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8, 2015

秘魯‧玻利維亞手繪旅行

秘魯‧玻利維亞手繪旅行
作者: Peiyu(張佩瑜)/圖文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5/13
語言:繁體中文

其實是為了玻利維亞買這本書的。多少年來一直破解不了玻利維亞簽證問題,去年終於傳來好消息,看起來是真的開放我們申請簽證了,好像也提醒我可以回秘魯去走走,再來去的的喀喀湖小島發呆。

《土東、伊朗手繪旅行》《中亞手繪旅行》、《大吉嶺手繪旅行》後,作者Peiyu最新作品,走向遼闊壯麗的南美洲!因為他有兩個月的暑假,總可以看到他這樣50多天的旅行,其實我超羨慕她那一趟的大吉嶺旅行,雖然天氣爛到爆,但因為下大雨,好像名正言順地偷懶沒有行程,而且那裡感受到好多的當地人的溫暖啊!

她說:「秘魯和玻利維亞之旅好像是在閱讀一冊歷史與地理、人文與自然的長卷,讓人細細品味,捨不得闔上……

這一次的秘魯和玻利維亞是古印加帝國的一部份,許多當年在秘魯的記憶在閱讀的過程裡都會跳出來,而且真的好喜歡秘魯的食物啊!真的可以計劃重回秘魯,去幾個他書裡描繪的小鎮,然後再去拜訪天空之城,看那奇幻之景,當然還有沙漠、鹽礦…

多數印第安族群仍依循祖先的古老智慧,過著傳統生活。節慶面具歌舞的魔幻寫實,引領本書作者Peiyu進入迷人的文化地圖,抽絲剝繭地尋找出其中的歷史脈絡;她鑽入迷宮般的巷弄和傳統市場,體會常民文化,喝一杯古柯茶對抗高山症,吃一碗雞湯麵(我想念秘魯的雞湯麵,清甜的雞湯啊)抵禦高地的寒冬,然後邊品嚐秘魯咖啡(這該是這次要的體驗,我對秘魯咖啡竟然完全沒有印象啊!)邊寫日記,元氣滿滿的繼續向前……當然Cola Cola還是要繼續喝的啊!


一直很羨慕會畫畫的人,可是她這樣帶著頭燈在房間裡畫畫,後來才發現房間的燈壞了,也太可愛了吧!然後帶著頭燈在博物館裡畫畫,想要低調也很難吧!為了買電湯匙畫給人家看也真是太天才了。不在於她提供了什麼旅遊資訊,而在於一個人可以這樣旅行,這樣進入另一方土地的生活。誰說旅行就一定要去那個景點呢?就在於你的心態吧!

Peiyu
的行程
以沿海現代大都會利馬為起點,人口爆炸的大都會鋪寫了獨立建國兩百年的動盪不安與貧富差距,離開觀光客的舒適圈,孤寂的泛美公路旅程好像沒有終點,前往沿海沙漠的布哈馬小鎮,只為了看一眼現代「捕霧網」的集水設施。

告別冬季濃濕霧籠罩的沿海沙漠,向安地斯山地的古老城鎮深入,坐著搖搖晃晃的小巴士,造訪山間傳統小聚落,經歷驚險的公路夜車之旅,參加偏遠小鎮的節慶,從阿亞庫喬古城到庫斯科要塞遺址,見證太陽帝國的光榮興衰,豐饒的土地記載著苦難,殖民歷史讓人感覺沉重,當地人的真誠笑靨和堅韌性格才是現世生活。

臨時前往亞馬遜河流域來一段生態探險之旅,卻因為語言不通,不小心住進雨林村落的薩滿家裡,午夜來臨前,當所有人喝了靈媒熬煮的迷幻藥水,進入看見前世今生的催眠狀態,Peiyu卻很淡定,認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還是先去睡覺比較實在。

