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10, 2015

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


這是部好看的電影,若我們不認識主角,單純看導演編劇想要表現的天才,這就是個好電影。但若是要像圖靈致意的話,這好像有點小小污滅了這「電腦之父」。若想要平反他當年因同性戀被判的罪,電影裡也看不出那種相挺的意味。甚至故意將他的機器命名為「克里斯多夫」,似乎這不是史實的一段,弄得去強調他的同性戀身份。但我覺得同性戀就是一般人,根本不須要這樣做,弄得更是去突出這一點點不同,而不是他更多對人類的貢獻。

我沒看過福爾摩斯,有人說男主角將這兩個角色弄得有點像,這我倒是不知道。但我覺得他們用很刻版化印像去處理所謂天才的不『社會化』,只是根據傳記裡描繪,圖靈本人不是全然不懂社交,只是可能在某些不夠聰明的人身上,他也許不願意花那樣多的時間跟你對話。加入女主角這角色是為了中和掉太男性化的色彩嗎? 還有一些背離史實的部份…,是為了呈現戲劇化效果嗎?讓一切好像都沒進展,沒有長官的支持?然後就這樣忽然間有了成果。會讓人比較驚奇吧!

而對於他最後自殺的議題,又是強調他作為同性戀烈士的一面,因此他們捨棄圖靈的一切面向,只為了去說他是多麼無辜受害。全片的結局是一句話:「經過政府強制的一年賀爾蒙療法之後,圖靈於1954年自殺。」只是現實是圖靈在1952年因為同性戀獲罪,選擇賀爾蒙「療法」以避免入獄服刑。這種強制治療極度野蠻不文明,圖靈曾抱怨他竟然長出了胸部。但治療在1953年就結束了,距離圖靈死亡還有整整一年。但根據另一傳記作者訪問許多至親好友(包括圖靈母親本人)的陳述,他們完全看不出圖靈在死前有任何心情低落的跡象,以及驗屍官的判斷「他沒注意而吃了有氰化物的蘋果」。

當然這蘋果也許就是那咬一口蘋果的由來,也可能Jobs對圖靈致敬的意味,多一些傳奇色彩。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