存在微量酒精,若能適時買醉,必能恢復元氣、活力加倍,甚至更能敞開心胸、提高創造力。這群大叔於是受到鼓舞,決定展開一場「酒精研究計畫」,效仿邱吉爾、師法海明威,每日喝了再上。微醺的馬汀宛如迎來重生,酒精不僅讓他徹底擺脫以往的壓抑沉悶,說話變得風趣倜儻,就連學生的成績也為之帶動,哥們之間更是各個精氣神煥發、衝勁十足。但這項禁忌的實驗,終究還是解套不了現實生活的問題,逐漸走向失控的境界……。
酒精也許在你偶爾的緊張焦慮中紓解,但終究不是解決之道。他們以為酒精帶給他們自信以及魅力,但那還是表面上解決了問題,深埋其中的問題是自己對自己生活少了熱情,無論是面對工作、家庭,瞬間也許讓自己變得比較熱情,但他們還是原來的那個人,只不過是讓他們面對那個被藏起來的自己而已。
原本他們喝酒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一清醒反而痛苦了,因為沒有真正想方設法去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卻試圖用加強的酒精麻醉自己,以為少了感覺就可以帶來自由,帶來改變,卻讓自己身陷酒精上癮之中。直到完全失控…
面對自己生活上的問題,如馬汀想要更有愛的婚姻,就得自己先去表達愛;彼得想要有個穩定的關係得自己先投入;Nikolaj面對孩子介入夫妻生活的情感干擾,也得跟妻子好好溝通。全然沒有捷徑,妄想醉後一覺醒來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