比起秘魯,玻利維亞少了觀光味,多了質樸和野性之美,上天用神來之筆皴擦勾勒,安地斯山地的陡峭山嶺猶如中國水墨北派山水的剛勁大氣,奇山峻岩令人屏息,拉巴斯的陡峭階梯考驗旅者的體力和耐力,波多西礦坑體驗讓人遙想歐人拓殖的歷史片段,在博物館裡為自己上一課哥倫布大交換的全球化歷史,儘管Peiyu總是把吃苦當作吃補,不過舒適的蘇克雷的確讓人萌生「乾脆住下來不要走了」的念頭,但還是鼓起勇氣去了旅行指南沒提到的小鎮,卻意外參加了一場星空下的盛宴。

數千年歷史縱深的輝煌固然讓人驚嘆,廣袤的大地的奇觀異景,更是旅途中的亮點,看過了的的喀喀湖的遺世獨立,水光接天,曾經以為這就是世界最美麗的風景,直到抵達玻利維亞,烏優尼鹽湖反射映照天空的倒影有如「天空之鏡」,才明白這是「一生一定要去的地方」。

傳統與現代、豐饒與匱乏、歡愉與苦難、衝突與磨合,這是一塊各種反差極大卻又雜然並存的土地,交織成迷人的魔力,讓人回味無窮。

Wednesday, May 27, 2015

夕霧花園The Garden of Evening Mists

夕霧花園The Garden of Evening Mists
作者: 陳團英 
原文作者:TAN TWAN ENG
譯者:莊安祺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5/05/02
語言:繁體中文

對於二次大戰,日軍橫掃整個東南亞,但我們知道比較多的是中國的部份,而歐美電影探討回憶的比較多又是泰國這一區域,對於馬來西亞這一邊,倒是不太有了解的。

而作者的背景又是一個特殊的。馬來西亞華人,來去馬來西亞幾趟,認識一些在那邊已經定居兩代or三代的華人,or路上碰到的一些華人計程車司機,or旅遊在外碰到的,他們真的是語言天才,馬來話、英語、北京話這是基本配備,餐廳認識的還會好多個中國的方言呢!而在文學方面,我目前知道的大部份都是用華文書寫的,對於英文書寫的這些作家倒是知道比較少,閱讀的東西也比較少。

故事主角是雲林,二戰期間受困於馬來亞日軍拘留營中,姊妹兩人仰賴想像力渡過每一個痛苦的日與夜。貌美的雲紅被關在小屋中充作日軍洩慾的慰安婦。在礦坑裡做苦工的雲林,想盡辦法溜到姊姊被監禁的窗前。能夠聽見彼此的聲音,甚至一起想像建造夢想中的美麗花園,成了支撐她們活下去的力量。在戰爭結束的那天,卻只有雲林一個人逃了出來。

獨自存活,雖不是她的本意,但雲林仍為拋下姊姊而感到自責。所以學成歸國後加入那整理二次大戰的戰犯審判,一方面希望能讓日本人得到懲罰,一方面希望可以找到他們被囚禁的地方,可以找到姐姐最後居所,造個墳or紀念物,讓自己的心放下。

只是一直都未能如願,也在自己跟當局絕裂,未能忘懷姊姊的雲林,決心將兩人想像的花園付諸實現。她找到一位優秀的園林師中村教導她造園技巧。可是中村的日本人身份卻帶給雲林莫大的痛苦,即便是簡單的日式鞠躬行禮,都讓她有再次陷入拘留營的錯覺。
 
為了學習造園技巧,雲林搬到夕霧花園和中村一起居住。夕霧原是日本古典小說《源氏物語》中的人物,這座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日式花園,正如同它的名字那般優雅美麗。

隨時間過去,雲林和中村日趨親近,與中村一起重建花園、學習弓道,使雲林躁動不安的心終於得到平靜。不過某日中村卻在馬來西亞的山林失去蹤影,只留下這座夕霧花園、一批浮世繪作品與再次遭遇離別痛苦的雲林……

多年後,雲林再次回到夕霧花園。她曾因害怕痛苦的過去選擇遺忘,但因病失憶的陰影卻使她渴望回憶。面對當年中村神秘的背景與失蹤的真相,再次擁抱回憶的決定,究竟會帶給雲林無法承受的痛苦,或是能賜予她解脫的希望?

