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8, 2013

雨中散步聖彼得堡


第二天起床後跟櫃檯交代要吃早餐了,他們準備好後就會敲我們的房門,早餐得在房間裡吃,因為這裡全部都隔房間,沒有多餘空間可以當餐廳、交誼廳了。第一天吃這早餐還覚得OK,但就這樣的內容吃到第五天我就基本上放棄,第六天我們就先出去買麵包再回來喝咖啡、優格而已。其實也不是這裡不好,該說是俄羅斯人的餐點變化沒台灣豐富,我們就被台灣養大的胃,沒辦法忍受太久。
 
下雨天,本來最好的安排是去隱士廬博物館,不過週一休館,所以呢!就先來去基督喋血大教堂,之後再看情況做決定吧!
 
來說說這個教堂的故事吧!基督喋血大教堂(Храм Спаса на Крови)正式名稱為「基督復活大教堂」(Собор Воскресения Христова)。1881年3月13日,亞歷山大二世的馬車通過格里博耶多夫運河河堤時,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扔進一枚手榴彈,皇帝出血嚴重,被送回到冬宮後幾小時後死亡。1883年,其子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亡父在此地點修建教堂。工程進展緩慢,直到1907年尼古拉二世在位時期才最終完成。
 
暗殺發生現場的一段街道被封閉在教堂的牆內,因此該段堤防延伸到運河中。在內部,在亞歷山大遇刺的精確地點設計了一個祭壇,裝飾以黃玉、琉璃和其他寶石。沙皇的血從簡單的鵝卵石中溢出,濺到地板上,與周圍與極為豐富的裝飾形成鮮明對照。
 
喋血大教堂的建築風格迥異於聖彼得堡的其他建築,該市主要是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風格,但喋血大教堂特意設計成中世紀俄羅斯建築,類似莫斯科紅場的瓦西里教堂 ,我們戲稱它為”小瓦西里”。教堂內有7500平方米的馬賽克 -超過世界上任何其它教堂。

1917年俄國革命以後,教堂遭到洗劫和掠奪,其內部破壞嚴重。蘇聯政府在1930年代初關閉了該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列寧格勒被德國軍隊圍困期間,引發嚴重的飢荒,它被用作蔬菜倉庫,因此得到了綽號「馬鈴薯上的救主」。它遭到嚴重的損害。戰爭結束後,它被用作附近的一個歌劇院的倉庫。
 
1997年8月,教堂在關閉27年後重新開放,但尚未祝聖,不作為全時間的禮拜場所。現在,它是馬賽克博物館。即使在革命以前,它也從未充當公眾禮拜場所,只是專門用來紀念被暗殺的皇帝,只舉行東正教的追思禮拜。現在,它是聖彼得堡的一個主要旅遊景點。

教堂出來後本來要去逛市集的,結果才逛了兩攤,真的下起大雨了,我必須說我被這裡攤販流利的英語感動到了,就這樣買了兩隻俄羅斯娃娃了!
 
繼續雨勢真的太大了,我們趕緊躲到勝家大樓去。就開始挑選起明信片了,這裡的明信片選擇真的很多,雖然後來大家忙到都沒時間寫明信片,但我還是在最後關頭寫完自己買的10張明信片。
   
這棟大樓建於1904年,由Pavel Suzor替勝家縫紉機公司設計,1919年轉給聖彼得堡市出版社(Petrograd State Publishing House),很快成為城內最大的書店,甚至1942年圍城戰期間還有營業。現在這裡的書店叫書屋(House of Books),入口處附近都是給觀光客的紀念品和各國語言導覽書。繼續躲雨的時間確實也真的看了本聖彼得堡的旅遊書呢!

對面是喀山大教堂,由俄羅斯建築師沃羅尼欣設計,於1801年8月開始奠基儀式。教堂以古羅馬聖彼得教堂為原本,歷經10年於1811年竣工。但是由於教堂的正門面向北方,側面面臨涅瓦大街很不美觀。所以,在教堂東面豎立94根科尼斯式半圓型長柱長廊使喀山教堂變成典型的俄式教堂。幾乎每天都經過許多次,總說之後來參觀,結果到最後都只在門口而已!

雨勢小歇片刻,趕緊跑到大商場繼續躲雨。有200多年歷史的大商場,是棟古典的建築,裡頭確實有很多東西,我可是有先發零用錢讓他們可以享受點買東西的樂趣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