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這週看完今年奧斯卡五部入圍最佳影片的最後上映的電影了,今年五部片子都有各自美麗的點,不過我心目中的最佳影片該還是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
在看這電影之前,還是看完原著小說了,對於文字呈現的那份百轉千迴的心情,讓我更加期待這電影。看完電影,文字跟影像各有他的優劣點,當然喜愛文字多一點的我,免不了私心給小說高一點點的評價,但演員那些眼神、舉手投足之間的展現,他們卻也給我一個在閱讀之際沒有感受到的部份呢!
在1958年二次大戰的德國,一天下午,15歲的少年Michael Berg放學路上在街上病倒,被美麗的女子漢娜救起,當病癒之後他決定親自去跟漢娜道謝,但是這樣的會悟牽起了兩個人一輩子難以切斷的糾葛情緣。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段差距很大的戀情,15歲麥可與36歲漢娜,快又急的愛戀關係。有一天漢娜開始要求麥可為她朗讀一本又一本的書,而她享受這樣的朗讀時光。但是有一天漢娜卻突然不告而別,為這段夏日戀情劃下一個短暫的句點。
多年後,麥可成為法律系學生,當他跟隨著教授到納粹戰犯的法庭旁聽時,卻赫然發現被告竟然就是許久不見得漢娜,在抽絲剝繭的審判中逐漸將漢娜的過去呈現在麥可的眼前,她在納粹黨衛軍單位,淪為替政府執行猶太人滅族計畫的打手。她不明白自己罪行惡大,她不明白服從政府/權勢的指示有什麼不對,她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罷了啊。
漢娜不識字,所以她在和麥可交往階段要麥可為她朗讀,但她卻羞於承認這個事實。因為這個原因,當初她離開了西門子的工作加入黨衛軍的工作;因為害怕承認自己是文盲,在公車系統要將她升任為辦公室人員時,她選擇離開;在法庭上要驗證筆跡之際,她選擇承認一切都是她的錯;因為這樣的一個障礙,她一人挑起當初三百位猶太人在教堂內遭大火燒死的慘案,她被判了終身監禁。
麥可知道漢娜的秘密,卻沒有出面替她辯解與澄清,那份罪惡感一直充滿他的生活裡。在漢娜入獄多年後,麥可開始錄下一捲又一捲的錄音帶,再陪獄中的漢娜一程。而麥可為她朗讀的聲音,開啟了漢娜心中另一扇窗,她跟著卡帶裡的聲音,逐字學習,甚至開始給麥可寫信。麥可為漢娜朗讀,讓漢娜有所期待,而她終於下定決心學習,寄出那她重複練習後比較整齊字的短信,她是那樣期待麥可知道她會讀寫後,可以寫信給她,懷著無比的希望等到麥可第一次來探監,總以為那會是她義無反顧的守候,但等到的不是個溫暖的擁抱,卻是個不帶感情的安排她假釋出獄後的生活,生存懷抱的夢 & 希望,在此徹底破滅!於是她選擇在麥可到監獄接她假釋出獄那天,踩在那些曾經是這麼熟識的書本上自盡,向世界告別。
為愛朗讀聲音,曾經是他們倆救贖的方式,但麥可的不勇敢,讓他生命裡的負荷再加上一筆,而且這次漢娜已逝,他在和那教堂事件倖存者會面第一次承認自己跟漢娜的夏日戀情。而他終於下定決心敞開心房,對著自己唯一的女兒,娓娓道出自己和漢娜的戀曲。希望麥可可以在此之後,放下心裡的負荷,有個全新的人生啊!
看著麥可的人生,因為不能面對,讓自己三、四十年來無法讓人進入他的心,根本沒有能力愛人。15歲時禁忌的愛,他無法說出口,所以他不敢去面對漢娜,不敢在法庭上為漢娜辯解。他以為開始另一段關係就可以回到軌道,殊不知沒有真正釋放自己的心,在所有的情感關係裡他都是個疏離者,永遠和另一半保持一段距離。而在他再度為漢娜朗讀之際,他還是害怕這樣禁忌的愛,他以為他可以保持距離擁有跟漢娜的情,卻讓漢娜選擇離去,結束這一切。
會讓人這樣感傷的就是明明有愛,卻讓一切溜走!那份愛的悵然,讓看電影的我們淚流不已啊!
電影、小說有其不同的魅力。在點菜時,漢娜顫抖地拿著菜單,看著那群小朋友嘻鬧地閱讀菜單,她那份驚恐,那是我在看小說時感受不到的。另外她聽到那卡式錄音機第一個聲音,那份驚喜、重新被擁抱的感覺,也比書裡精采。不過文字畢竟還是有比較大的想像空間,對那種百轉千迴的心境描寫會比較詳盡。電影、小說都值得一看,但還是一般原則,先看電影,再看書。準備這週重新再看一次這書。
作者 / SCHLINK, BERNHARD
出版社 / VINTAGE INTERNATIONAL
出版日期 / 2008/12/30
商品語言 / 英文
裝訂 / 平裝
ISBN 13 /9780307473462
Sunday, March 29, 2009
Friday, March 27, 2009
小團圓
小團圓
作者:張愛玲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24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3325208
裝訂:平裝
我到目前為止都還不是個“’ 張迷”,腦袋繞了一遍,我根本沒看完過他的任何一本書,也不是不欣賞她的文采,就覺得她的作品可以過幾年再來慢慢品味吧!這受爭議的一本書,一本聽說遺囑說要銷毀的作品,在她過世後出版的書,卻是我閱讀張愛玲的第一本書,也許就是一個緣份吧!
幾年前閱讀“她從海上來”,加上每每在改編張愛玲作品之際,總有些套論張氏文學、張氏生平,更不能免的是張氏愛情。多多少少累積中有些基本概念,對張愛玲這個人。大家都說這書是張愛玲的自傳小說,感覺上也是。一九七六年完成的作品,卻一直沒有出版,甚至說要銷毀的作品,在寫就這書的時刻,作者是怎樣的心情呢?有人說是在回應胡蘭成的『今生今世』。我想更簡單一些,純粹去閱讀張愛玲,該是對她作品的尊重吧!
沒有看完過他其他作品,我不知道這作品跟之前出版的張愛玲有哪些差異,對於所謂的『張氏文學』我其實也沒多大概念。剛開始有點不太習慣,故事裡人物的名字似乎都是英文名字的譯音,平常看中文創作,你會很習慣中文的名字,但這故事裡的名字看起來就是不順,而這其實也是他當時生活環境的狀況,看了幾頁後也就習慣了。我真的就當做看一個故事,至於文字的美、書寫手法、更深的韻味,倒是沒特別的感覺。就因為認識張愛玲這個人,你會覺得這樣的文字,說出來的話,就該是張愛玲這個人的樣子。
沒有認真研究過張愛玲,但這些年來無論是電影改編、or拍攝關於他的戲劇,胡蘭成這個名字總是接著出現。我不知道一輩子這樣跟另一個人綁在一起的感覺是如何,在我看來會覺得很無力吧!沒錯,當初確實是轟轟烈烈的一段,但不就分手了嗎!還好張愛玲是個離群索居的人,大家也知道他不會回應些什麼,明明就是23歲時的情事,卻得跟著自己過到老死,大家就非得去猜測胡蘭成是不是她的最愛?他在胡蘭成心中的份量如何?天啊!這個時候都會慶幸我只是平凡人,沒有人會追著我們的生活跑!
「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迴,
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
--張愛玲
出版社文案裡張愛玲對這書地期盼,太多人想看作者愛情裡的百轉千迴,但我卻想那該是放下,到此為止吧!
Wednesday, March 25, 2009
戰爭畫師 El pintor de batallas
戰爭畫師 El pintor de batallas
作者:阿圖洛.貝雷茲-雷維特
原文作者:Arturo Perez-Reverte
譯者:張雯媛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6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858345
裝訂:平裝
這書是我今年以來看的40本書裡讓我最感動的書,而看完這本書,我決定來把作者所有中文譯本的書打包了,根本不用再猶豫了啊!結果只找到了“法蘭德斯棋盤”,另外那三本書似乎還沒出版。再等等了!
從南方女王認識作者的文字,那很有份量的兩冊厚書,對文字著迷的我,完全無法抵擋很有份量的文字,毒梟、龍舌蘭、美麗女人、逃亡、愛情,認識作者的第一本書也沒讓我失望。之後,今年二月的大仲馬俱樂部更讓我感受到知識的魅力,雖然我們這種對古典文學認識沒那樣深的人,有時候沒能深入感受那種文字運用的精巧,也會有那麼點進入障礙,但那是全然不同於南方女王這書的風格,還是讓我讚歎。來到戰爭畫師,是三本書裡最輕薄的,但那情緒卻是最深沉的。看這書的感覺很奇怪,書中的情感太深厚了,有時handle不了,我會闔上書,但又忍不住想繼續看,即使在第二次閱讀時還是這樣。有點想挑戰看我要讀到第幾次,我才能夠不受書中主角情緒影響啊!
有些臉孔他記得,其他的早已忘了。
瞬間的一眼,快門喀嚓一聲,改變的是誰的命運──
伊柏‧馬克維奇,來到戰地畫師的塔樓,告訴他自己曾是他得獎作品『戰敗的臉孔』裡的主角,戰地畫師詢問馬克維奇為何前來找尋自己?馬克維奇回答:「因為我要殺您。」
他,安德列斯‧法格斯,一個獲獎無數的戰地攝影師,將近三十年的時間,他輾轉尼加拉瓜、安哥拉、伊拉克、巴爾幹半島等地,用鏡頭獵捕屍體和廢墟,記錄死亡和毀壞的線條。她,奧薇朵‧費拉拉,出生貴族世家,曾是極富魅力的模特兒,看盡世間繁華風景,決定隨他穿越戰爭現場,當個遊走於災難的旅人。伊柏‧馬克維奇,克羅埃西亞人,娶塞爾維亞妻子,卻因為國家的『種族淨化』政策,被徵召入伍,在戰敗軍隊撤退之際和他們相遇,一張相片,讓他成為名人,卻也讓自己的妻兒反而淪為塞爾維亞民兵組織洩憤的對象。
士兵和戰地畫師對那影響生命的事件展開對話,似乎也在未生命尋找一個答案。詢問著:人可以變得很冷酷嗎?…我的意思是,對於鏡頭前所發生的一切,目擊者到底在不在乎。在攝影師眼裡在拍攝的瞬間,關切的是焦距、光線,和其他該注意的事情。只有在拿起照相機卻不受眼前景象影響時,才有可能拍出好相片。但接受那事實的存在並非認同事情就該那樣發生。士兵多年來了尋找讓他家破人亡的兇手,他認為攝影師就是個冷酷的人,就這樣按快門、走過,連一個招呼都沒有,一點點同理心都沒有。但我們也知道若有太多情緒,你絕對不適合戰地記者這樣的角色。說是一張相片毀了他的家庭,似乎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只能感嘆是「時間的巧合」!攝影師分享一個狙擊手的故事,曾經他也差一點成為狙擊手當天的獵物,但在那只剩兩顆子彈之際,狙擊手選擇了另一個『更有趣』的獵物,隔天攝影師僱用狙擊手去拍攝其他主題時,他才知道曾經他離死亡那樣近。不確定的是玩遊戲的人,不是規則本身,一顆子彈可能會有的無數個彈道中,只有一個會在現實裡發生。當然,每一位當事者的痛都是真實存在的,對這樣多的不幸,戰爭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看到許許多多戰爭的不幸,我真的不知道戰爭的本質、意義到底是什麼?而人的天性就是殘酷,就是混蛋嗎?那些彬彬有禮就只是包裹糖衣的形象嗎?其實我還是再不斷地詢問著,對於生命,對於這一切。
但更多的感動是書中的愛情部分,我不知道文字可以這樣深切描繪一種心痛、心碎、心死的感覺。正如最後馬克維奇對他說的:「法格斯先生,來找你的時候,我以為我要殺的是一個活人。」法格斯在奧薇朵在被地雷炸死後,其實就已經死亡了。那畫作只是他已逝的情人& 心死的自己的安魂曲罷了!很震撼那段描寫奧薇朵誤踩地雷時的場景:一隻動也不動的手幾乎摸著臉,小小的紅色色塊,沉暗的細絲線,開始從耳朵滑過臉頰流下,和下方那灘更大片更鮮亮的色塊混在一起。人員殺傷性地雷、砲彈碎片、55mm萊卡鏡頭、一百二十五分之ㄧ秒曝光速度、光圈5.6、黑白膠捲。記憶可以精確到這種地步,那些鏡頭一路在他腦海裡日復一日不斷地展現,那是多深的眷戀啊!
奧薇朵(Olvido)──西班牙文的「遺忘」之意,她卻是他唯一無法遺忘的人,永遠地停格在他的記憶裡。
Perez-Reverte還有其他的作品我尚未閱讀,但截至目前為止,這真的是最令我感到最悲傷、也最感到心碎的作品。很深很深的情感,當然也希望在寫完心得後將那些悲傷情緒釋放掉。絕對推薦的一部書作。
Tuesday, March 24, 2009
Young@Heart,搖滾吧!爺奶
上星期五下班後去趕的電影,說真的今年的電影真得特別好看,每部電影都讓人感動不已。
這電影是拍攝Young@Heart這個團的紀錄片。本來我以為會去特別美化的老年人,以為是一些特別選過的一些成員。不過這些成員還真的很特別,成員平均年齡是80歲,花白的頭髮、大大的肚子、一大堆疾病纏身、帶著呼吸輔助器、帶著助行器的,跟我們印象中的老人形象完全符合,但這一切都不能阻擋他們對音樂的熱愛,雖然他們都說喜愛的音樂是classical music,但他們唱的可是音速青春(Sonic Youth)、酷玩(Coldplay)、電台司令(Radiohead)、Jimi Hendrix和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而且指揮、團長可不因為他們是老爺爺、老奶奶就特別通融,他可是要求到曲曲到位,再加上他們年齡,哪種生命累積的智慧,讓歌曲衛道展現更豐富,那舞台魅力就更不用說了,根本是效果十足、光芒四射!
本片導演Stephen Walker跟拍Young@Heart整整六個星期,將他們為一場演唱會彩排及登台、當中的挫折、有人進出醫院、和親友之間的真情還有到監獄義唱等等純真和熱情全都紀錄下來,有音樂就能永遠年輕! 看到許多親人之間的互動,當你是用心過生活,病痛在所難免,但不抱怨,家庭的凝聚力反而更強。
《搖滾吧!爺奶》 中記錄Young@Heart演唱的歌曲,不乏描繪對老人來說仍屬禁忌的內容︰愛與性,孤獨與寂寞,當然還有死亡,不特別去美化內容,面對所有人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除了令人歡笑的溫馨片段,生命的衰老就是每天醒來就要面對的問題,每天醒來也許就是多賺到的一天。鮑伯沙維尼(Bob Salvini),他曾在療養過程重回彩排室,練習Coldplay的抒情金曲〈Fix You〉。合唱團於一間監獄替受刑人義唱,在出發到監獄之前,傳來他過世的消息,他們唱著Bob Dylan的〈Forever Young〉,將那首歌獻給剛過世的鮑伯。看著受刑人面對這場表演的反應,赫然發現這些壯碩的硬漢臉上都流滿了淚,即使現在我在寫著這一段內容,眼淚都還是在眼眶裡打轉,他們都是一腳踩進棺材的人,他們都珍惜每天醒來的日子,怎麼可以隨便浪費生命呢!我想若置身其中,那會是無限感動的場景啊。
而在Bob過世僅僅四天以後,另一名合唱團成員喬貝那特(Joe Benoit)也離去。Joe是演唱會海報的主角,86歲的他過去四年內經歷了六次化療,他是一名天生的歌者,歌唱養分就在血液中流動,甚至曾一再違反醫生的指示,跟著Young@Heart合唱團四處巡迴。如今,他必須休息了。團員裡每個都說,他們都希望可以唱到最後一分鐘。我存在因為我歌唱。
原本安排Frank & Bob以二重唱模式,詮釋Coldplay的『Fix You』歌曲,在表演的前幾天,Bob過世,Frank表演當天獨唱了這首給獻給已經過世的同伴,感人鼻酸,歌詞也讓人動容。那是用生命寫下的樂章,那韻味更勝職業演唱者。
請大家到入youtube欣賞Frank演唱動人的 Fix you
When you try your best but you don't succeed
When you get what you want but not what you need
When you feel so tired but you can't sleep
Stuck in reverse
And the tears come streaming down your face
When you lose something you can't replace
When you love someone but it goes to waste
Could it be worse?
Lights will guide you home
And ignite your bones
And I will try to fix you
And high up above or down below
When you're too in love to let it go
But if you never try you'll never know
Just what you're worth
Lights will guide you home
And ignite your bones
And I will try to fix you
Tears stream down your face
When you lose something you cannot replace
Tears stream down your face
And I
Tears stream down your face
I promise you I will learn from my mistakes
Tears stream down your face
And I
Lights will guide you home
And ignite your bones
And I will try to fix you
當表演進入尾聲,所有觀眾站起來替他們鼓掌,此時挑選的歌恰好是Allen Toussaint的〈Yes We Can Can〉。71個”can”曾經讓他們繞口,怎樣都記不住歌詞,但他們仍堅持他們可完成夢想的一切,〈Yes We Can Can〉的歌名正是最好的註腳。
Never say you are too old to do something.
Monday, March 23, 2009
《試讀》殘酷天才The Genius
作者 / 傑西.凱勒曼 Kellerman, Jesse
譯者 / 謝佳真
出版社 / 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湯尼打了電話給伊森,通知他他們發現一批新畫,要他到穆勒大院跟他碰面。原本以為又是父親的技倆,但在看到那畫的瞬間,『外面的世界便頓時消失』。一幅由十三萬五千張畫拼湊起來的宇宙圖,面積廣達兩英畝;畫這些畫的人是維克多‧克拉克,不過天才畫家卻消失無蹤,所以這些畫屬於它們的發現者,伊森。
維克多‧克拉克,伊森眼中的完美畫家,在創作後消失無蹤,在伊森為他策畫的畫展中他可以盡情去發揮,他是一張白紙,端看藝術經紀人如何為他畫上色彩。這場畫展空前地成功,伊森不僅以三十八萬美元的天價賣出了編號1號的核心畫「小天使圖」,畫作與他本人都躍上《紐約時報》的版面,標誌著他事業的頂峰。但就在報導出來的隔天,他接到退休警官麥葛拉斯的來電,並告知:畫中五名純真的小天使,其實都是四十年前未破懸案的受害者畫像——五個住在失蹤畫家附近的小男孩,被誘拐、勒殺,身上還有留有微量的血跡與精液。
伊森對維克多有著不可解釋的感覺,是要保護他的作品?證明他不是兇手?他投入去了解那40年前那些懸案的調查工作,但維克多就像是從人間蒸發一般。他深居簡出,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裡工作、有沒有工作及親人,甚至是他的長像都有不同的說法。這團謎該如何解開呢?