這輩子我一直試圖遺忘,但如今卻渴望回憶……

愛情、日式庭園、馬來西亞叢林,加上戰爭裡一些神秘……組成這樣的一個故事。

Tuesday, May 26, 2015

耶路撒冷的移居者

耶路撒冷的移居者:一段在衝突中探求接納,在絕望中發現希望的異鄉生活告白
The Unlikely Settler
作者: 利皮卡.佩拉漢 
原文作者:LIPIKA PELHAM
譯者:曾志傑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5/05/02
語言:繁體中文

整本書就是作者的移居生活實錄,只是地點到了耶路撒冷,一塊特殊的土地,加上他自己孟加拉的故鄉背景,很多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的紛爭,會讓她想起孟加拉經歷過的分離。在熱情與孤寂、離散與聚合間,探詢家與身分之意義,無論先後,流浪者的故事皆已深植土壤,在這塊土地上盤根錯節地展開。

「這世上沒有人能永遠獨占一片土地。重點在於尊重,只要不去破壞房子、歷史遺跡、清真寺、教堂等種種先人遺產,只要不去褻瀆這些山坡上的回憶,我覺得妳跟我都有權待在這裡。」當時她覺得入住巴勒斯坦人原本的房子有種侵佔的意味,而一個朋友說了這樣一段話。


在這樣充滿二分法的世界,而她一個南亞的移民,丈夫是個猶太人。原本在英國生活裡就有不同文化的衝突了。而移居以色列,搬進耶路撒冷──一個蘊含豐富文化、備受爭議的神聖之地。面臨新環境的衝擊,兩人婚姻一度岌岌可危。陷入矛盾難解「以巴衝突」中的佩拉漢,從個人經驗出發,在婚姻生活的軸線上,進而觀看周遭,體認當地人們的對立與仇恨、矛盾與誤解;記錄下文化之衝突,生活之齟齬。失根的靈魂試圖找到歸屬,在內心世界與外在環境交互激盪中,儘管模糊,仍試圖在這座繁複的城市裡勾勒出和解與希望之圖像。

除卻這塊土地人民的矛盾,在她的家庭生活裡,我必須說我好喜歡她的女兒,看到成長的痕跡,看到小孩子的純真,沒能理解世界怎就這樣一分為二,還這樣絕對。對於他們的婚姻,看得到愛情、吸引力,卻好像少了一份寬容,包容,體貼。至於那海關的許多無理行為,也許我並不一定會碰到,但我還是覺得這國家沒把人當人,在這個點上我真的一點都沒辦法喜歡以色列。

Monday, May 25, 2015

薩爾加多的凝視The Salt of the Earth

萬頭鑽動的巴西礦坑、蒼翠蓊鬱的印尼叢林、東西伯利亞海北方的荒涼小島;每張相片都充滿力量,讓人沒辦法忽略它的存在。

電影說的是這個足跡遍佈全球,四十年來從未停下腳步,巴西紀實攝影大師塞巴斯提安薩爾加多,在一張張照片中,所凝視的不只是人煙罕至的世外奇景,也是活在貧窮、疾病與剝削之下的芸芸眾生百態。

很簡單的心情看這影片,該就市欣賞這些讓人驚豔的相片,但不知道就覺得少了些什麼?看起來這對夫妻確實很有眼光選擇主題,也看到了人文觀懷的某些相片,但好像還是太歌功頌德了一些。攝影家也許不需要背負拯救世界、解決社會紛爭的十字架,但看著他們夫妻倆討論的企劃案,該不單純的就是透過鏡頭反映社會現象,我想那樣出生入死,花上好幾年的時間,該是要表達人完的觀懷,引起社會的注目,希望讓這社會有些不同。但那樣的人文關懷好像是記錄片導演自己說的,沒能看到對於問題的深層思考。走出戲院,我們印象最深的可能仍是薩爾加多高超的攝影作品,但對於他「非常關心」的人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事實的核心究竟是什麼樣貌,依舊顯得模棱兩可。因為最終,溫德斯只讓這部影片拍下他個人的孺慕之情,以及徒留薩爾加多在鏡頭前自說自話。

資深影評人史考特(A.O. Scott)對於這部紀錄片的評論所言:「正因為薩爾加多的照片為我們揭開了一些殘酷且不忍卒睹的事實,面對這些影像,我們更加需要一個更為深入、更費力氣的批判視野。」

畫面真的很美,相片也真的很有power,主題看起來也很正確,只是沒有更深入的觀點去支持這偉大攝影師之偉大的內涵。裡頭有一段海灣戰爭(Gulf War)之後,拍攝被伊拉克放火點燃的科威特油井與辛勞滅火的美國人,焦點好像就是那些消防隊員,那樣的辛勞,深入這樣的危險之地,但這場火背後的美國-中東政治利益肇因,消散在他絢麗的照片中一般。這裡頭的因果,這樣的呈現手法,是很容易模糊故事的全貌的。

整部影片真的是導演對攝影師致敬的意味。

Thursday, May 21, 2015

梅岡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

梅岡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
作者: 哈波.李 
原文作者:Harper Lee
譯者:商辛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0/10/01
語言:繁體中文

一本出版超過50年的作品,今年七月作者第二部作品要出版,藉著這樣的消息提醒我去找到這本書來看。50多年來這一直是個傳奇,不只是作品本身,作者本身也是受囑目,第一本書就紅了,卻再也沒出過書,直到今年才聽說有一本書要出版。

1960年出版的作品,即使到50多年後的今天,人權問題還是存在的,也許我們已經學會尊重各種人群,但歧視問題還是時有所聞,更何況50多年前在美國南方的小鎮呢!芬鵸先生答應幫一位黑人辯護,雖然這公然跟全鎮上的人為敵,兩個小孩也成為鎮上人家的攻擊對象,但他堅持他的所有作為得可以面對小孩,仍然堅持之。在那樣的社會氛圍下,所謂善良而堅信上帝的好人,明知道被告湯姆並沒有強暴白人女孩,卻仍然決定判他有罪……

另外我真愛死他對那兩個小孩的教育態度。不僅隨時要求自己可以給小孩子做典範,他也認真聽他們說話。而且我好愛他跟兩個小孩的對話,充滿了愛與知識的傳遞,又沒有那樣八股。

而整個故事藉由六歲小女孩的眼睛,來看形形色色的人性、隱私與哀樂,全書充滿特殊的美國南方風情,慵懶、純真而樂觀,對於人性的不完美與種族歧視雖有著銳利的省思,卻又寬厚包容。1960年出版之後,旋即獲得普立茲文學獎,其影響力至今未曾衰退:它暢銷全世界二十六個國家,光美國一地就銷售三千多萬本。同時它也是美國圖書館重複借閱率最高的書、2001年芝加哥第一屆市民共讀之書、英國青少年最愛的小說之一,更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世紀之書」

而看完書我好喜歡『思葛』,竟然讓我想去找DVD來看當年是誰演這個小女孩了,超越我對偶像葛雷哥萊畢克的角色呢!

Tuesday, May 19, 2015

地下社會Underground


有一種最忠貞的愛情,叫做革命。 有一場最無望的革命,叫做愛情。

20年前的電影,是有些荒謬,但歷史上有多少的戰爭和革命原本就是個荒謬的事。

橫跨了50多年的歷史時間,在相同的一片土地上卻還是在打仗。1941年為了反抗納粹、法西斯而奮戰。而時光荏苒,那一群因為戰爭迫害緣因躲到地下的人們,20年歲月走過,還以為自己心目中的聖戰還在進行著,所以不得不躲在這個地窖裡加緊為「革命」製造武器。只是當某天因為一場混亂,他們離開了地下社會,另一場戰爭卻又持續著,感覺上就是這一路的戰爭確實也沒停過,只是自己當初的祖國『南斯拉夫』就這樣不見了。

