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08, 2016

背離親緣

背離親緣: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
Far From the Tree: Parents, Children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作者: 安德魯.所羅門 
原文作者:Andrew Solomon
譯者:謝忍翾
譯者:簡萓靚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2
出版日期:2016/01/27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自述:「展開這項研究時,我滿腹委曲;結束時,我學會寬容。一開始我想了解的是自己,到最後我了解的是父母。在這一頁頁的書寫中,幸福激發了寬恕。父母總是在愛中原諒我,而我最後也在愛中原諒了父母。」

這次長假的讀物,兩本厚厚的大書剛好填滿了這個假期,卻也讓這個假期感覺有所收穫,思考許多生命的問題。這條人生道路真的不容易,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議題出現,而且每個關卡都那樣獨一無二,卻在走過後也不覺得容易些。但這身為一般人的我們就有這樣的感概,對於那些在這要求普及化的社會裡的一些特別的少數分子,這條人生道路該有更不一樣的體驗,相同那些參與其中的家族成員們。

「生命因困苦而豐富,愛則因為必須努力而深刻。」
「珍貴的並不是苦難本身,而是我們對苦難如同珍珠般的包容。」

作者窮盡十年時間,針對三百個擁有異常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且多次的拜訪:聽力正常的父母生出聾人後代、芭蕾舞者生出侏儒女兒、華爾街精英生出唐氏症寶寶、異性戀父母生出同性戀、平庸的父母生出神童、慈愛的父母生出殺人犯,以及自閉症、殘障、跨性別、思覺失調(舊譯:精神分製),甚至遭姦成孕生下的孩子……這本書就是探討這些掉到另一個世界的果實,他們作為與家庭成員及社會大眾都格格不入的差異分子,如何尋找自我的身分認同,同時也探討了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

養兒育女,絕不是完美主義者的遊戲。雖然我沒有為人父母,但每天生活在這社會上,對很多事情還是有感覺的。人其實有時候真的很無聊,總會先說著孩子平安就好,但卻又有很多時刻做著很奇怪的要求,但面對這些偏離常軌的孩子們,雖然在人口數上他們一直是少數,卻別忘了生命的意涵是什麼?為人父母的意義在哪裡?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愛是有條件的嗎?
無論妳有沒有時間去閱讀這樣一本書,雖然我覺得每個人若今年只能讀一本書,那就選這本書吧!OR其實身為人就該讀這樣一本書。但若真的沒時間,那我想讀一讀以下編輯們的書摘,去想想它們點出來的問題,思考一下自己的生命觀點,那也會是個很大的收穫。

西方有個諺語:「蘋果落地,離樹不遠」,也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但事實卻是,世上有許多孩子都落到了別處,可能是幾座園子外,也可能落到世界的另一端,完全背離父母的預期和想像,而這些家庭也因此走入完全不同的人生。

這些離樹甚遠的果子與親代毫不相像,沒有從垂直的血緣關係遺傳到相同的外型、能力、智商或性向,因此也無法從傳承自親緣關係的「垂直身分」獲致身分認同。他們很多必須從同樣類型的同伴之間獲致「水平身分」,才能尋找到身分認同。垂直身分是社會對他們的認知,水平身分是他們對自己的認知,而當這兩種身分認知出現巨大鴻溝,父母往往得用肉身造橋,才能橫渡這條如深淵般的惡水。

這些父母一開始大多無法接受這樣的孩子,也不確信自己是否能勝任父母的角色。在生與不生、親自養育與送至安置機構之間痛苦地掙扎徬徨,許多人憑藉著對孩子的情感,激發出內在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愛的能力,去為孩子爭取生存的空間,而且以一種有尊嚴、有意義的姿態存活下來,從而重新發現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

作者開宗明義提到:「從來就沒有複製這回事。」所有的生育都是一種製造,沒有子代會完全複製親代。在訪查過程中,他也見識了父母最深沉的絕望、瀕臨崩潰的邊緣。這些父母原先千方百計要避免這樣的處境,卻被迫拖入原先並不願意進入的世界,然而,最後他們卻對此滿心感激──這是本書最大的謎題。

這些與眾不同的孩子會讓父母經歷痛苦的改變,但也讓父母更了解自己。孩子就像容器,裝著憤怒也裝著喜悅,甚至救贖。愛孩子,就會把實際存在的事物看得比想像中的事物還重要。

他並未要求所有父母都得堅強樂觀地面對孩子帶來的挑戰,而是不帶偏見、平和地訴說這些家庭所經歷的艱難,並對父母在愛中的掙扎寬厚以待。作者並不頌揚苦難,他透過本書告訴我們,珍貴的並不是苦難本身,而是我們對苦難如同珍珠般的包容。

這是本兼具心理學和社會學意義的專著,而很少人能把意義如此嚴肅的研究寫得如此溫柔、動人而心碎,而這正是因為作者在書寫他人的經歷時,也注入了自己的生命經驗,並反思自己傷痕累累的人生。作者身為同志,他在摸索「我是誰」的過程中讓母親驚心,父親憂慮,雙方皆飽受折磨。這是他進行這項研究的初衷,藉由探查其他差異份子的家庭,試圖了解這樣的傷害究竟是源於個人、家庭,還是社會?


願所有讀者都能在本書中找到愛所需要的勇氣,並在釋卷後,以全新的眼光去評判個人價值及生命價值。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