伊森先是與退休的麥葛拉斯警官合作調查,後來麥葛拉斯半途死於食道癌,轉而跟警官美麗的檢察官女兒珊曼莎繼續這案件。線索引領著兩人來到一間四十年前曾是少年觀護所、如今已改建為療養中心的醫院;他們終於得到了維克多的照片,並找到當年唯一倖存的受害者,指認這些悲劇的源頭。但這一切水落石出之際,伊森的心中好像還有一份牽掛,他試圖想找出維克多的所在,卻逐漸走回自己家族裡,回到自己的家裡去找到他要的答案。
故事是現在和家族歷史交叉出現,第一段看到穆勒家族移民美國第一代的索羅門故事出現時,我還很沒耐心地想:幹什麼來個那樣遙遠年代的人來這故事做什麼呢?但先插個話,界算故事就寫穆勒家族的發跡歷史,都可以是很精采的一部小說,就只看索羅門的經歷,因為看個表演,認識『勝家』讓他跟著他們致富,不僅僅是奮鬥、努力,還有許多一路配合著的天時、地利、人合等因素啊!
偵探的過程卻和自己家族的歷史緊密相連,故事到伊森祖父路易斯那一代才開始感受到這就是個家族裡的隱私,一段不願公開的秘密,但沒有絕對可以隱藏的秘密存在著,只是不知道以那個形式展現出來罷了。祖母視為恥辱的家族事件,在祖母辭世後父親理所當然的接手,伊森在母親過世後跟父親形同陌路,卻在這樣偵探過程,也去探究自己家族裡的歷史,在光鮮亮麗的家族,都有屬於它的黑暗面,雖然大部份人極力隱藏,但在看到這樣一面的伊森,才能夠稍微了解父親,不是他心目中那位只會工作的父親,在看到平凡面的父親,那才是他希望的父親形象,父子在最後那一刻有了一個交集。在某些點上他喜歡跟退休警官在一起也許也在享受一份平凡的父親感覺,而不是『穆勒』家族的父親!
對於維克多的故事會有那一點點的酸楚,出生在這樣有名望的家庭裡是幸也是不幸。母親是家族裡不可公開的人,既然母親都不存在這家族裡,原本可以正常生活成長的他,一輩子根本找不到他的生命位置,繪畫成為他唯一的救贖。想著他缺少愛注入的生命,就是會感到心疼。當然也期盼在一切揭露之際,可以為他生命帶來許多的愛。
藝術經紀、兇殺案、家族歷史,構成這好看的故事。
Saturday, March 21, 2009
心中的小星星,Taare Zameen Par
本來我還在考慮要不要去看這電影的,就是有點害怕寶萊塢可以把每一個主題拍得都很“寶萊塢“,這樣放在教育主題,會感覺有點四不像吧!不過顯然我多慮了,165分鐘的長片,你卻不會覺得無聊,甚至到散場之際,屁股還黏在椅子上,捨不得走開。這電影真的是太!太!太!好看了!先提醒一下,進電影院前不要忘記準備面紙喔!
電影開場時還蠻歡樂的,雖然八歲的伊翔有點跟學校、環境不太合,不過媽媽 & 哥哥的愛,讓他在學校受挫之際,好像還可以忍受。他的世界充滿了鮮豔色彩和奇妙幻想,有可愛小狗會跟他追逐嘻戲,他可以將3 x 9這樣的數學幻想成太陽系裡的九大行星,3代表的是地球,9是冥王星,地球換到冥王星的位置了,所以這數學的答案是3。(不過他對這九大行星相對位置,倒是非常清楚)。還有數不清的花朵、彩虹和 各色飛鳥游魚伴隨著他。豐沛不絕的想像力總是引領他振翅高飛,不過卻也使他別人苛責他學業成績的主要原因。畢竟作業、成績、秩序才是學校老師 & 家長關心的重點,他們都覺得是他不願意用心、愛幻想、懶惰,伊翔因此成了問題學生,每每動輒得咎。
不斷闖禍的伊翔終於讓爸媽忍無可忍,他們決定將他送到一所以管教嚴格聞名的寄宿學校,冀望他能成為一個「乖小孩」。被迫離家讓伊翔十分傷心,少了媽媽的愛與諒解,他於是從此封閉自己、不肯學習,甚至連最愛的繪畫都捨棄。
有一天,學校新來了一位美術老師尼康。尼康老師不但用歡樂和熱情來感染學生,更以鼓勵思考、勇於作夢的教學方式,激發大家無比的想像力。當所有同學都愛死了這位與眾不同的老師時,連行動不便的拉強都隨著音樂擺動,卻唯獨伊翔沒有任何表情。吼!在這一幕,你能感受他對自己全然放棄的那份心,8~9的小孩耶!心疼到不行。尼康老師從伊翔的所有作業中看到問題所在,閱讀障礙,因為他有著相同的童年,他去拜訪伊翔的爸媽,希望校長對伊翔的評量方式做一些修正,他也願意每天去輔導伊翔的功課,用一種對他而言比較有效率的方式來教他。逐漸建立伊翔的自信心,甚而根據他的天份,辦了一場繪畫比賽,也讓其他人去發現他的天份,而不是一個一無是處、只會搗蛋的小孩。讓他重新再找回快樂和夢想嗎。
正如導演也是本片中飾演尼康老師,他說希望以本片:獻給可愛的孩子,以及可敬的童年。
現在在寫這電影心得,想起那電影的一幕幕,還是會鼻酸。全片中其實沒有一個壞人,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困難,老師們一個人要管班上40~60位小朋友,而且他們也許也真的不了解這類的問題。伊翔何其有幸地碰到一個知道這問題的老師,他才知道要怎樣來引導他的學習之路,不然你很難去想像,從次封閉自己的伊翔生活會是怎樣啊!父母的責任真的很重大,願意去看待每個孩子是個獨特的個體,而不是說哥哥都可以,為什麼你不行呢?
劇中父親的角色會比較不討喜,但可以想見在印度的中產階級裡,他當然是希望小孩子都好。只是他忘了養小孩的初衷,你要的不就是他們健康快樂的長大嗎?卻愈來愈貪心,一直在比較,卻將“愛”遺落了!
伊翔不斷累積他的學習,那天他爸爸來到學校拜訪老師,看到伊翔站在海報面前,唸出海報上的每一個字。是啊!這時才真的知道自己對自己兒子的誤解有多大!而其實他敢唸出聲音來,那是個多大的進展啊!一直以來別人認為多容易的事情,他可是得費多少力氣才走到這裡啊!
當然!繪畫比賽這橋段就很寶萊塢手法,不過你卻很難不感動。我覺得很驚豔的是老師選擇的繪畫主題是他眼中的伊翔,一個活潑、熱情洋溢的伊翔。而宣佈得獎者,他那好友比他還要興奮,那是多大的情誼。你知道世界不會這樣美麗,但你還是願意相信有這樣美麗的事情,願意去等待,怎麼可能不為這樣美麗的故事感動呢!電影院裡早就是一片啜泣聲了,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質,他們都不該被放棄的。
電影開場時還蠻歡樂的,雖然八歲的伊翔有點跟學校、環境不太合,不過媽媽 & 哥哥的愛,讓他在學校受挫之際,好像還可以忍受。他的世界充滿了鮮豔色彩和奇妙幻想,有可愛小狗會跟他追逐嘻戲,他可以將3 x 9這樣的數學幻想成太陽系裡的九大行星,3代表的是地球,9是冥王星,地球換到冥王星的位置了,所以這數學的答案是3。(不過他對這九大行星相對位置,倒是非常清楚)。還有數不清的花朵、彩虹和 各色飛鳥游魚伴隨著他。豐沛不絕的想像力總是引領他振翅高飛,不過卻也使他別人苛責他學業成績的主要原因。畢竟作業、成績、秩序才是學校老師 & 家長關心的重點,他們都覺得是他不願意用心、愛幻想、懶惰,伊翔因此成了問題學生,每每動輒得咎。
不斷闖禍的伊翔終於讓爸媽忍無可忍,他們決定將他送到一所以管教嚴格聞名的寄宿學校,冀望他能成為一個「乖小孩」。被迫離家讓伊翔十分傷心,少了媽媽的愛與諒解,他於是從此封閉自己、不肯學習,甚至連最愛的繪畫都捨棄。
有一天,學校新來了一位美術老師尼康。尼康老師不但用歡樂和熱情來感染學生,更以鼓勵思考、勇於作夢的教學方式,激發大家無比的想像力。當所有同學都愛死了這位與眾不同的老師時,連行動不便的拉強都隨著音樂擺動,卻唯獨伊翔沒有任何表情。吼!在這一幕,你能感受他對自己全然放棄的那份心,8~9的小孩耶!心疼到不行。尼康老師從伊翔的所有作業中看到問題所在,閱讀障礙,因為他有著相同的童年,他去拜訪伊翔的爸媽,希望校長對伊翔的評量方式做一些修正,他也願意每天去輔導伊翔的功課,用一種對他而言比較有效率的方式來教他。逐漸建立伊翔的自信心,甚而根據他的天份,辦了一場繪畫比賽,也讓其他人去發現他的天份,而不是一個一無是處、只會搗蛋的小孩。讓他重新再找回快樂和夢想嗎。
正如導演也是本片中飾演尼康老師,他說希望以本片:獻給可愛的孩子,以及可敬的童年。
現在在寫這電影心得,想起那電影的一幕幕,還是會鼻酸。全片中其實沒有一個壞人,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困難,老師們一個人要管班上40~60位小朋友,而且他們也許也真的不了解這類的問題。伊翔何其有幸地碰到一個知道這問題的老師,他才知道要怎樣來引導他的學習之路,不然你很難去想像,從次封閉自己的伊翔生活會是怎樣啊!父母的責任真的很重大,願意去看待每個孩子是個獨特的個體,而不是說哥哥都可以,為什麼你不行呢?
劇中父親的角色會比較不討喜,但可以想見在印度的中產階級裡,他當然是希望小孩子都好。只是他忘了養小孩的初衷,你要的不就是他們健康快樂的長大嗎?卻愈來愈貪心,一直在比較,卻將“愛”遺落了!
伊翔不斷累積他的學習,那天他爸爸來到學校拜訪老師,看到伊翔站在海報面前,唸出海報上的每一個字。是啊!這時才真的知道自己對自己兒子的誤解有多大!而其實他敢唸出聲音來,那是個多大的進展啊!一直以來別人認為多容易的事情,他可是得費多少力氣才走到這裡啊!
當然!繪畫比賽這橋段就很寶萊塢手法,不過你卻很難不感動。我覺得很驚豔的是老師選擇的繪畫主題是他眼中的伊翔,一個活潑、熱情洋溢的伊翔。而宣佈得獎者,他那好友比他還要興奮,那是多大的情誼。你知道世界不會這樣美麗,但你還是願意相信有這樣美麗的事情,願意去等待,怎麼可能不為這樣美麗的故事感動呢!電影院裡早就是一片啜泣聲了,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質,他們都不該被放棄的。
Friday, March 20, 2009
模仿犯(上下)
模仿犯(上下)
作者:宮部美幸/著
譯者:張秋明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1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0080272
裝訂:平裝
一直以來很少接觸日本小說,因為香港友人的推薦,他幾乎看過所有宮部美幸的每一部作品,選擇了一部她認為最好看的書來做為入門閱讀。
拿到書之際,那兩冊厚厚的大書,真的很紮實,兩冊,一千三百多頁,43個角色,百萬字超長篇劇場型犯罪小說,宮部美幸的犯罪推理小說「模仿犯」,好厚,好緊張,好好看!
一隻女性的右手腕被發現在公園的垃圾箱裡,在那右手腕不遠處有另一個失蹤女生的皮包,連續擄人虐殺案造成社會的震撼,而且兇手還接二連三的打電話到電視台嗆聲以及騷擾被害人的家屬,那種挑戰權威、無視於制度存在的態度,讓我們閱讀者一直在想著那是一個怎樣的心態啊!
一輛燃燒墜落谷底的汽車。從死於車禍的男人房間起出無數的「殺人記錄」,操縱整個案情的兇手,呼之欲出。但其中一人是兇手無庸置疑,但另一個人很難找到他涉案的線索,雖然也沒有有力不在場的証明。為了去了解是否冤枉了好人,也希望更加了解嫌犯犯罪的所有事實,警方、記者、電視台、社會大眾的所有線索不斷整合,逐漸看出這『模仿犯』的面貌。
《模仿犯》裡的變態兇手的邏輯是「舞台劇」的觀念,他是導演,他寫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生劇本,所以對於參與『演出』演員們,他可是需要“選角(casting)”(要一個有美麗手腕的女孩)、 “試鏡(audition)”、甚至都安排好他們的出場順序,而在他們演出結束後,也就安排好他們『退場』,予以殺害,而掩埋這些女性屍體的地方就被他稱之為 “後臺“,這一切都讓我不可理解,但他更變態的是他一點都不認為自己對殺害這些女孩有什麼不對的,也沒去想過受害者家屬的心理,他認為他讓他們參與這場大戲的演出可是他們的榮幸,畢竟者可以讓大眾記得他們的名字,要不是他,妳們這些人可是默默無名、平凡過一生!這兇手的邏輯、變態心態真的讓人震驚,所以大家開始不用常理來推斷兇手可能的行徑,他太過自負的心態,一份要大家永遠記的他的『創作』的渴望,讓他的精密戲碼出現漏洞,終於還是讓他露出馬腳,我們相信『惡有惡報』的原則還是沒被打破,心似乎也終於可以安定下來了。
那種想主導一切的犯罪動機真的讓人看得膽顫心驚,眾多無辜少女之所以一個一個被殺,不是為了報仇,不是由愛生恨,更不是見財起意。這些人的生命就只為了他以為『有趣戲劇』裡的一小段。我希望這只是小說裡的創意,真實人生裡不要有這樣的變態人,否則那生活實在太過於恐怖了。
看這小說,發現自己很少去關懷受害者心理復原問題,由其受害者女孩若是社會大眾認知的不良少女,大家就會比較苛責這些受害的少女,但其實對受害者家屬來說,那份傷痛是一樣的。而倖存者通常都會很苛責自己,認為是自己做錯什麼事,才會讓自己的家人被殺害。
除了1300多頁厚厚的書很有份量,閱讀起來還真的有點吃力,不過也真的很過癮啦!人物個性的描繪真的很細緻,你心裡頭可以勾勒出那個人物的形象,這也真的很有畫面的一套書,所有場景、人物、內心心情,在閱讀之際就有個畫面在腦海裡,很享受的閱讀經驗。
Thursday, March 19, 2009
白老虎 The White Tiger
白老虎 The White Tiger
作者:亞拉文.雅迪嘉
原文作者:Aravind Adiga
譯者:李佳純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03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472077
裝訂:平裝
印度,一直在我的must go list上的國家,印度教已經讓我不能夠理解了,神的數量超過台灣的總人口數;種性的階級制度可以這樣一路走過來,不因為回教統治、英國人統治而消退;佛教的創始國度;現在熱門瑜珈的發源地;許多在我們生活裡覺得不可思議的事,好像他們就是理所當然的。許許多多的謎,讓我對這國家就有一份迷戀,好像你就是得親自去走那麼一趟,心才能安定下來。而在我還不能圓這一趟印度夢之前,就只能不斷地從這些書籍裡去餵養自己心裡一些些空虛角落。
這一本書的故事主角花了七天七夜的時間寫信給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看到這個主題,我就覺得好炫,有個人會想寫信給中國國務院的溫家寶,談談所謂的企業家,兩個古老的國度,很不一樣文化的國家,不同的國家體制,但卻是這幾年在世界受矚目經濟發展的大國,印度人想對中國人談論什麼?他眼中兩地的不同是那些呢?感覺愈來愈有趣了啊!
而主角會想寫信給溫家寶先生,這主角跟我們普通人絕對不一樣,而我們也先知道他現在是個實業家,猜想一下這人的性格吧!有點瘋狂,也該聰明,當然也經歷到印度生活各層面的生活,有低下貧民窟的一切,卻也看到財富酒色、權力運作的那一面,兩種生活交錯著,他給自己創造出一個自己的生活。
出生在印度一個小村莊,來自低下的種性階級,一般來說這種性的孩子就一路在種性制度裡輪迴。不過他碰到一個有錢地主雇他為司機,在本田汽車的方向盤後面第一次看到德里,在蟑螂、水牛、客服中心、妓女、三千六百萬零四個神、貧民窟和購物中心之間,巴蘭的人生教育就此展開。
他想要當一個忠僕,卻又壓抑不了過好生活的慾望;他割了主人的喉嚨,卻依然逍遙法外,還一夕致富;沒人能逮住他,因為他是白老虎。
很混亂的地方,赤裸裸地揭露出每個社會裡極力想隱藏的黑暗面。那樣坦白,坦白到讓人心驚。賄賂、買假酒,腐敗官僚警察選擇性處理,抓人頭投票,有所謂的制度,但社會運作裡有他們各自的對策。所以他殺了人,永遠不會被逮捕;車行的司機撞死了小男孩,一樣會沒事。在混亂的世界裡,若是成功有捷徑,那也是無法明說的。
《白老虎》寫人性是如此的醜惡,社會是如此齷齪,但作者可以這樣殘忍的寫出這樣社會的黑暗面,很故意地選擇中國為對照主題,中國可以允許這樣面對自己社會的黑暗面嗎?OR說我們自己有勇氣面對自己生活裡存在的黑暗面?
你很想哈哈大笑卻心裡頭也點酸楚的故事。
Wednesday, March 18, 2009
《試讀》孤島戀人
史賓納隆加島,1903~1957年希臘用來隔離痲瘋病的小島,普拉卡對面不遠的小島,卻有個不一樣的生活。
25歲的愛麗希絲對於生命感到困惑,迫切的不是他生涯規畫,她對自己身邊這位『完美』的男朋友到底是不是她的真命天子,想著媽媽不到二十歲就結了婚,看著爸媽這樣恩愛的婚姻關係,希望藉著探索母親的根源,來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但這話題一向是家中的禁忌話題,但一份尋根的可望讓愛麗希絲開口詢問母親,而意外地母親這次卻是高興地回應,要她帶封信給家鄉的老友,並說對方會為她回答所有的問題!克里特島的小村子、一張褪色的結婚照,引領愛麗希絲尋根,展開在他面前會是怎樣的家族祕密呢!
一座孤島與四代女性的生命聯繫,地中海風情、克里特島文化、痲瘋病邊緣族群的處境,交織成這本情感豐富的書籍。一本描繪四代女人的情感,有艾蘭妮和喬吉歐平淡卻感動的愛情,瑪麗亞和尼可勞斯這樣歷經波瀾卻一路相互扶持、相伴一生的愛情,安娜那樣飛身撲火的人生…或婉約、或暴烈,它不全然是美麗、溫馨,但因為愛,面對戰爭、病痛,卻不願聽任命運擺布,看到更多真愛與勇氣的動人故事!
一個家族的過往,無論是痲瘋病、偷情、殺人、堅毅的愛情、對抗痲瘋病的成就,那些都是家族的過往,我很同意作者利用愛麗希絲對母親說的一段話:「這是你的人生─算是吧!但嚴格說起來,你只是個旁觀者」那都是曾經走過的痕跡,無論對蘇菲亞,或是愛麗希絲,他們還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要去書寫。
出版社:皇冠
書名:孤島戀人
作者:維多莉亞.希絲洛普 (Victoria Hislop)
看這書真的很過癮,可以說還好書不是那麼厚,可以一口氣讀完這整個故事;但也很遺憾這書不夠厚,總感覺還有更多美麗的故事可以發現,卻沒有了。希臘人家族的力量是很濃厚的,可以想見這些歷史曾經怎樣重重地壓在蘇菲亞的心裡頭,害怕談起,能夠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檢視過往,看到一個家族裡的精神,讓自己的女兒參與這段歷史,看到的不是屈辱,是勇敢;不是背叛,是激情;不是痲瘋病,而是愛。
書裡最喜愛的角色該是瑪麗亞吧!雖然看到他因為痲瘋病而必須跟馬諾里解除婚約,會有那樣一點心疼,不過在前面我們就看到那結婚照是瑪麗亞 & 尼可勞斯,所以我可以等待著作者給他一個好的結局,他們的愛情真的讓人感到很溫馨,走過病痛、對抗疾病,相知相惜的感情!超sweet。而讓我覺得最感動的場景是喬吉歐第一次走過隧道到瑪麗亞在史賓納隆加島家裡一起喝咖啡,一個被誤解的疾病,跟社會隔離,卻連親人朋友都得隔離。很簡單地一起喝咖啡,卻知道那讓曾經失落的情感線再度串連起來,那是多大的安慰呢!
美麗的故事!
Tuesday, March 17, 2009
適合分手的天氣,Climate
去年底看過三隻猴子認識這位在土耳其素有「影壇的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之稱的努瑞貝其錫蘭〈Nuri Bilge Ceylan〉,所以二月到長春看電影發現有這電影上映就覺得該來去看看這影片,先說好,他的電影對我來說還是有點難懂,但也許就是想去回憶在土耳其旅遊時光,他的畫面真的都好有味道,將自己國家的景色展現,讓觀賞者對這個國度更加嚮往。
看著這電影,第一個感覺,喜歡攝影的人該會喜歡這電影,純粹欣賞畫面,你都覺得很有價值。
片子步調真的很慢,有時你都會想要他趕緊帶到下一個畫面,但這就是這導演的風格,也是全然不同於好萊塢的表現手法。沉緩的節奏以及功力深厚的長鏡頭,影片以氣候變化來諷刺主角的情感狀態,內心情境的鋪陳更是細膩。可是你有時候真的很難承受這樣鏡頭一直停駐,那種欲語還休,那深沉、厚厚的情緒,有時還真的太逼近了,讓我覺得太殘酷了!
電影開始就是女主角在神柱後面暗自飲泣,之後男主角問他會不會感到無聊,她的回答卻是:不會。最後鏡頭是看著男主角的飛機離去,另一個落淚鏡頭。電影扣緊「天氣」這個主題,正如英文片名『Climate』,一開場就是陽光普照,旅遊度假聖地的海灘,雙方分手;幾個月後,在冰天雪地卻試圖挽回,相守 OR 錯身,竟像季節流轉一般!人的關係有時又像季節輪轉,時間無情的走著,有時候錯過了就再也無法回頭了!
《適合分手的天氣》(Climates)描寫一對男女的戀情拉扯,在時序、場景與氣候景觀的變換上,把那些永遠沒道理可以說明的愛情難題,透過影像做了一次精準的呈現。
看著這電影,第一個感覺,喜歡攝影的人該會喜歡這電影,純粹欣賞畫面,你都覺得很有價值。
片子步調真的很慢,有時你都會想要他趕緊帶到下一個畫面,但這就是這導演的風格,也是全然不同於好萊塢的表現手法。沉緩的節奏以及功力深厚的長鏡頭,影片以氣候變化來諷刺主角的情感狀態,內心情境的鋪陳更是細膩。可是你有時候真的很難承受這樣鏡頭一直停駐,那種欲語還休,那深沉、厚厚的情緒,有時還真的太逼近了,讓我覺得太殘酷了!
電影開始就是女主角在神柱後面暗自飲泣,之後男主角問他會不會感到無聊,她的回答卻是:不會。最後鏡頭是看著男主角的飛機離去,另一個落淚鏡頭。電影扣緊「天氣」這個主題,正如英文片名『Climate』,一開場就是陽光普照,旅遊度假聖地的海灘,雙方分手;幾個月後,在冰天雪地卻試圖挽回,相守 OR 錯身,竟像季節流轉一般!人的關係有時又像季節輪轉,時間無情的走著,有時候錯過了就再也無法回頭了!
《適合分手的天氣》(Climates)描寫一對男女的戀情拉扯,在時序、場景與氣候景觀的變換上,把那些永遠沒道理可以說明的愛情難題,透過影像做了一次精準的呈現。
Monday, March 16, 2009
北投泡湯
氣象報告說週六會下雨,且溫度急速下降,就計劃著週六該來去泡湯。本來想去礁溪,畢竟好一段日子沒到宜蘭去,好像可以去走走,順便泡個湯,然後再回台北,感覺是個不錯的假日活動呢!不過週六起床比較遲,我想我還是先去吃早餐、看場電影,選個台北近郊去泡湯就好了!想該去烏來還是去北投呢?想說是尋找一下台銀的宿舍好了,決定看完電影後去北投。
下了捷運新北投站,循著指標,先到圖書館,繞過北投溫泉博物館,這些地方都太常進來了,這次就不特別停留,本來想說要去見識一下公共露天溫泉的,不過惦記著先去找古蹟的,先走過,沒想到一路就來到地熱谷了。在地熱谷看到對面的溫泉旅館好像是多年前曾去住宿的“逸村”,決定臨時改變主意到逸村去洗溫泉了。
往逸村的路上我可是有在注意”台銀宿舍”的指示牌的,結果我沒找著。不管了,先去洗溫泉。不知道是之前住宿經驗覺得比較好,還是現在他們改變了,這次洗溫泉的感覺,他們就是擁有比較好的湯源,但服務的素質感覺沒跟上時代的腳步,不過對我而言就是再去感受那古老日式風格吧!畢竟這在北投地區也算是很重要的溫泉旅館。
逸村的前名為星乃湯,是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古老溫泉館,為「北投溫泉建築三寶」之一,也是獨樹一格的純日式建築,由於溫泉精純,池中常見類似星星的白色懸浮物,因此有星乃湯之美名。
泡完湯離開,我可還沒忘記我要去找古蹟這件事呢!可是在那應該的位置上就是看不見像個古蹟樣的建築,我就在溫泉路上走著,但就是找不到台銀宿舍舊址,只好放棄了。回來看大家拍的相片,我知道我為什麼找不著了,那所謂的“市定古蹟”根本已是一片廢墟,比小時候認定的鬼屋看起來還要荒蕪,我想我已經知道該是那裡了,那我完全不會認定是的地方,該就是了,下次去拍廢墟來看。若沒有心要保存,還不如就清除了,這樣反而更容易造成環境的傷害,可能是治安的死角呢!
找不著就往捷運站走,看到溫泉拉麵,離營業時間也不久了,想想難得遇見,就去跟人家湊個熱鬧吧!順便看看旁邊的天主教堂,後來在公園裡看點書。原本是五點開始營業的,不過假日有些人已在外面等,我看店家開門先讓他們進去了,我也收拾書籍,去湊熱鬧了,那時還沒五點。而五點一到,店裡已經是滿滿的人,外面開始排隊人潮。哈!就是這樣湊巧,讓我可以不用排隊就享受到溫泉拉麵。拉麵我個人覺得就ok,沒到那種驚為天人的感覺,溫泉豆腐我倒覺得很不錯。泡完湯暖暖的身體,吃完麵感覺更加滿足,就回家去吧!幸福的一天。
下了捷運新北投站,循著指標,先到圖書館,繞過北投溫泉博物館,這些地方都太常進來了,這次就不特別停留,本來想說要去見識一下公共露天溫泉的,不過惦記著先去找古蹟的,先走過,沒想到一路就來到地熱谷了。在地熱谷看到對面的溫泉旅館好像是多年前曾去住宿的“逸村”,決定臨時改變主意到逸村去洗溫泉了。
往逸村的路上我可是有在注意”台銀宿舍”的指示牌的,結果我沒找著。不管了,先去洗溫泉。不知道是之前住宿經驗覺得比較好,還是現在他們改變了,這次洗溫泉的感覺,他們就是擁有比較好的湯源,但服務的素質感覺沒跟上時代的腳步,不過對我而言就是再去感受那古老日式風格吧!畢竟這在北投地區也算是很重要的溫泉旅館。
逸村的前名為星乃湯,是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古老溫泉館,為「北投溫泉建築三寶」之一,也是獨樹一格的純日式建築,由於溫泉精純,池中常見類似星星的白色懸浮物,因此有星乃湯之美名。
泡完湯離開,我可還沒忘記我要去找古蹟這件事呢!可是在那應該的位置上就是看不見像個古蹟樣的建築,我就在溫泉路上走著,但就是找不到台銀宿舍舊址,只好放棄了。回來看大家拍的相片,我知道我為什麼找不著了,那所謂的“市定古蹟”根本已是一片廢墟,比小時候認定的鬼屋看起來還要荒蕪,我想我已經知道該是那裡了,那我完全不會認定是的地方,該就是了,下次去拍廢墟來看。若沒有心要保存,還不如就清除了,這樣反而更容易造成環境的傷害,可能是治安的死角呢!
找不著就往捷運站走,看到溫泉拉麵,離營業時間也不久了,想想難得遇見,就去跟人家湊個熱鬧吧!順便看看旁邊的天主教堂,後來在公園裡看點書。原本是五點開始營業的,不過假日有些人已在外面等,我看店家開門先讓他們進去了,我也收拾書籍,去湊熱鬧了,那時還沒五點。而五點一到,店裡已經是滿滿的人,外面開始排隊人潮。哈!就是這樣湊巧,讓我可以不用排隊就享受到溫泉拉麵。拉麵我個人覺得就ok,沒到那種驚為天人的感覺,溫泉豆腐我倒覺得很不錯。泡完湯暖暖的身體,吃完麵感覺更加滿足,就回家去吧!幸福的一天。
Sunday, March 15, 2009
FCR 1 W首騎
昨天天氣就轉好了,早上起床雖然還有點涼意,就先寫完昨天看的電影的心得,想說中午太陽出來出門該是個適合騎車的天氣了。
因為對大台北的道路忽然間覺得很不熟悉,畢竟在車上跟騎腳踏車上路很大的不同,想想選個離住家近的河濱騎上一段,跟自己的車子培養感情。先騎到台大去看滿園的杜鵑,新生南路段接近台大校園,路旁都是美麗的杜鵑花,天氣真的很好,許多人在拍婚紗,很多人在賞鳥,台大校園的生態其實很是豐富,想想上次到台大逛校園好像很久遠的事了,以後該常常出來散散步的。
離開台大,從自來水博物館自行車步道接河濱,就走新店溪兩岸,南段騎到景美橋,北段騎到光復橋就回頭了,騎車就是給自己一個理由出去曬太陽外,回程可以找家店好好發呆。今天出門前就想到回程到“紫藤廬”泡茶,喝慣了咖啡,偶爾轉換一下心情泡個茶,別有一番滋味呢!
雖然說離我住的地方大約10幾分鐘的走路距離,我卻一直沒來這裡靜下心來品茗,認識這座市定古蹟。既然有這個機會,順便認識這老房子的歷史吧!
在那裡泡茶、吃點心,順便看看書,看到這期的台北雜誌有老樹的資訊,有棵油衫就離這裡不遠處,所以在離開後先去金山南路小巷裡尋找這棵老樹的蹤跡,發現這又是另一個美麗的故事。台北真的處處有故事,該說我們的週遭環境處處有美麗的故事,而我們是否願意放慢腳步,用心去體會這些小故事罷了!
就帶著我的FCR 1 W,從大台北開始,慢慢認識這我們生活週遭的小故事了!
因為對大台北的道路忽然間覺得很不熟悉,畢竟在車上跟騎腳踏車上路很大的不同,想想選個離住家近的河濱騎上一段,跟自己的車子培養感情。先騎到台大去看滿園的杜鵑,新生南路段接近台大校園,路旁都是美麗的杜鵑花,天氣真的很好,許多人在拍婚紗,很多人在賞鳥,台大校園的生態其實很是豐富,想想上次到台大逛校園好像很久遠的事了,以後該常常出來散散步的。
離開台大,從自來水博物館自行車步道接河濱,就走新店溪兩岸,南段騎到景美橋,北段騎到光復橋就回頭了,騎車就是給自己一個理由出去曬太陽外,回程可以找家店好好發呆。今天出門前就想到回程到“紫藤廬”泡茶,喝慣了咖啡,偶爾轉換一下心情泡個茶,別有一番滋味呢!
雖然說離我住的地方大約10幾分鐘的走路距離,我卻一直沒來這裡靜下心來品茗,認識這座市定古蹟。既然有這個機會,順便認識這老房子的歷史吧!
1945年以前,紫藤廬老宅為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的高等官舍。1950年代後為財政部關務署署長周德偉教授的公家宿舍。50年代紫藤廬老宅即為以台大為中心的自由主義學者的聚會場所,張佛泉、殷海光、夏道平、徐道鄰以及李敖、陳鼓應等常在此集會清談。成為自由主義的論議場地。
1975年周德偉教授退休赴美後,由周德偉的么子周渝接管老宅。當時正值臺灣民主運動的萌芽期,由於周渝曾參與「美麗島運動」,一些初嘗挫敗感的失意黨外 人士紛紛在此落腳聚集,紫藤廬成為日後陳文茜筆下「反對運動記憶裡最美麗的堡壘」,也成了林濁水回憶裡「落魄江湖者的棲身所」。
1981年改闢為茶館,提出「自然精神的再發現,人文精神的再創造」理念,是台灣第一所具有藝文沙龍色彩的人文茶館,因庭院三棵老紫藤蔓生屋簷而命名為「紫藤廬」。
1997年,因產權爭議,財政部欲收回紫藤廬並將紫藤廬查封,引起軒然大波,藝文界、學術界、茶藝界及台北市民、國際友人紛紛連署向政府施壓陳情,成功地促成紫藤廬被指定為古蹟而保存下來。2000年,搶救小組成立社團法人紫藤文化協會,和周渝先生共同接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在維持原有精神風貌的原則下,繼續創發紫藤廬多元的文化與社會影響力。*(以上資料取自紫藤廬官方網站)
在那裡泡茶、吃點心,順便看看書,看到這期的台北雜誌有老樹的資訊,有棵油衫就離這裡不遠處,所以在離開後先去金山南路小巷裡尋找這棵老樹的蹤跡,發現這又是另一個美麗的故事。台北真的處處有故事,該說我們的週遭環境處處有美麗的故事,而我們是否願意放慢腳步,用心去體會這些小故事罷了!
就帶著我的FCR 1 W,從大台北開始,慢慢認識這我們生活週遭的小故事了!
《貧民百萬富翁》, Slum dog Millionaire
不論這電影評價如何,反正多年來對於所謂“最佳影片”我還是會找時間看看的,好像自己對電影的參與感吧!不過原本我想也許下週才會找時間去看這電影的,不過在看完早場電影後,想說還有時間,好吧!繼續看電影吧!
先說看完那最後那段歌舞吧!電影前面的氣氛全部都不見了,就是很典型的寶萊塢風格,熱鬧的歌舞,歡樂、享受、嘉年華的氣氛,也許呈現男主角贏得二千萬盧比高額獎金;也許男女主角終於可以在一起了;也許反應印度居民那份樂天、認命面對生活的態度;那一瞬間你也想起來跟他們共舞一場。雖然人生還有許多的挑戰,但在那一刻就只是想跳舞,歡樂。
原著小說是在去年一月看完的。我是個很喜歡看這類型節目的人,藉著這樣的問答好像讓自己檢視自己的常識,我一直都抗拒不了這類型的節目。所以當初看到原著小說『 Q & A 』,那種拿起來就一定得到讀完才捨得放下的心情一直記憶深刻,雖然問題的細節已經沒有那樣清楚,只是印象中那是個用生命編寫成的答案!
電影本身一直以『愛』為最大主題,在『 Q & A 』這個點就沒有書本那樣感受強列,所有節目裡那12 道題目,就是他經歷過生命,這也是他為什麼可以一路過關斬將,輕易回答出這些問題。一道又一道的問題,就像是他的生命過往,每一個問題,在他的生命中,都代表著一段往事,電影透過問題,把他的回憶帶出來。電影強調的是『愛情』,但在我閱讀過程裡感受到的是『生命韌性』,一份屬於印度這國家特殊的生命力,一個永遠無法預估火車何時會到,飛機什麼時後可以起飛,但火車絕對會來,飛機也會起飛,該有個不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用生命找到的答案,雖然是太過滄桑,但沒辦法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接受它、面對它,建構自己的生命。這是我喜歡小說大過於電影的原因,感覺電影就是少了些格局吧!