生命是個怎樣的荒謬呢?那一場戰爭有比較神聖嗎?而那群人生產的武器實際上是從豪宅後院整批運往國外,為馬可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

時序到了1995年,南斯拉夫再一次陷入內亂之中,舊日的恩怨情仇也到了該了結的時候,這群在地下生活的人們都難免於悲劇的結尾。


本片是南斯拉夫名導艾米爾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的經典作品之一,獲得當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以魔幻超現實的畫面情節、黑色的敘事方式與角色的荒誕無稽,狠狠諷刺了政治至上及英雄崇拜,把人性的黑暗面挖苦了一番。

Monday, May 18, 2015

我是你的男人:李歐納.柯恩傳

我是你的男人:李歐納.柯恩傳
I’m Your Man: The Life of Leonard Cohen
作者: 西爾維西蒙斯 
原文作者:Sylvie Simmons
譯者:陳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5/04/27
語言:繁體中文

認識Leonard Cohen該是某天不小心買到一本他的書,就好像誰推薦,我就想說什麼書我都看得下去,反正只要是文字就行,然後看『渴望之書』裡的詩,繼續尋找他的歌,然後我竟然慢慢愛上這歐吉桑的音樂了,覺得那聲音愈聽愈有味道,一種生命走過的體驗。


他是加拿大文壇的國寶,他是搖滾樂界的拜倫
他是影響世界的巨擘,他是跨越時代的傳奇
他是詩人、是歌手、是畫家、也是作家
各位先生女士們,他是……──李歐納‧柯恩──


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是你不得不認識的名字。不過我認識他的歷史是他因為被經紀人盜走所有的錢後開始他的巡演,重新為他的退休金帳戶注入金額。記得那年有個柬埔寨的演出,超級想為了這場演唱會飛一趟柬埔寨的。而逐漸才去認識更多的他,而且發現開始知道這個人,在電影裡、其他書籍裡就不斷出現他的名字,而看完這本傳記,發覺他真的是somebody。他不到三十歲,就被譽為加拿大文壇的「偉大詩人」;他的歌曲,被各國藝人翻唱成超過三百個版本;他的第一本詩集,如今要價一千美元以上;他的小說,讓他被評論家譽為「喬伊斯在世」;他天生叛逆、追求自由,卻又從容優雅、風度翩翩;他的詩詞歌曲啟發世界上無數的藝術家,乃至有大量的電影、紀錄片、專輯、演唱會、文學作品紛紛向他致敬。這位集作家、畫家、詩人、歌手、僧人、情聖、癮君子於一身的老紳士,不只是連搖滾巨星Bob DylanU2Lou ReedNick CaveR.E.M.StingIggy Pop都為之瘋狂的傳奇人物,也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家,《我是你的男人:李歐納‧柯恩傳》正是關於這位男人最權威的傳記。
  
這本書細述柯恩傳奇的一生,包括他在蒙特婁的生活與家庭;他在三十歲前立足加拿大文壇,受到世界注目;他前往希臘伊茲拉島閉關創作,寫出飽受爭議卻獲高度讚譽的小說《美麗失敗者》;他來到紐約,以三十三歲「高齡」成為民謠搖滾歌手,在搖滾樂百花齊放的六年代占有一席之地;九年代,他遁入空門、落髮為僧;七十高齡的他發現最親密的經紀人,盜走其畢生積蓄和財產,迫使他必須復出掙錢,全球巡演;他一身西裝、軟呢帽、老派優雅和低沉嗓音,成為鮮明的符號、亦成為排行榜與年輕人的指標。此外,他和眾多名人、藝術家的交往,更豐富他的傳奇色彩。當然,還有貫串他生命中精彩的戀情,以及憂鬱症。
  
閱讀這樣的生命故事,才忽然間知覺那是怎樣的一個時代啊!一些我們以為的歷史知名人物原來都在這時代裡交會著。許多巨星級的人物,包括茱蒂.科林斯(Judy Collins)、路‧里德(Lou Reed)、伊基‧波普(Iggy Pop)、尼克‧凱夫(Nick Cave)等都在他生命過程裡。當然,這串長長的名單中還有他的情人兼繆斯女神們,麗貝卡‧德莫妮(Rebecca De Mornay)、瑪麗安‧伊倫(Marianne Ihlen )、蘇珊‧艾羅德(Susan Elrod)。而且這大部份的女神們卻沒有對他有怨懟,這其實也是很了不起的狀況。。

兩天一夜Two Days One Night


本片為比利時導演尚皮耶達頓及盧達頓兄弟執導的作品,由法國女星瑪莉詠柯蒂亞主演。

《兩天一夜》是一部探討工人處境的電影,珊德拉在罹患憂鬱症後,公司的老闆打算將她解雇,並用1000歐元的獎金說服其他同事投下贊成珊德拉離職一票。但生活裡也有她該面對的,沒有這份工作,就得領救濟金,家裡的房貸也許就會有問題,所以再爭取第二次投票的機會後,她必須利用週末的時間,一一去說服她的同事們幫助她,其中不乏與她非常要好的朋友。

整部影片女主角為保住飯碗,必需挨家挨戶,登門拜訪,不斷重覆她的須求,但也因為實地拜訪,她也面對每個同事的家庭狀況,一種類紀錄片的寫實氛圍,從中掃瞄了工人生活實況與困境。

就這樣看到資方操作,就是因為勞方衣食有慮,資方才能誘之以利,人性本色面臨義利之擇,才會展現無遺,不然其實就一件事,就這樣不斷述說自己的立場,卻又將力量呈現。

資方要發獎金,不管是盈餘分紅,或者是激勵士氣,與她是否留任,根本就是兩件事,硬被資方綁在一起,硬要勞工揀邊站,看似符合民主程序,確是借刀殺人的狠招。雇主不仁,以勞工為芻狗,受挑撥利用的勞工只看到眼前的紅利,誰理會資方的算計?這正是勞資對抗的曖昧詭譎所在。也是一直以來的操作行為,工人沒有對自己工作的覺知,就會成為操作的工具,你甚至沒有能力去談判薪資、福利,這也就是台灣薪資可以這樣20多年來沒進展甚至後退的原因。


但真正了解了,也面對了,生命裡沒辦法處處盡如人意,但畢竟也獲得一些支持,在這過程裡當然有許多掙扎,總覺得是自己挑起了衝突,但在結果底定,回頭看這過程,對於生活裡的一切更加釋懷,當然對他的憂鬱症病情也有幫助,放了自己一馬,就是重生的開始。也知道不要再成為資方操作的棋子,不接受另一約聘人員的工作。那過程裡她了解了,有這樣的開始,自己接受這份工作也不會安心,這樣的惡夢只會不斷上演著。

Thursday, May 14, 2015

兩天半的麵店

兩天半的麵店
作者: 劉克襄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5/04/29
語言:繁體中文

兩天半的麵店說的就是台東池上的『甘盛堂』。當初也因為他們只營業2天半感覺超新鮮,但真正感動的都是那背後的故事。

這本書裡60篇文章,就是像這樣的人生小調,道出全世界都喜歡的台灣。而旅遊的迷人之處絕對不是去看金城武樹,池上就有許多迷人的故事,全台灣有更多小人物裡的生活,生命裡的成功有很多種類型,生命也有各種顏色,不一定紅色就是美麗。


一星期只營業兩天半的麵店,在高山教野球的退役好手,賣麵包的年輕人,做果醬的女孩,等待火車回來的老站長,自己上山的布農少年,敬業的公務員司機……數十篇這等那些的生命故事,經過作者的詮釋記錄,我們彷彿看見台灣社會特有的圖像,無法以一概全,卻飽含著勁道,在塵世中了然、摸索或堅持某某的個己。

