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6, 2021

如此人生

如此人生
作者: 林立青, 賴小路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8/07/27
語言:繁體中文

我們常常說著:不要慣老闆。但其實很多人不是不知道,就是生活裡的無奈讓他們勉強接受,畢竟資源少的小老百姓一方面沒時間去面對長期間的訴訟,另一方面生活上的壓力讓他就是不要抗爭。而如此人生裡的這一群人。­­這些比勞動法上所定義的勞動派遣、部分工時或定期契約等「非典型勞工」更加非典型、更加邊緣的工作者,更加無法受到既有的國家勞動法令保障。無論是酒促小姐、按摩店小姐、8 大行業的女性,還是洗路的水車工人,要進入追究雇主責任或相關勞動條件工資、工時或職災等相關勞動法律的保障,其實都有很高的難度。

 

《如此人生》書腰寫著;台灣人笑貧又笑娼,笑貧就可以不去面對社會不公,笑娼就可以無視於結構壓迫。

我們當然知道人生沒有所謂的公平,但國家機制存在的目的不就是去彌補許多的不公平、不正義?當然有些人是不願意去工作的,但更多的是鎮日努力工作卻難以翻身。為了省保險費,卻是更需要社會保險的族群。因為沒有健保、努力撐著不要去看醫生;為了要賺更多的錢,拿身體去拚。就這樣惡性循環,甚至是陷入毒品之漩渦裡。

為什麼我們社會不能夠提供給勞動者基本的生活條件?勞動與生活的價值為何?勞工為何受到如此待遇?

很多政策制定者他們的生活條件都不算差,對於大眾生活的感受說真的是比較沒有的,我們常常說他們是在象牙塔裡生活著,他們根本看不到這樣的社會問題存在。但在這些問題暴露後,是否可以去思考怎樣去解決問題呢?國家政策不就是要解決社會問題與衝突,察覺人民之苦、生活之痛,才能進而引發制度改革的決心。

另外一些社會問題的提出也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為什麼有這樣的迷思?而該如何解決這樣的中年失業&勞動力剝削的情事。以下說的兩個事件是值得我們去想想的。

 「好手好腳就能做工!」中年失業者帶著誤解轉行,卻因專業掛零、體力太弱,在工地窘態百出,受盡奚落,但工廠一夕關門,成為「很棒的工人」是他們最後的出路…

 .清潔婦每年都得乖乖簽下自願離職單,才能繼續被雇用,那一年,她拒絕簽名,公司竟讓另一個同事「合法」代簽而解雇了她。社會把基層勞動者擠壓至最邊緣,連轉身的餘地都沒有,然後指責他們不夠努力。

當然我們也看到他將視野拉到更高,〈舉證〉、〈他們原本不會死〉這 2 篇對移工遭遇的描寫可見到,筆觸逐漸拉高到對資方、國家、市場與法令的批判與控訴。

多一點同理心,把人當人看(包含來自國外的移工)。企業該有自身的責任,國家也有對人民(或說生活在這片土地的所有人)的責任。不該就為了追求經濟成長、為何自身的利潤,忘了該盡的責任。當你的經濟成長是藉由剝奪別人而產生,這根本不可能長久。就像我們利用了大自然,這一代賺到,也許下一代就全部還回去的。

 這本書所揭露的,是那些在層層外包的勞動體制下所形成的、大量但小型的自營作業者,是一幕企業不斷脫逃雇主責任的戲碼;而不幸的是,臺灣所自傲的國家競爭力就是這樣被堆砌起來的,亦即將各種可能的職業風險,一再轉嫁到最末端的個別勞動者身上。

 


Monday, January 25, 2021

大港的女兒

 大港的女兒

作者: 陳柔縉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0/12/03

語言:繁體中文


歷史書寫名家.陳柔縉「首部時代小說」

以日本時代高雄港為舞台,

細膩又大器,刻劃近代台灣百年流轉,

並寫出高雄的女兒如何不服輸,在異族的腳下、在異國的天空,

一步一步不停歇,衝破困局,活出自己的名字。

 