在電影開頭就可以感受到電影畫面的衝擊性。我當然也看過其它影片知道孟買貧民窟的景像,也知道那些河水的清潔度,不過畫面這樣赤裸裸呈現,對我這個一直想去印度的人來說,震撼力真的很大,那髒亂、貧困、卻是笑容滿面的小孩子,我不知道我是否真有能力去面對。而說真的,小男孩為了去要到偶像的簽名,不惜從糞坑裡跳出來,那時的畫面,百感複雜。電影確實有它的優勢,利用畫面來強化觀眾視覺的衝擊,就是讓觀眾得接受這樣的畫面,連想逃的機會都不給你,畫面性的衝擊確實有力。
我還是比較想推一下這本原著小說,看過電影的去看看小說,體會一下不同的故事呈現方式吧!我該也會再找時間重看這書一次,再度經歷一段屬於主角的血淚生命。
。
先說看完那最後那段歌舞吧!電影前面的氣氛全部都不見了,就是很典型的寶萊塢風格,熱鬧的歌舞,歡樂、享受、嘉年華的氣氛,也許呈現男主角贏得二千萬盧比高額獎金;也許男女主角終於可以在一起了;也許反應印度居民那份樂天、認命面對生活的態度;那一瞬間你也想起來跟他們共舞一場。雖然人生還有許多的挑戰,但在那一刻就只是想跳舞,歡樂。
原著小說是在去年一月看完的。我是個很喜歡看這類型節目的人,藉著這樣的問答好像讓自己檢視自己的常識,我一直都抗拒不了這類型的節目。所以當初看到原著小說『 Q & A 』,那種拿起來就一定得到讀完才捨得放下的心情一直記憶深刻,雖然問題的細節已經沒有那樣清楚,只是印象中那是個用生命編寫成的答案!
電影本身一直以『愛』為最大主題,在『 Q & A 』這個點就沒有書本那樣感受強列,所有節目裡那12 道題目,就是他經歷過生命,這也是他為什麼可以一路過關斬將,輕易回答出這些問題。一道又一道的問題,就像是他的生命過往,每一個問題,在他的生命中,都代表著一段往事,電影透過問題,把他的回憶帶出來。電影強調的是『愛情』,但在我閱讀過程裡感受到的是『生命韌性』,一份屬於印度這國家特殊的生命力,一個永遠無法預估火車何時會到,飛機什麼時後可以起飛,但火車絕對會來,飛機也會起飛,該有個不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用生命找到的答案,雖然是太過滄桑,但沒辦法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接受它、面對它,建構自己的生命。這是我喜歡小說大過於電影的原因,感覺電影就是少了些格局吧!
在電影開頭就可以感受到電影畫面的衝擊性。我當然也看過其它影片知道孟買貧民窟的景像,也知道那些河水的清潔度,不過畫面這樣赤裸裸呈現,對我這個一直想去印度的人來說,震撼力真的很大,那髒亂、貧困、卻是笑容滿面的小孩子,我不知道我是否真有能力去面對。而說真的,小男孩為了去要到偶像的簽名,不惜從糞坑裡跳出來,那時的畫面,百感複雜。電影確實有它的優勢,利用畫面來強化觀眾視覺的衝擊,就是讓觀眾得接受這樣的畫面,連想逃的機會都不給你,畫面性的衝擊確實有力。
我還是比較想推一下這本原著小說,看過電影的去看看小說,體會一下不同的故事呈現方式吧!我該也會再找時間重看這書一次,再度經歷一段屬於主角的血淚生命。
。
Friday, March 13, 2009
忘記正義的小鎮 Blue Heaven
忘記正義的小鎮 Blue Heaven
作者:C. J.巴克斯
原文作者:C. J. Box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19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734323
裝訂:平裝
今天忽然間想到這書看完好久了,卻一直沒時間寫這書的心得,手上其他的書籍大部分都清完了,好像也得督促自己趕緊寫這書的心得,否則再拖下去就會列入”自動作廢”清單了。
這書是那群試讀大眾一致推薦的書籍,當然不用想太多就收了這書。
十二歲的安妮因為和媽媽生氣,帶著10歲的弟弟威廉去釣魚,卻目睹那處決的一幕,而且還跟幾位行刑者目光相接,就這樣開始了他們60小時又42分鐘的逃亡之旅!
故事在一開始我們就看到凶手是誰,但這一點也不會減少閱讀故事的緊張程度,雖然少了一般推理謀殺案件那份猜測的享受。這就是展現作者佈局能力。尤其主角是兩位小孩子,雖然我相信作者該不會給我個不好的結局,好幾次想要偷看一下結局,畢竟還是會擔心他們兩無法順利走過這場劫難。一顆心一直被拉扯著,我終能體會為什麼大家會說得一口氣看完這書了,真的是沒看到結局你根本捨不得放下啊!
因為這對姊弟的失蹤,原本以為“藍色天堂”的小鎮其實並不如想像中平靜,而且更牽扯出八年前的案件。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她的黑暗面,不過若兇手是被視為英雄的人民保母,純樸小鎮,竟成為惡人為非作歹的天堂,這樣很大的諷刺存在整個故事裡。
會覺得這故事很精采,我覺得角色塑造非常成功。安妮的早熟、聰慧,在逃亡過程展現的態度,讓人心折也心疼,正如他媽媽自己所言:他是個很棒的女孩,我能當她母親真是上天眷戀。她是自然法則下的怪人─她很特別,比她父母都要好。我想這書拍成電影,這個角色是成功關鍵。傑斯也是很重要的角色,看到有人為了自己”信仰”堅持著,就是覺得這種人很有”guts”,即使明明因為還不出貸款,快要被拍賣牧場了,他還是不願意隨便將土地賣給開發公司。維亞托羅那位退休警官,為了一件懸案,不願意放棄任何可能,當然銀行家角色在最後的時候扮演那關鍵角色,成為悲劇英雄。
20年紀念旅行,8/12~8/23斯里蘭卡
其實本來我在寫心得,不過一面看著“誠品‧學”,原來誠品20年了,而我們也認識20年了。20年前的秋天我們在校園裡相遇相識,我們一起認識社會學,一起認識台北、遊玩台灣,大家一起陪著走過求學、就業、職場轉換、戀愛、失戀、結婚、生子的許多人生歷程,到20年的今天,看著這一群人,這樣互相關心、體貼,那種“認識你真好”的感覺在每次的聚會裡展現。我當然知道我們還會繼續攜手走下去,30年、40年時我們都還會惦記著彼此,但總希望為我們的第20年,留下一個有點特別的記憶,想想大家一起去旅行吧!
還記得相片裡的旅行嗎?看著相片裡的我們,會讓你想起些什麼呢?本來是我們幾個姐妹說好要一起去的旅行,但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兄弟姐妹一起參與,讓我們在斯里蘭卡的海濱,回憶當年的澎湖踏浪、太魯閣國家公園水濂洞的探險;在丹布拉岩神殿群裡,遙想當年一起走過的大城小鎮;當然更重要的是創造更多屬於我們的回憶。
以下是斯里蘭卡行程的連結,若有興趣的人,請照著上頭的步驟作報名動作,不過請通知我一下,這樣我可以collect參加的人員名單,跟主辦單位做聯繫。
還記得相片裡的旅行嗎?看著相片裡的我們,會讓你想起些什麼呢?本來是我們幾個姐妹說好要一起去的旅行,但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兄弟姐妹一起參與,讓我們在斯里蘭卡的海濱,回憶當年的澎湖踏浪、太魯閣國家公園水濂洞的探險;在丹布拉岩神殿群裡,遙想當年一起走過的大城小鎮;當然更重要的是創造更多屬於我們的回憶。
以下是斯里蘭卡行程的連結,若有興趣的人,請照著上頭的步驟作報名動作,不過請通知我一下,這樣我可以collect參加的人員名單,跟主辦單位做聯繫。
Thursday, March 12, 2009
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 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
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 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
作者:莫欣.哈密
譯者:謝靜雯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631009
裝訂:平裝
發現這本書是因為在誠品網路書店尋找“大海”時發現的,似乎是本不錯的書,所以那天在誠品遊盪,發現它的蹤跡,不想太多就帶回家了。
雖不能說是個創新的寫法,但這樣一個人叨叨絮絮唸的表現方式,還是很特別的感覺啦!
在拉合爾巿集的一間茶館裡,一個巴基斯坦男子跟美國陌生人叨叨述說自己的故事。來自巴基斯坦沒落家族的成吉思,帶著家鄉所有人的期望來到美國,進入普林斯頓大學,追尋著所謂的美國夢,置身於曼哈頓的頂尖財務顧問公司,跟氣質高雅的富家女談戀愛,擠身紐約上流社會。以為生命就該照著這樣的步伐繼續下去,他滿心歡喜的擁抱這樣的新生活。偶爾湧現的不安,他也選擇忽略心裡的聲音。
然而九一一恐怖攻擊的發生,生活裡許多事物慢慢地在改變,曾經他在菲律賓工作時,他讓自己所有言行舉止像個『美國人』,但當他出差過後回美國途中,班機上其他乘客的表情、到入境時武裝警衛和海關人員的態度都對他帶著懷疑。自己到底是『誰』?那被隱藏的自我認同開始流竄,一趟回鄉之旅後,成吉思選擇蓄鬍,他的鬍子成了一種涉及政治、區分敵我的符號。再經過一趟智利的出差,他知道美國再也不是他的『家』,回到拉合爾才是他的身心所在。
我當然記得九一一發生時的情景,我記得很清楚,當時的我在紐西蘭的奧克蘭,我還躺在床上賴床,home stay的爸媽已經起床,我聽到收音機裡的新聞事件,因為是英文的緣故,我想是我搞錯了,之後我跳起來,到客廳打開電視,那飛機穿越雙子星大樓的場景很不真實,我們確實感受到當地居民的痛。而且我們也就全然接受了美國媒體述說這事情的方式,卻沒想過許多早就移民、在美國落地生根這群穆斯林,他們在面對這樣日益嚴重的種族和宗教歧視,而且對自己祖國的報復攻擊,因為這樣非黑即白中,他們的價值觀被嚴重拉扯著。
在閱讀《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中,我想它提供了另一個思考的點,給我一個機會聽聽故事裡這個巴基斯坦人想說些什麼?有怎樣的觀點。畢竟一直以來我們接觸的外國文化以美國為主,但世界這樣寬廣,有這樣豐富的種族、宗教,我們若只聽一個聲音,似乎太過於偏頗。靜下心來想,美國這樣的攻擊行動,對美國居民的意義真得那樣大,那真的是美國大部份人民的渴望嗎?抑或是那只是國家上層那種不願意服輸的心情,用這樣的非常手段對付異己、清除異意份子罷了!這又讓我們再度對政治的運作感到一些悲傷,怎麼走了幾千年的歷史,還是跟封建社會裡對付不聽話人的方式、態度一樣,只是更添加許多莫名、牽強的理由。
曾經的美國夢太專一、太美好,因此對許多事情視而不見。我們說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巴基斯坦青年的美國夢碎,但這樣夢碎的小說卻也給了我們的一個機會,看見美夢背後荒謬扭曲的一面。所謂的主流是什麼?你以為依循著這個路來走,就是一條康莊大道,卻忘了自己的本質,想要去做別人,卻失掉自己,怎樣都拼湊不出完整的自己。心之所在,才是你真正的方向。
我還蠻驚訝這書在英美社會的出版的,也許他們也須要另一種聲音來提醒他們自己富足的社會來自他們曾經這樣多元文化擁抱,他們曾經驕傲展示的一切吧!
《試讀》黃昏老爸的煩惱習題 A spot of bother
黃昏老爸的煩惱習題 A spot of bother
作者:馬克.海登
原文作者:Mark Haddon
譯者:林靜華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02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131091
裝訂:平裝
雖然是576頁厚厚地一本書,不過讀起來非常的順暢,那跟好萊塢那種表達方式很大的不同,你覺得主角也太神經質了,但卻也不能不同意也許我們到老年也會這樣,OR觀察我們自己退休的老爸也許也會發現類似的情況呢!
當初試讀活動裡看到,裡頭問題說:請問「女兒執意嫁給爛男人」、「兒子的女朋友是男的」、「老婆和你的同事紅杏出牆」和「自己長了莫名紅斑」,哪一件事會最讓你焦慮,為什麼?複製當初自己的答覆:「自己長了莫名紅斑」。因為唯有這件事跟我是有相關的。女兒、兒子選擇的伴侶那就是他們對自己人生的選擇,老婆紅杏出牆,他是有自由意識的,反正我也不能強加控制,對於自己的身體是要跟我一輩子的,當然會讓我感到焦慮啊!當初我回答這問題是用我現在的生活體驗,在看到書中他看取消跟他弟弟的露營計劃回到家裡,卻發現自己親愛的老婆卻和前同事在床上翻雲覆雨,我好像比較可以體會許多街頭受訪者選擇「老婆和你的同事紅杏出牆」,就在那字裡行間,感受到這份焦慮。而且似乎是這份焦慮延伸擴大了他對自己身體疾病的想像,讓我們看到這樣一部『黑色喜劇』。
每個家庭裡都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要去澄清似乎要花費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好像家人也不見得會了解,所以就選擇了模糊處理,想說不說清楚,好像這問題就不存在似的。家裡的成員都對凱蒂的男朋友不滿意,但沒人想去當這個壞人去點破這問題,說出自己的想法,OR花時間去認識他。每人都知道兒子傑米是同性戀者,但好像他只要不沒帶男朋友出現在大家面前,就可以假裝這事情不存在。兒女們知道父母家人對自己伴侶的不滿意,給自己一個逃避的藉口,一方面沒有去正視自己和伴侶的關係,總覺得有許多的反對力量,好像這段關係就是可有可無,沒有真正去面對自己的心,了解自己對伴侶的感情。老媽以為自己老公對她是全然的漠不關心,以為外遇對象才是自己的心靈伴侶。老爸在發現老婆外遇選擇逃避,不願意面對去贏回自己老伴的心,卻讓自己更加陷入疾病與死亡的焦慮中。不過正如傑米再追尋自己的過程裡說的一段話:他終於明白他需要這些人,凱蒂、老爸、老媽、雅各,他們有時讓他氣得抓狂,但他們始終都和他在一起,他們是他生命的一部份。這也就是家庭的意義,無論過程有多少爭吵,但在這不斷的爭吵裡,面對自己的心,找到自己心之所往,也和自己最親密的家人達成和解。
當然作者描繪老爸那「疑似」有「慮病症」 的狀態真得很生動。喬治的臀部也出現令人困擾的斑點,洗澡之後斑點仍然沒有消失,反而發現在手臂上好像有更多斑點出現,連看到《魔戒》中的半獸人都會讓他的胃承受不了,想要嘔吐。更令人發噱的他竟天真的想用剪刀去剪掉這片紅斑,早上等車之際看到這一段文字我其實有點害怕,好吧!我是膽小鬼,不太敢看所謂受傷流血自殘的行為,可他也真的將喬治那份歇斯底里的狀態描繪到你真想在他頭上敲上一筆,看他是否可以醒過來。不過,每個角色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不安與不確定,你以為芝麻綠豆大的小事,也許在當事者就是世界大戰,讓他焦頭爛額。
很容易讀的書,也會讓你發笑的書,卻也可以讓你去思考生命的書籍。
Tuesday, March 10, 2009
我的愛車,FCR 1 W
看著許多人的環島日記,看看自己好像那一種方式走台灣都嘗試過了,鐵道之旅、公車之旅、到自己開車趴趴走,就想說換個方式來認識台灣。當然我一直有個夢去單車環島,似乎總是得有個開始吧!該買那輛車呢?首先想到小摺,畢竟我那麼愛趴趴走,方便攜帶的特性說真的好像很適合我,可是我又有品牌情節,目前Giant的小摺沒有適合我的,ok,先刪除了小摺。然後就在公路車和登山車裡來回擺盪著。很努力研究,選定了若是公路車就買FCR1W,若登山車就買ARETE 1,然後就到店裡看實體車了。
去了兩次因為都是週末,每次都有活動,一大堆的拍攝人員,我看過實體車,後來上樓跟店員聊聊,慢慢聽取她對車款的分析。對我們這種初入門的,他也不會要你買非常貴的車款,根據你的須求慢慢陪你去了解你適合的車款。最後選了FCR1W,我必須說他的烤漆顏色真的很美,還有最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很輕,對我來說後來重量是它勝出的最大原因啦!
假日的Giant liv通常都比較多人,而那時家裡在裝修,說真的我也不知幾天工程可以結束,所以約了之後來取車,那時再選配備,很高興決定了車款,當然腦袋裡可就開始斟酌可以買那些配件了。
上週四翹班賞櫻花,本來想說就直接去取車好了,不過後來有點良心不安,就還是回去上班三個小時,想說下班才去店裡,雖然氣象報告說當天要變天,但常常不準嗎!也許我可以將車騎回家去。沒想到我還在選配件,樓上店員就下樓跟我說:下雨了!不過還好我決定不要冒險騎回去,本來小雨的,瞬間就是大雷雨。所以車子只好繼續在店裡待著了。
本來他們預計幫我外送到家裡,我看看天氣是轉好了,早上就帶著我的安全帽和手套出門了,也打了電話給他們不用外送了,留著等我自己去領取吧!
當然了,在我騎回家之前,他們要我先試騎,然後調整高度,把手寬度,讓你習慣變速狀況,然後我才可以真的上路騎回家。從敦化北路到建國南路,台北的交通真的不太適合腳踏車騎乘,我只好在一些路段跟行人借一下人行道,不過這樣真的沒辦法飆出速度,我想那天我該去河濱好好騎上一段,看看可以有怎樣的速度感出來。
大家認識一下我的愛車吧!我必須說這顏色真的是我的顏色啦!看看相片,不過希望大家以後可以看到我跟它到處趴趴走的相片,它可不應該一直待在我的屋子裡呢!那絕對不是我買它的用意喔!
—車架 GIANT ALUXX 鋁合金6061車架
—速別 27段變速
—前/後變速器 SHIMANO FD-R443/RD-4500
—前叉 GIANT 碳纖前叉
—尺寸 3XS(39)/ XS(43)/ S(46.5)
—顏色 白/淺藍, 粉紅/紫
—重量 (不含腳踏)9.3KG(XS)
目前先跟它培養感情啦!希望五月份他跟我到花蓮時,我已經可以享受騎乘的感覺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