小時候,我們纏著大人說故事。長大後,不論風雨或順遂,我們依舊喜歡聽故事。故事引領我們見識生活的曲折,尋思生命的可能,偶爾也照見,那些被遺忘的小小幸福。劉克襄述說的小故事,寫進主人翁的心坎,直指他們的底蘊,無形中也替他們或某些信念發聲,博得注目與支持。這些好聽的故事因而繼續編織

Wednesday, May 13, 2015

長頸鹿的脖子Der Hals der Giraffe

長頸鹿的脖子Der Hals der Giraffe
作者: 茱迪思夏朗斯基
原文作者:Judith Schalansky
譯者:管中琪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3/12/31
語言:繁體中文

其實因為年度開卷的十大好書,才讓我注意到這本書,必須說還真的有點特別呢!


這書名的想像該就是生物學的內容吧,而這本書主角也真的是個熱愛生物學的老師,一個服膺達爾文『物競天擇』的人。所以對於教學他也恪守傳統教學方式,以冷靜甚至有些冷淡的態度看待班上學生,篤信大自然不變的運行法則,對於自然諸多細膩的描繪與讚歎,在在只為服務心中那確然立於不敗地位的進化理論。也許心裡頭覺得這些不上道的孩子總會被環境所淘汰的,覺得自己這樣兢兢業業面對生命裡的每一個片刻,絕對是社會裡的勝利者。就像長頸鹿經過物競天擇後,脖子短的早就不復存在了。然而,當人口日漸萎縮,學校面臨倒閉,信仰漸被種種現實問題撼動,逐一撞擊恪遵達爾文進化論。一種冷調寫出這樣一本書。

Thursday, May 07, 2015

行者The Walkers


好特別的一部記錄片,若不是因為網路上一些朋友的推薦,看著海報我想那該是某個日本電影而錯過了。沒想到這2個半小時一直讓我感覺那美麗,那尋找舞蹈作品精神秘境場景,加上舞者的演繹,那真的是精采又富詩意的記錄片,而且我真的這時候才知道了無垢以及林麗珍老師。

10年孕育出這樣一部記錄片。《行者[2014]》自2004年起,記錄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透過她的日常,提煉出舞蹈的最初原點。從生活中的動與靜,任何題材都可能是舞蹈的靈感,林老師說著就這些生活裡的一切就用不完了。沒有題材也就是你沒用心觀察。在經過回歸家庭生活的那些年的潛沉、卻沒有真的停止,生命裡走過的痕跡不斷在腦袋裡翻轉著,《醮》,那是他童年的記憶,以基隆中元節的民俗祭典為引子,幽幽喚起自渡海以來的奮鬥、爭奪、撫慰、殘酷與悼念,隱藏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花神祭》則吟詠自然,帶出天地日月、山川花草蟲獸的變遷,轉化進人身的微型宇宙,是宛若恆河長流的自然史詩;《觀》以鷹族在時空邊境的寓言故事,完成「天、地、人三部曲」的終章。再再都是生命裡的元素,我們接觸得到的內容。

這電影也紀錄無垢於台北、香港、北京、法國、西班牙等各大藝術節演出的珍貴畫面,同時也真實紀錄了一個精湛舞作背後,所經過的各種辛苦:不論是舞者的挑選訓練、對道具的累積與感情、對團員心靈與身體展現的一致性等等。透過如詩般的影像,展現林麗珍純粹的創作意念、對自身生命的反思、與對天地人生的敬意。一幕幕強烈對照著台灣現下對於土地與人之間,情感的快速流失,也共同思考人類存在的目的與生命的意義。

裡頭有很多令人感動的片段,無論是老師跟團長的情感,老師面對舞者的教導,她比他們更在乎他們的身體,所有舞蹈的姿態不是強做出來的,是要用心底出發來表現,了解自己的身體,順著身體節奏去表現出來,我相信這個過程絕對不可能快,面對自己也有一段時間覺得很殘忍,但你絕對更了解自己。這電影裡很多都是生命功課啊!


