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02, 2019

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之前在電影院看到海報才驚覺上一次看這電影該是30年前了,而看著今年是他發行80周年紀念,所以上一次看該是50周年的時候吧!一部比自己年紀大的電影,說真的還蠻奇怪的感覺。而且看著放映時間表才發現這電影的長度也太長了,第一次在台灣看電影有中場休息,雖然第一次碰到中場休息是我在羅馬看電影,那該也是我一輩子難得的經驗,一部美國電影硬是被翻譯成義大利文,整個電影我根本是用猜得,而那燈光亮起,旁邊的義大利人看著我一個亞洲面孔,但我還是上下半場都看完了,雖然後來我回台灣又重看了一次那電影,不過那是我那一次義大利旅行很有趣的片段。

故事內容其實大部分都還記得,只有某些細節是有點遺落,就會電影走到那裏忽然發現自己忘了那一段,但其實不影響我對這電影的認識。就因為對故事太熟悉了,注意到的細節是那些人名的翻譯,我們多麼習慣於郝思嘉、白瑞德、甚至費雯麗,但其實這些人名跟我們現在翻譯外國名字的邏輯很不一樣。Scarlett O'Hara、Rhett Butler、Vivien Leigh,這些人名其實就是我們的名字邏輯來翻譯,費雯.麗,更是很神來一筆的翻譯,對於台灣的觀眾我想認識費雯麗的絕對比Vivien Leigh多很多。這翻譯名字不只符合我們台灣名字的命名狀態,也非常適合他原本名字的音。只是覺得很有趣。讓自己面對這再看一次的電影裡找到一些樂趣,當然也藉機會練練聽力。

基本上近四小時的影片卻也沒有坐立不安的狀態,故事內容該也算豐富有趣、節奏表現也算適當,場景當然沒辦法像現在這樣恢弘,所以那些戰爭場景沒有敦克爾克大撤退那樣的震撼真實地可怕,某些場景轉換的畫面有點乾,但我想那也已經是劃時代的一部電影展現了。

有些電影可以幾年就來一次,看"一個巨星的誕生"就拍過幾次版本,而每一次好像都讓男女主角有話題出現。但其實我們很難想像誰去挑戰"羅馬假期"的奧黛麗赫本OR亂世佳人的費雯麗?郝思嘉好像就直接想到費雯麗這樣對號入座了,真想重拍那女主角也得非常有勇氣吧!

No comments: