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歐布萊恩六歲時罹患小兒痲痺,他的四肢從此再也無法移動而多半在醫療床上度過。看起來身體的殘障並沒有束縛了他的人生,他進大學,成為詩人與記者的馬克,因為一個採訪主題:殘障人的性生活….,他在採訪過程裡想著自己?”性”之於我是怎樣的狀況呢?畢竟他全然沒有性行為,甚至連自慰都不行。決定在三十八的年紀,體驗人生的「第一次」:他請求教區神父的協助諮詢擺脫處男之身,並找到性輔導師雪若指導他迎向這一切。雖然說是面對第一次性行為的那份焦慮,卻有更多他自己面對這疾病的真正心情。他一直認為是因為自己生病,讓父母疏於照顧妹妹,他覺得自己是造成妹妹死亡的主因;他認為自己是讓他父母生命困頓的來源。面對自己生命的苦痛,才能真正面對他對性事的焦慮。所以雖然是性治療,也是他放下過去面對自己的治療過程。
好吧!其實我不知道有這樣一個職業,還真的真槍實彈上場啊!是還蠻讓我驚嚇的一個治療師角色。不過你確實感受到這樣的專業,只是人與人之間真的不會有擦槍走火的狀況嗎?他們兩個確實有那些火花在展現,只是理智將他們拉回現實。那是兩個成熟的靈魂才可以的表現,也才可以成為一輩子的朋友。
在雪若的引導之下,馬克終於在釋放靈魂之中解放肉體,他在性靈與身體的結合之間,將性幻想訴諸現實而美夢成真,並且找回自己的信心,因而獲得更多朋友的肯定,也勇敢去追求愛。
你看著電影,正如他自己所言的,在他的告別式裡有自己心愛的3個女人都會參加,而那些女人確實是愛他的,而不是同情他。一種接受自己的自信,也讓別人更加容易與他相處,其實也就忽略他殘障的事實。
全片以身心障礙者的觀點,傳達他們不僅需要心靈需求,亦需身體上的自由,我想我們這些”健康”的人不太會去站在他們的立場去想過,我還記得散場時我旁邊的還在詢問:他們都不能活動了,會有感覺嗎?會有需求嗎?電影真的替我門開另一扇窗。看到不同我們生活裡的風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