片中部份採用台灣少見的Dance Film拍攝,拍攝團隊費盡心思上天下海,尋找出台灣符合無垢舞蹈作品精神的美麗祕境之地,讓舞作中的角色,如神靈顯現般出現在這些秘境中,如神話、如寓言。而這樣的呈現,也讓舞蹈作品的呈現、跳脫出劇場的黑盒子,在自然景緻裡活了過來。透過這影像史詩,生命的動能從土地與文化中竄出,在舞者的身體中流轉傳遞,將文字無法言述的畫面意象,透過手足身心,顯影於獨立凝結的時空當中。每個畫面都可以是個令人屏息的美麗圖畫。

Wednesday, May 06, 2015

成為黃種人:一部東亞人由白變黃的歷史

成為黃種人:一部東亞人由白變黃的歷史
Becoming Yellow: A Short History of Racial Thinking
作者: 奇邁可 
原文作者:Michael Keevak
譯者:吳緯疆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5/04/01
語言:繁體中文

好像從我的腦袋資料庫有放東西以來,我該就一直是被稱之為『黃種人』,雖然我其實也沒感覺自己皮膚特別黃,甚至小時候到處趴趴走,更多時候是類棕色吧!但所有的都說我是黃種人,那就黃種人吧!原來這還有歷史的啊!且看作者道來吧!


為什麼中國人接受成為「黃種人」,日本人卻始終抗拒?而更大的問題是:東亞人真的是「黃色」的嗎?

原來,我們的「黃皮膚」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始於西方科學的建構,又被自身文化所認同的結果。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當年唱著《龍的傳人》,而我們也被教育認知自身的「黃種人」屬性,並認同自身的「黃皮膚」,雖然入境其他國家沒有寫過皮膚這一欄,不然我想我該也很自然地就寫下黃色吧。

不過,就著作者的脈絡,我們從來就不是「黃色」巨龍的傳人。至少,中國古代文獻並沒有「黃種人」的記載,也沒有種族學上的膚色概念,反而,中國人區分自己和外國人(胡人)的標準是毛髮和眼睛(所以填寫表格有頭髮+眼睛的顏色,沒有皮膚顏色這一欄位)。甚至,在前近代的西方文獻與遊記中,中國人與日本人還被西方人形容是「白皮膚」,用以描述中國與日本國家富足、文化昌盛、願意與西方貿易且接受西方基督教義並成為教徒。

但到了十八世紀時,「白種人」卻已是屬於西方人的專有名詞,而東亞人也逐漸染黃。對此,學者奇邁可深入探究了,在西方人的描繪之中,東亞人究竟是從何時開始變「黃」?又是經由哪些科學理論,東亞人成為了「黃種人」?

原來,十八世紀的自然學家卡爾.林奈與十九世紀的科學家和人類學家,藉由種種科學探測,逐步建立起將不同人種以顏色區分的標準,當東亞人被西方人歸類於「蒙古人種」時,同時也成為了「黃種人」。這一種族思維,也日漸成為東亞人——尤其是中國人——的一種身分認同。更在二十世紀初,出現「黃禍」一詞,暗示東亞人即將對西方產生威脅。

一切都是近代西方科學的把戲!時至今日,儘管種族思維已不再是主流,在西方的學術著作與公眾媒體上,也已很難再找到「蒙古人種」、「黃種人」等人種區分,但這樣的種族意識,在當代東亞地區卻還仍未消逝!

《成為黃種人》實是解構種族思維的一部極為有趣、卻又無比沉重的歷史。原來,東亞人從來就不是「黃種人」!

雖然我並不在意被稱為「黃種人」,也不覺得白種人就比較優秀,黑人就比較劣等…總覺得人之稱之為人,雖然不能全然平等,但那眼光不該因為膚色深淺就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