  家鄉高雄的大港,給她的不是避風與懷抱,

  而是教會她不畏浪濤艱險。

  ◆◇─────────◇◆

作者說以曾任「在日台灣婦女會會長」的(郭)孫雪娥女士為原型寫下的「時代小說」。但故事裡的孫愛雪不全然等於(郭)孫雪娥,畢竟這不是傳記。我想作者是藉由孫愛雪的生命故事帶領我們走過日治時代、國民黨來台迄今的政治經濟社會樣貌。

日治時期,即使到了1930年代,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間的鴻溝有稍稍拉近,但無論怎樣台人就是被殖民者,社會上的標準還是不同的。所以有一段故事說著孫愛雪考了第一名卻不能當上級長,只能擔任股長,級長由第二名的日本人擔任。

原本的人生規劃是去日本念大學,卻因為戰爭緣故,留在台灣就業。原以為就可以安心當個”先生娘’,卻因為白色恐怖時代,面對跟父親、丈夫的離別。他們得時代真的就是”計畫趕不上變化”的年代。每每閱讀那個時代的故事,都覺得那是要多大的韌性、多大的勇氣,才能在每一到波浪來臨時,這樣挺直面對?真的事關關難過關關過,沒太多時間這樣自怨自艾,就是挺直面對,不行再轉個彎,總要不斷向前。

這幾年來,南女、高女陸續慶祝百年校慶。在那個時代可以唸書又可以進入高女念書的,基本上就是菁英中的菁英了。她們共有一個很特別的歷史情境,就是:優勢忽然斷裂。「她們原來是很菁英的,勝過日本人,可是一到戰後,ㄅㄆㄇㄈ來了,一切從頭開始。原本可以接受更高的教育,也因此斷掉了。雖然大都嫁得不錯,但也好像沒有發揮。」至少那時代女性彰顯的不是自己的成就,正如小說中的孫愛雪,明明日本那些企業都是她在經營,丈夫說的一副理所當然就是他的,也把女兒的事業體當作是他個人所有。孫愛雪這一代就是覺得無所謂,這一輩就認為一切還是要劃分清楚。就如作者談論郭孫雪娥那一輩的高女世代,「她們認為人生必須要有價值,對她們來說,那個價值往往是『付出』,為先生、為家庭、為養育子孫,但自己不必留名。」

對於身為閱讀者的我來說,這些人都是我們生命裡的model,重要的是他們面對生活裡各式挑戰的態度,讓我在沮喪失志,想就此沉淪之際,他們的故事就是讓我得站起來面對。我們現在的環境一切都比他們好,他們有更多是別無選擇。甚至在異鄉生活著,他們都這樣勇往直前,成就很多事。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無論好壞都得把自己的一輩子好好過下去啊!



Monday, January 18, 2021

我的老台北The City We Were

 


我的老台北The City We Were

作者: 張大春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0/12/30

語言:繁體中文

這裡說的,其實是台北的青春,我們的青春。--張大春

在張大春的書裡,寫的正是「我們那個時候」。他1950年代的三輪車、1960年代童年居住的眷村老家、搬遷後的新家公寓、陪爸爸打網球的「愛國西路」紅土網球場。他寫1970年代一起混「攤」的藝術家、1980年代詹宏志、羅大佑等多位青年合資的麥田咖啡館,他與高陽、高信疆和勞思光的賭癮,還有李師科搶案當時一樁警方刑求的案外案。

雖然我不是台北人,但台北確實是我生活居住第二長的地方,也有著20多年的時間了。三輪車年代是聽說,他寫眷村老家新家對我最大的連結就是12 & 25號公車,那是我的法商歲月的主要兩線公車,當然後來還有74號公車來去公館。80-90年代的交通黑暗期,那是我大學歲月裡一直記憶的台北交通,每每要從宿舍出門,一個小時好像都是還好的距離,之後再回到台北,搭上捷運來往台北的東西南北,卻覺得30分鐘好像就是常態。 

而在我的台北生活裡沒有那樣的「天龍國」?那時候,對我們這些南部上去的鄉下人來說,就是充滿好奇心、求知慾和想像力,可以自由做自己,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的城市。

台北當然還是繼續前進著,也絕對不是30年前我認識的樣貌。很多時候的回想,該就是整理自己走過的軌跡、溫習自己的生命記憶。自己成為現在的自己都是過去生命軌跡的延伸。生命依然繼續在走著,只是歷史是支撐現在的你的樣貌的基礎。


Wednesday, January 13, 2021

間隙:寫給受折磨的你The Gaps

 


間隙:寫給受折磨的你The Gaps

作者: 平路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11/03

語言:繁體中文

什麼是「間隙」?因為你有的或者我有的,只是「間隙」。

生病,是件隱藏版的禮物。病後這個間隙,偶爾靈光一閃,出現清明的心靈狀態;烏雲有金邊,我告訴自己,學功課的時候又到了。

──平路

想想人生真的很奇妙,充滿各種可能。身體這個機器也很神奇,上帝在打造這個機器時到底施了什麼魔法,讓這個機器可以這樣環環相接地運作自如。曾經以為日子就是這樣日復一日過下去,也沒去想過生活可以在某個時刻嘎然中止。曾經以為罹病、死亡離我們很遠,卻看著身旁一些跟自己年齡相仿的人碰到人生這樣的關卡。這本書是平路在6個月內發現兩種癌症,這趟罹病之旅,既是平路向內尋求的「間隙」,也是她創作生涯裡對文字的另一番探險。

到底怎樣面對疾病?好像也沒個準則。我好喜歡作者在書中引用詹姆斯.鮑德溫的這一段話「你認為你的痛、你的心碎是前所未見,那麼,閱讀是辦法……」安定自己的心,找一個最能讓你自己定下來的工具,然後將自己交給醫生。至於能不能痊癒OR成功,其實就是你生命裡的”另一種定數”。好像也不需特別去強求。

我們害怕生病,怕的是"未知"更多吧!這個機器從我們出生以來就這樣運作著。自己好像也沒特別去保養她,更沒真正去了解它的結構,就是她的存在這樣理所當然。不懂、不知道就是我們在面對問題時心裡頭最大的恐懼,這樣心慌意亂讓自己更難面對療程。正如平路說著:「想像,是最大的恐怖。」「病中的很多面相會集體編織混亂,以致腦袋分不清楚:我們究竟是預設的害怕?還是真正的害怕?其實到底會怎樣進行下去,沒有人能預測,只有讓心安靜,人才能平靜。」

平路說這本《間隙》的目的:「只要有一個人能因為看這一本書而順從苦難,得到對抗的精神體力,一切就值了。」她在書中如此寫道:「病了,習慣跟自己訴苦,跟別人訴苦。想一想,我們要表達的僅僅是:生病的日子跟原本的日子不一樣。不一樣讓我們不安,然而,那不一定是苦。」我們問她:「可是醫院裡,確實很多住院的人身體疼痛半夜哀哀叫,那難道不苦嗎?」她冷靜答言:「其實,身心的感覺是合一的。有時在病痛還沒來之前,我們就已經預設疼痛等級,而且因為恐懼,疼痛被加碼擴大了,其實苦與樂都是生命必經的歷程,他們並非對立,甚至必須並存。」

病後的她體悟,「唯當把幸福快樂的執著放開,解除那個『設定』,才有機會接近內心的自在。」出離之心,讓眼前了無困惑,平路說:「重要的事開始更重要,不重要的事開始更不重要,人,都會有一天要面臨內在功課。」

 


Monday, January 11, 2021

靈魂急轉彎 Soul

 

2020以來看電影的頻率真的大大降低了,雖然說台灣受covid-19影響的狀況還好,島內生活其實是可以如常的,但心裡頭確實也因為很多不確定因素干擾著,心裡頭就是不夠穩定,生活節奏確實也被打擾了,竟然不會如以往般去注意每一部新電影上映的日期(該說好萊塢2020年也沒出多少叫得出名字的好片)。但這電影最近真的很多人討論,讓我很好奇趕緊查了放映時間表。

 生命真的是很難解的習題。來到世界已經好久了,好像也該累積了一些所謂的"人生智慧,但到底怎樣過才算對得起自己的人生?依舊是個大哉問

 電影的開場我們看到了主角在中學裡擔任兼職樂隊老師,學生們各行其是,看到的是像死水般的生活。

 另一個場景,他忘我的演出獲得與他的偶像-薩克斯風手桃樂絲.威連斯(Dorothea Williams)同台演奏的機會,看到一種生命的熱情飛舞,但正當賈德納歡欣鼓舞、快樂得彷彿要飛上天時,卻不小心掉進路邊施工的大洞,陷入彌留狀態、近乎死亡。

 賈納德在此時「靈魂出竅」,基本上該是在靈魂扶梯,逐步走上作古畢業班。但在意識世界中,他渴望返回人間完成人生夢想,因此掙扎著不讓靈魂走向冥府,混亂中闖入「投胎先修班」,被誤認為是啟發新靈魂的導師,與多年無法畢業的「22 號靈魂」相遇。

 一個渴望回到人世間完成夢想的喬,一個怎樣都不想要投胎回到人世的”22,這樣的交錯讓22號有點好奇喬想回去的世界。兩個靈魂在一次意外中「墜落」了人界,22號錯入了喬的軀殼,而喬的靈魂禁錮在一隻貓體內…然後在他們互動中去思考生命,什麼是那個「投胎先修班」「地球徽章」的條件?生命中的「火花」到底是什麼?

生命的火花,到底是什麼?直覺上生命中的「火花」是夢想、是熱情、是天賦。曾經以為那就是我們來世間走這一趟的目的,但年過中年發現我們生命裡有多少時間並不是用在追求夢想、實現夢想,但我們的生命真的一無是處嗎?很多時候我還是蠻喜歡自己走過的生命過程。我想導演在接受專訪時的一段話該可以讓我們想想生命的意義。The literal meaning of life is whatever you're doing that prevents you from killing yourself.

接續上一個夢想的議題,失去夢想的你,快樂嗎?是否我們常常覺得沒有夢想OR沒有走在追求夢想的路上,似乎就是一個無聊的人生了。但我們看到這位總是能帶給身邊每個人滿滿正能量的理髮師老友,第一次和化身為喬說的22號起了自己的過去。原來他並不是「生來就是要當理髮師」的。

 「我本來想當獸醫,但學費太貴了」理髮師說。

「那你一定很不開心」22號回答。

「完全不會!我也很享受當理髮師。」

 

夢想成真了,然後呢?終於可以在舞台上大展琴技,終於讓母親留下欣慰的眼淚、終於讓所有觀眾站起來為他喝采,然後呢?明天繼續回到這個舞台重複同樣的工作?

 明明是拼盡全力才取得的成就,怎麼是這樣的恍惚,甚至有些迷失?

 Dorothea Williams說了一個故事:「小魚想找到夢中的大海,途中遇見了一隻老魚。老魚說這就是大海啊!小魚卻說:『這只是水(Water),我要的是大海(Ocean)!』」

 靈魂22號第一次以平凡人的身軀,去體驗平凡人的日常。地下排氣孔吹起的一陣風、一塊廉價Pizza的味道,甚至是從樹上飄落的一片葉子,這一切簡單讓他想要在這裡多留一點時間,想要每天經歷一些好簡單的美麗,而原來這最終都就是他「生命的火花」。

 而在這裡22號集滿了他地球徽章的第五個條件「spark」。

 而生命到底怎樣才算有價值,才見過得有意義,如何才能擁有愛?

