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6, 2021

孤獨世紀


 孤獨世紀:衝擊全球商業模式,危及生活、工作與健康的疏離浪潮

The Lonely Century: Coming Together in a World that’s Pulling Apart

作者: 諾瑞娜.赫茲  

原文作者: Noreena Hertz

譯者: 聞若婷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1/03/03

語言:繁體中文

我們正處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孤獨」的時代。尤其在Covid-19橫行全世界一年以來閱讀這本書特別有感。

年輕的時候很難想像什麼叫做”孤獨”,即使那個時候也經常一個人吃飯、看電影、出遊…但大部分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不會覺得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心裡頭沒有那種落寞、孤寂感。而且猶記得多少給中年人的建議裡需要多一些"老伴"之際,也沒去思考這可能是個問題。隨著時光移轉,社群媒體愈發達,卻發現實際上可以支持的"朋友"真的很稀少。是得面對這問題,好好想些解決方法,至少在自己還算健康的時候有一些方案,紓解一些疏離感。

  這股疏離浪潮正劇烈影響著你我,

  不只衝擊身心健康,更重創了全球的經濟、政治、商業……

  接下來怎麼辦?解方何在?

  從哪些社會現象與線索可以找到對抗孤獨的轉捩點?

  

  2030年之前,全球將有40%的人口是獨居(相當於34億人)。

  而我們每天平均查看手機221次,年用量將近1200小時(50天),

  深陷數位氣泡裡的人們,孤獨感已達到史上最高點!


迄今,我們尚未警覺這個「孤獨危機」有多龐大──

.對身體──比缺乏運動更傷,危害等同於酗酒,比肥胖嚴重2倍。孤獨等同每天抽15根菸……

.對心理──超過130項研究都發現孤寂感與自殺、自殺意念或自殘有關 ……

.對社會福利──社會孤立每年將消耗美國聯邦醫療保險近70億元,超過治療關節炎的金額,幾乎追上治療高血壓……

.對經濟──零工經濟興起,工作者不但要應付讓人士氣低落的監控形式,多半也會陷入低薪、工作不穩以及勞工權利低落的危機……

.對政治──美、歐以及全球的分歧和極端主義崛起。而實證研究指出,孤寂和右翼民粹主義關係緊密……

也許該改變自己對待他人的態度,該重拾以前固定關心朋友的舉動,更何況中年的我們該珍惜跟朋友間每一次的相聚,我們都不希望未來只能"租朋友"來跟我們有個下午茶聚會,OR”租朋友”來聽我們訴苦或簡單的一個擁抱。

對抗孤獨世紀的解藥,最終只可能是許多個「我」願意站在彼此身邊,成為「我們」,無論對方是誰。如果想在即將瓦解的世界裡團結起來,這是不能妥協的要求。


Wednesday, March 24, 2021

唯一的玫瑰Une Rose Seule


 唯一的玫瑰Une Rose Seule

作者:妙莉葉.芭貝里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03/04

不得不說"刺蝟的優雅"確實是我們這一時代的經典,也因為這一本書讓我後來對於作者的新作品都願意給個機會,即使知道要超越並不那麼容易,但至少都是一個特別的寫作模式。

這本書最特別的,或者說作者每一本作品的特別之處在於他的哲學背景,每一次讓我們閱聽大眾去思考一些著學議題,而這一次加入京都元素,根本就是東西哲學大車拚,若要認真去研究娜些她拜訪的寺廟,寺廟裡的庭園造景,它們蘊含的意義,再連結到父女關係,這樣的話就真的很燒腦,也可能怎樣都讀不完。對我來說就是回憶自己走過的京都寺廟,那樣的禪風景象,再不能出國時候用回憶旅行的過往,想像一種異文化對日常生活的衝擊,對照這樣面對一個沒有碰過面父親形象的想像,當然還有玫瑰和保羅的愛情。

感覺一種小小的失落。既然設定玫瑰是個植物學家,我們也看到植物在這本書中佔得分量,但就是沒能感受到這些花卉和玫瑰產生的連結。好像有點浪費了這樣的設定,也讓那書裡佈置好多的花卉跟故事少掉那樣的聯繫。讓故事有點太片段、也就顯得薄弱些了。

有點奇怪的故事,紅髮法國女子玫瑰從未見過父親,她鬱鬱寡歡的母親偶爾會提及她父親的事,她的外婆則是絕口不提。對她而言,父親不過是母親捏造出的虛幻人物,從不存在。在母親與外婆相繼離世後,她失去了與這世界的所有連結,過著彷如行屍走肉的日子。直到有一天,她接到一通來自日本的電話:她父親過世了,她必須親身前往日本聽取遺囑。

玫瑰沒有多想便來到京都,並落榻於父親故居,在父親友人的照看下展開為期一週的旅程。溫婉傳統、打理父親生前起居的佐世子對玫瑰呵護備至,滿足她的一切需求,包容她所有孩子氣的舉動。寡言的司機寬渡負責載她參觀京都,雖然他總是保持著距離,卻總能容感受到他的善意與關懷。一再偶遇的英國老太太蓓詩.史考特,總是說著令人費解的話語,她究竟有何用意?謎樣的跛腳比利時男子保羅,與她聊著關於她父親的種種,帶她認識父親的舊識,兩人在朝夕相處之下,逐漸生出情愫……

若是電影感覺會好一些,可以有"愛情不用翻譯"那種東方風情展現,但書籍好像就太多想要表達,卻又好像都沒說清楚,各線的連結又沒那樣到位。還是我從第一部書開始的感覺,作者想展現自己知識常識的廣泛性,卻沒去刪減適合在故事裡的部分,將所有包含進來,反而雜亂又失掉重心。但把她當作認識京都的一部分,還有那許多花卉的美,還是美麗的一個故事。


Tuesday, March 23, 2021

神在的地方: 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神在的地方: 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作者:陳德政

出版社: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02/25

 

我真的很愛這本書,而且我也真的很愛元植和阿果可以做下撤退決定,那不是容易的決定,尤其是在我們的文化裡很容易就背負著台灣之光,更何況這一趟是募資來走這一趟K2。若不是自己很清楚自己走這一趟的意義,很容易被其他壓力帶來不同情緒而影響攀登過程,而作者記錄整個過程可以感受到他們心裡頭很穩定,絕對是專家的展現,跟那群站在K2山腳下的那群明星們一點也不遜色。

 每每出現山難新聞,我們看到媒體、閱聽大眾總是不斷批評這些登山者,說他們冒險、浪費社會成本…我們是否因為太害怕受傷而不願意去嘗試,失去學習面對意外的能力。也因為社會價值不讓我們冒險,反而不會學習降低風險,造成更多山難意外的發生,付出更多的社會成本。我還記得書中某一段描述他們在整理裝備,他們小心翼翼地,看到對自己生命的尊重,他們那樣在乎,絕對不會是拿自己生命開玩笑地。

 對於K2,最早的認識該是太多關於他的災難電影,感覺那是個比聖母峰更困難的一座山。而且其他138千公尺以上的山都有他們自己的名字,唯獨K2就這樣簡單卻又讓人感受到冷峻,那是地球表面最困難的一座山。

 這本書的緣由就是從「K2 Project」,而這計畫是文化評論家詹偉雄為應援台灣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攀登海拔8611m的世界第二高峰K2,在2019年春天發起的募資與認識高山計畫,獲得熱烈的迴響。期間舉辦全台巡迴講座,帶給民眾更開闊、更富意義性的冒險精神與山岳故事。

同年夏天,陳德政成為隨行報導者,跟著兩人飛到巴基斯坦,歷經顛簸,抵達海拔5000mK2山腳。他在氧氣濃度只剩海平面一半、日夜溫差五十度的基地營生活了一個月,目睹朝八千公尺「死亡地帶」奮進的身影,親見那些被刻在冰河裡的名字,體會到疑惑與勇氣如何共存,感受攀登者間命繫一繩的人情。

經由這本書對於那片土地有一些些認識,畢竟巴基斯坦對我們來說真的太陌生了,而之前他們根本就是沒有觀光簽證可以讓我們申請的地方,知道的就是一些歷史事件,印巴分裂,但很容易就是將它們跟印度劃在一起。

 其實我好喜歡協和廣場那樣的意象,好想可以站在那裏看看360度看過去一座又一座聳立的高山風景啊!但就連抵達協和廣場對我們可能都是很大的挑戰了。九天,從海拔三千公尺跋涉到五千的基地營,作者書寫著: 愈來愈稀薄的氧氣、愈來愈凍寒的溫度、愈來愈疲憊的身體告訴你:終於接近攀登K2的起點。如果山神眷顧,會等到雲霧散去的時刻,那近乎完美的錐體會突然現身,讓人屏息,讓人戰慄,讓人明白自己所為何來。

 那是世界頂尖登山好手的夢,是呂忠翰和張元植的夢。陳德政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走在他們前往夢的路上。

 他們從鄉村,朝著蠻荒步行;在盛夏,沿著冰雪前進。他們一步一步,背離花草鳥鳴,文明在身後漸遠。他們一天一天,從石子路走進雪,從碎岩走上冰,抵達由黑白兩色構成的天地。

