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7, 2016

檳城小旅行,喬治市亂走

   
原本我還想根據地圖,過點觀光客一般不浪費行徑的尋找景點,後來發現自己一會覺得太熱,想說先來找間咖啡店窩一下;一會又被路邊的人事物吸引住,然後不自主地就轉了彎。另外就是我討厭手上拿著地圖,但一時半刻間又很難全部背起來,另外那些景點的資料也是要上飛機前才開始看,腦袋就這樣依稀記得。才走了一會就決定拋開這一切,反正市區就這樣大,我有5天可以慢慢走,怎樣也繞上個幾圈。
   
就這樣先找早餐地點,吃飽隨便轉彎後看到哪個點就是個開始,那一堆中華會館、回教清真寺反正喜歡就看看,也不想管那些清真寺名字,就簡單享受城市漫步的感覺。所以我就一直在中華會館、清真寺、教堂間交錯,然後補個博物館、一些英國殖民時期的大建築,中間歇息吃個東西,歇歇腳;喝個咖啡,進冷氣房除些暑氣。
  
不知不覺也就走到海墘,那就繼續姓氏橋走走,跳過陳、王、林,直接來到周氏橋,實在是太曬了,我需要遮蔭,另外就是水喝完了,急需補給,這裡店家最多,趕緊買了水,跟店主人聊聊天,另一個愛台灣的馬來人,來過台灣許多次,就愛看台灣的媽祖廟。
  
姓氏橋 ——檳城喬治市 (George Town) 當地最早的華人水上村落。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漢末,但真正開始密集起來其實也不過 200 多年的歷史。當中國華人 (多為中國閩粤沿海的一些貧困農民) 下南洋 (分散東南亞各地),有部份到檳城定居,由於檳城靠近海,除了經商/ 貿易,很多選擇了重拾舊業 —— 以海 (漁業) 為生。後來陸續有不少華人南下,融入原來開拓區的群體,加上大部份都來自同鄉且同姓,為了能相幫互濟,便携手在港口搭起橋板并在上面建造房子,構成 —— 姓林橋,姓周橋,姓王橋,姓陳橋,姓李橋,姓楊橋,姓郭橋,和少數不同姓氏的雜姓橋,随着人數日益增长便形成一座座獨特的水上村落。
  
原有的八座姓氏橋因老化和遭受海水腐蝕損壞,不得已被拆除,目前僅剩下六座了。而今姓氏橋更全數被列入世界遺産,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能得以更好的保存,不至於因發展而遭拆毁。自姓氏橋被列入世界遺産後,每天都吸引不少游客前往,造就了謀生的機會,才得以讓部份年輕人留守此地。
  

走在其中還是感覺悶熱,一直到最後的廟前才真正吹到海風,根本想在這裡打個盹。後來跟阿婆聊天,好吧!我在海外用福建話跟人家聊天,該也是難得的經驗吧!而住這附近的女孩拍婚紗了,選在她從小生長的地方拍照,也很有代表意義。後來又帶了法國人來這一趟,雖然她是越南裔不懂華人的歷史,但看看檳城最大族群進來這城鎮的地區,也算是認識檳城的一部分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