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史懷哲 Albert Schweitzer
譯者 / 傅士哲譯
出版社 / 誠品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 2012/03/09
商品語言 / 中文/繁體
裝訂 / 精裝
會想閱讀這本書該就是對史懷哲這個人的興趣。就只知道它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個奉獻給非洲的人,同時在音樂、哲學、神學、醫學、四種不同領域都有卓越成就和創意的表現,當然別人眼中看到生命順遂地時候,他又選擇了醫學,花了七年時間取得醫學博士,只因為這樣對非洲那片土地的人民可以有更大的幫助,雖然我不信神,但面對這樣願意將自己所有才能貢獻給神、貢獻給人類,那種積極又徹底實踐了無私無我的最高境界的人道精神的人,確實值得我們去理解。
生命是什麼?什麼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1952年因對非洲的貢獻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史懷哲博士,這樣告訴記者:「有工作可做,有對象可愛,有希望可想。」
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史懷哲夫婦曾因德國人的身份而被拘禁,也被關過法國俘虜營,因此感染赤痢和日晒症,夫婦倆飽受病痛的折磨,也經常面臨饑荒和資金短缺。三十五年間,史懷哲前後進出非洲十三次多是為了非洲醫院募款籌辦演奏會。除了開演奏會,他也設計、改造、挽救毀壞的管風琴,將所得用來蓋非洲蘭巴倫納的醫 院,不斷擴充設備,重建醫院,以便照顧更多的病人。他的熱情終於引起主教和世界各國愛心人士的迴響。
本書出版於1933年,開宗明義便說那是個「人性精神已然殞落」的時代,因為無論是科學、科技或權力,全都逸離了倫理的標準。於是史懷哲執著地討論原始基督教的精神與歷史上的耶穌;對巴哈的熱愛(聲音的詩人與畫家);對重建老教堂管風琴的期望。然而對我這個不信基督、對音樂也沒多少研究、但對於他那份對所有生命的尊重,所有引發的行為,那份無私,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值得我們感佩。
生命確實可以有各種不同的過法,哪種才叫做幸福,唯有詢問自己的心,才能給你自己一個答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