 我想不只是兩位主角夢想之路的艱辛,這個陪走紀錄者走到基地營的那段路也很不容易啊!而且在基地營生活1個月,作者這樣說著「為了到達那裡,我要自己變成另一個人,一個體能更好、精神更壯大,而且更有信心的人。」

 將這趟跨越自身極限的經歷、對國際登山家與雪巴民族的近距離觀察、人類從探索荒野到征服高峰的過程,以及自己如何從一個城市青年蛻變為被自然淬鍊過的大人,在浩瀚的山谷中醒悟到神的力量,精采揉合,寫成這本動人的書。

因為天氣因素,兩位登山家最終在距頂峰四百公尺處被迫下撤,留下懸念。但他們對攀登本質的思考,面山時的虔誠謹慎,在緊要關頭決定回頭的理智,甚至從埡口離山時陳德政身心面臨的巨大考驗,都讓我們重新思索成功的定義。

 另外我覺得阿果和元植對作者的觀察也很值得一讀。所有走進山裡的那一群人,都有屬於自己要面對的課題,也有自己生命裡的體會和學習。你就是你生命裡的主角,不是攻頂的人才是主角。

 「我看到德政對自然的謙卑,善良,與脾氣,更看到了一位宅男、書生氣息濃厚的職業作家,不被社會消磨殆盡的靈魂,保有著對天地萬物的渴望,面對著冰天雪地的徒步長征,跳脫舒適圈的節奏,重新打開對大自然的對話想像,在陡峭的山壁上,嘗試與自己的恐懼相處,又打破了對自我身體的侷限,是我喜歡看到的「人對環境的對應極限,明知困難也願意往前」,一趟從無到有的,真正的冒險勇氣。」――登山家呂忠翰(阿果)

 「徒步第二日,德政頂著腳上的水泡,以及巴托羅難得的霪雨下,狼狽地走上白域營地前最後的上坡。看著表情就知道快崩潰了,但他還是一聲都沒埋怨地挺了過來。我在那天的日誌寫下『心理強度很不錯』的評語。

我發現德政雖然渾然不似我周遭那些登山硬漢,但那種柔韌,卻是另外一種堅強。漸漸地,我跟阿果對於帶著德政從更艱苦的貢多戈羅埡口走出來,已經沒啥疑慮了。

重返文明前最後一日,是一個連續18小時,貌似永無止盡的長途苦行。近40公里,在冰磧石間穿梭後,沿著河谷走到腳沒知覺就會到了。那天因為追到早我們兩天開始走的台灣健行團友人,實在太興奮,一直忘了到營地前有個念頭:就是等德政踏進營地,我想跟他說:德政,You Rock!!!――登山家張元植

Monday, March 22, 2021

游牧人生 Nomadland

原本每年這個時節每周看2-3部電影是常態,但2020開始到現在,即使在台灣我們還有電影院開放,但心情上卻是很不同,況且好多電影根本就沒有排定院線上映了。讓今年的奧斯卡不僅延後頒獎日期,原本以為的日常就是整個改變了。

依稀記得當初閱讀這本書的感覺和電影傳達的不太一樣。該是2008年金融風暴衝擊後工廠紛紛關閉,發展出以車為家的新型態社群。那裏頭有許多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妥協之處。但顯然導演想要傳達的又是不同的理念,正如趙婷自己說的:『「雖然大半本書都在告訴你現實,但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理想。」這是我一年前讀完潔西卡.布魯德(Jessica Bruder)原著所寫的最後一句感言。』所以看起來好像是山窮水盡之不得不的選擇,但好像也不能說不是開展另一道自由之門,沒那樣多的羈絆和框架。 一個轉念帶出一個不太一樣的”游牧人生”。

背景是2011年經濟大恐慌後美國石膏公司在內華達州帝國鎮的工廠關閉了,芬恩和丈夫都失業了,而她老公也在這之後因病過世,多年來他們一起生活的小鎮、那以為的根好像就此失落。他隨著季節到處打零工,電商生產線、商場裡的小吃店、農場到營地管理員。生活裡好像存在許多的不安全感、面對突來的花費好像就可以讓你的生活打入谷底。但電影裡呈現的還是有支援體系的,無論是游牧族群抑或是自己的親友,在你面對大小狀況時有人可以求救。也正如他總是說他不是homeless,只是Houseless。這一段又在打破體制內那樣評斷標準,以為遵循所有的標準才是正道,但人沒有完全相同的,時代也隨時變化,接受各種差異性就跟你自己選擇生活一樣,各自有不同的風險要面對,不過就是對自己人生負責任。

不過當然要擁有這樣的遊牧人生,在台灣有比較大的困難。畢竟你要打零工這檔事,其實台灣也沒有那麼友善,停車問題、衍生花費是否會讓你變成又固定在一處,自由又變成另一種奢求?