導演彼特達克特也為這部電影,下了一個最溫暖的註解:「生而為人,我們不需要多偉大的成就,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在努力過後,其實每個人都值得被愛、被接納。」

 在過去的2020有好多的關卡要過,有好多時刻會害怕自己找不到方法走過那一關卡,會不會自己就此陷溺於沼澤中?但說真的我還蠻喜歡繼續活著的,就感覺活著就有各種可能,不用說我想要去看的世界,想要體驗的許多人際間的情感互動,許多各種美味的食物,就是在冬天冷冷天曬個陽光都覺得好幸福。其實就是好好過每一天,感受每天生活裡簡單的快樂美好。是否可以成為偉大的人那該不是一定要的追求了。

Friday, January 08, 2021

繞頸之物The Thing Around Your Neck

 


繞頸之物The Thing Around Your Neck

作者: 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  

原文作者: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譯者: 徐立妍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0/06/03

語言:繁體中文

很久沒寫讀書心得,就是一個愈來愈發懶的狀態。想說好不容易走過那詭異的2020年,新的一年就給自己一點新氣象,就這樣開始讓自己多做些筆記。

雖然短篇小說總有一種好想繼續看下去,但也因為故事不長,在你不滿足中不斷去回味。那種孤單、無奈,性別歧視、貧富差距、權力階級、依親移民、美國夢…

作者在奈及利亞成長,接著在美國長居,於兩地都有長足觀察,作者曾不只一次說:「來到美國使我成為了黑人。在奈及利亞時,我們有地域和宗教的身分,我是伊博人(Igbo)和基督徒,但沒有黑人這個身分。」有色人種在美國確實被特別對待,即使在現在有色人種佔美國人數的比例不斷攀升,膚色在美國社會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標籤。記得裡頭有篇故事先生告訴太太因為她的膚色比較淺,生的孩子可能比較不會受到歧視。

另外一個短篇裡,阿迪契以一名受過碩士教育的奈及利亞女性,到美國與丈夫相聚並在當地試圖謀生的故事,這名女性找到在猶太裔白人家庭中的保母工作,但卻在面試時因雇主講出「妳的英文說得很好啊」這句話大感憤怒與驚訝,阿迪契在書中寫道:「那種驚訝,像是認為英文應該是他的個人財產。」這直接影射了美國白人將黑人排除在美國社會之外的景況。但我記得看過資料,英文根本是奈國官方語言之一啊!    

一個我們不熟悉的國度,經由閱讀去理解一些我們不熟悉的土地人文,經由閱讀去清除一些偏見,去更開闊自己的心。


Wednesday, January 06, 2021

不丹是教室 Lunana: A Yak in the Classroom

 


去年看的電影卻一直覺得該紀錄一下。年輕的教師原來在不丹的大城市教書,但他一直覺得教書不是他想做的事卻因為公費的緣故就是得完成固定年限的教職工作,就這樣意外被調往喜馬拉雅山上,一個一年只需工作半年的地方,在世界最偏遠的地方任教。

 《不丹是教室》中的烏金即是已經擁有大多數人渴望擁有的,但他的夢想:要離開這養育我的家鄉,遠走到跨越海洋的另一半,在那裡我想要恣意地彈著吉他唱著歌;我有一個夢想,在前往陌生的國度中來尋找真正的自己。但接受這工作,原本好像就是過這夏天的半年時光,可以沒多少作為好像也沒人會說嘴。但在走進村莊的過程裡,看到多少人為了你的到來而準備著,看著學生這樣渴望學習,看著村子裡的人這樣跟大自然和平相處,那樣順天應人的心態,他們認為老師教育了大家,但其實他們才是教會都會人生命知識的人。

 Lunana 魯納納,那是間位座在喜馬拉雅山上,海拔超過五千公尺,有著『世界最高學府』的小學。不得不說這片風景真的是太美了,可以把它當個旅遊紀錄片來看都值得。不丹是全球公認最幸福的國家,但每個仁幸福的標準還是不一樣,也許總是得走過千山萬水,才領會自己以為的幸福彼岸就在那自己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