我覺得最讓我驚訝地是芬恩對他選擇這樣Nomad生活的初衷。那是一段療傷過程,既然最愛都不在,似乎那裏都可以是家,而不是非得限制自己在哪裡。也許走過這段療癒過程,他可能有不同的選擇,那又如何呢?只要你有能力面對自己所做的選擇負責。


Friday, March 19, 2021

十種寂寞


 十種寂寞

作者: 簡媜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21/01/22

語言:繁體中文

對於簡媜作品該是從《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打入我心中,也許是中年過後,更能理解人生後中年的風景,一種心有戚戚焉之感。

 10個故事10種寂寞,可以各自獨立卻也互相牽連。正如作者描繪「蓊鬱的人生太猖狂,他們在各自的寂寞裡載沉載浮,看似彼此不相涉,但終究在同一塊風吹雨打的田地裡。」「說不定當我們蜷縮在自己的寂寞裡的時候,都有一隻專屬的貓頭鷹飛來,只是沒被發現。」

 寂寞是被誤解:一隻貓頭鷹不知何時飛來,十歲的阿金覺得只有這隻貓頭鷹知道他的委屈,特地飛來陪他。他對著貓頭鷹哭,好像牠是他唯一的朋友。

寂寞是被遺棄:他忽然一驚:「天生傻也是父母給的啊,老爸老母給的要接受,那生到我們這樣的小孩,老爸老母也接受嗎?」

寂寞是被欺凌:她發誓:「明天,太陽下山的時候,我也要翻過這一頁。」

寂寞是失敗時:「待續」兩個字帶著強烈的暗示,留在世上的要替離去的人活下去,活得驚天動地,活到愛盡恨消的地步。

寂寞是落空時:他看開也原諒,惡作劇的歲月曾經像一隻野貓撲向他,留下花一般的泥巴印。

寂寞是抉擇時:不滿的是不夠自由還是太自由?潘朵拉的盒子打開,蹦出來的第一件東西叫做分享,而她不能忍受跟別人分享情愛。

也許旁人說你的寂寞是自己強說愁,但那就是你的心情,何必在乎他們的評斷呢?但這也是個人生裡的風景。「當時發生的事,需要很多年後才能得知全部的情節。悲傷、痛苦時種下的不起眼東西,竟然也會默默地開花結果。」


Wednesday, March 17, 2021

麥卡的難題Redhead by the Side of the Road

                                                                 麥卡的難題Redhead by the Side of the Road

作者: 安・泰勒  

原文作者: Anne Tyler

譯者: 余國芳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1/03/02

語言:繁體中文

一年多來因為疫情影響整個世界的運作型態,至少這半世紀以來影響全球的事件。而我們也發現了好多書籍的出版剛好呼應著繭居生活,另外手上正在閱讀的”孤獨世紀”會是這個世紀的我們面對的難題。

對於作者,安・泰勒,不太確定自己讀過他幾本書?對於他的作品印象最深刻該是他大部分作品都以”巴爾的摩”為背景,另外就是他的低調不受訪。書寫主題為日常,閱讀起來平平淡淡,卻總好像可以找到一些共鳴點。

主角麥卡不是我們以為的高富帥/白富美類的菁英分子,近似繭居者的麥卡,總把生活畫在一個框框裡。雖有女友,但鮮少與人來往;每天作息固定,比時鐘還準時;哪怕深夜開車,他也恪守規則。我覺得最有趣的是那美洲給自己排定的工作:星期一是拖地日,星期二把垃圾拿出去丟,星期三拆躺椅被單放洗衣機,星期四是廚房日,星期五是吸塵日。

當然這樣的人生也沒真的冒犯誰,甚至還會覺得好有規矩禮貌的人。但是想像你若是麥卡的親友,尤其是他的女朋友,面對這樣永遠有界限不讓任何人穿越(在你開口求救時,他還期望你自己去解決問題,就是想盡量減少”麻煩”…),開車總覺得處於全方位的監控系統中,他打燈、減速每個動作都像似有神在評分糾錯,要他單方面無條件讓路給搶道者,滿足他的就是彬彬有禮服從規則,不出錯讓他自己感覺人生完美。

他一直不覺得自己的生活哪裡有問題,再卜林出現在他家門口,在卜林和凱西碰面,稍稍複雜的互動關係中,他的簡單情感連結結構就出狀況了。凱西覺得他在她面前設定了好多界線,卻可以接受卜林在他家裡暫住。在親疏之間凱西感受不到感情的厚度。而麥卡其實就是不懂啊!在感情的荒漠上,一個孤單可憐的小人迷了路。麥卡看見了那個小小人。可是他認不出來那是他自己啊。

不過作者給那結局給了他一些些隧道後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